場子,熱起來了。
這個周末,廣州開了幾個項目,無一例外,都引發了搶房大戰。
·珠江天河都薈首推一期房源,吸引超千人搶房,開盤2小時,勁銷200套;
·琶洲南保利天奕開放內選,買家冒雨排隊搶房,120平千萬豪宅,幾乎賣光。
周六和粉絲去看天奕,120平,只剩下5棟和2棟2-3樓的低樓層單位。
這些成交量,都是買家殺回樓市,用真金白銀“堆”出來的。
你看,雖然很多人對市場沒信心,但好的地段,搭配好的學鐵商,高贈送的產品,還是能夠殺出重圍的。
廣州也不是沒有小陽春,而是核心項目入市節點,很多都安排到了五一前后,后續天曜、東山云起等項目的加入,以及土拍釋放的積極信號,熱度還會再上一個臺階。
近期要拍的幾宗地,也在最近迎來了多批次開發商的密集考察與深入調研,預定火熱。
我們了解到的最新意向情況是:
白云衡器廠地塊,10家左右;
嘉禾望崗兩宗地塊,4家;
番禺融媒體地塊,2家。
這說明,在地價調整,容積率調整之后,開發商還是堅定看好后市。
市場需求和購買力是有的,但是缺一個價格到位,讓人上頭的項目。
如無意外,這場土拍,會比開年好看得多。
這批地,雖然沒有在陽臺率上有所突破,但綜合素質在線,包括地段,學鐵配置等,容積率普遍也都在3以下,對齊新國標。
隨著“好房子”標準的落地,會供應端,引發一場新“革命”,重構市場需求。
具體來看看。
10余家房企關注
今年廣州“最火”的一宗地
最火的,是白云衡器廠地塊,越秀云悅旁。
從掛牌至今,熱度一路飆升,圍觀,在上投資決策會的企業數量有10家左右:
越秀、中海、中鐵置業、保利置業、華發、金茂、建發、綠城、國貿。
不止國央企,還有混合所有制企業。
在廣州活躍的開發商,基本都在名單之內。
利潤率和安全性,向來都是影響房企拿地意愿的關鍵因素。
而這兩點,在云悅這個項目上,已經得到了驗證。
項目去年9月底以不到3萬/平地價拿地,12月初5.5萬/平起首開,僅用4個月就進入清盤階段,目前未網簽只剩33套。
考慮到網簽信息的滯后,真實余量會更少。
在云悅快速清盤的雞血下,開發商對板塊的量價還是有信心和看多的。
衡器和云悅兩個項目,基本面基本一致。
包括容積率,以及地鐵、商業配套等。
不同之處在于:
云悅是超新規,陽臺率可以做到25%,且學位明牌,配建的24班小學是培英成員校;
衡器陽臺率只有20%,學位未定,但體量更大,能比云悅多做一棟樓。
這兩點,不是硬傷。
20%的陽臺率,也夠用,關鍵還是看設計,像保利怡璟灣、龍湖央璟頌,也不是超新規,但做了“零飄窗”,得房率也不低,怎么都能秒殺周邊次新。
學位現階段是還沒明牌,但隔壁的學校,還是有余量的,云悅只有300戶,當然能不能讀,最終還得等官宣。
這次衡器廠地塊,價格其實比當時云悅還要高,地價漲了1200元/平+,單價也多出了3個億。
這其實也是好事,地價上漲,也側面印證了廣州的信心。
地緣置換,以及3號線、18號線沿線的上班的族來說,如果之前沒買到云悅,這里倒是可以多關注。
不過,雖然目前關注衡器的企業很多,但沒到正式報名交錢的那一刻,一切都還變數。
這塊地,廣州也是鼓勵建地下通道直通地鐵,大概率是要和地鐵打配合的。
僅從可操作性來講,越秀+廣州地鐵這對老搭檔,拿地的可能性更高。
強概念區+學鐵商+低地價
嘉禾望崗也掀桌了
不想在這里硬剛的房企,估計都會選擇去嘉禾望崗。
目前保利、越秀、國貿、貝殼,都在看。
039、050地塊,都是如此。
這兩塊地,本就是捆綁出讓,想拿039,就必須舉牌050地塊,不舉就是違約,要罰錢。
這個玩法,在當時長隆“超級地塊”,以及珠城東絹麻廠地塊都出現過,不稀奇,目的就是想讓房企統一規劃,連片開發。
有些朋友應該還記得,去年8月,嘉禾望崗也掛過兩宗地,是019和035地塊,但最終沒賣掉。
這次的039和050地塊,位置更核心,地鐵上蓋,地價也更友好,學位確定性也高。
039地塊規劃配建的54班九年一貫制學校,白云已經明確,要打造優質教育品牌。
強概念板塊,便宜的地價,再搭配不錯的學鐵商,不錯的居住環境,還是很香的,核心開發商如保利,還是看多的。
月初開會討論停車新模式,有30多家去了現場。
其客群,其實是比較清晰的。
一是依賴地鐵出行人群,嘉禾望崗站的客流,僅次于珠江新城和體育西路站,位列全市第三,2/3/14號線交匯,半小時通勤市中心;
二是本地客戶,包括在周邊工作生活的,以及新世界“分巢”出來的家庭等。
國貿云上的熱銷,也證明了嘉禾望崗板塊的購買力。
新地塊地價更低,又有學位預期,還是新規產品,做剛需-剛改產品,控總價,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這兩塊地之所以這么受歡迎,在我看來,還有一個關鍵原因:
白云,挺缺貨的。
一方面,是地賣得不多。
2023-2024年,一共也就6宗,還包含安置房、共有產權房等在內,這也導致了全新盤的缺位。
你看天河,海珠,荔灣,都是新盤扎堆,互毆到鼻青臉腫,但白云,今年到現在就只出了一個全新項目,設計之都的中建·白云之星,還是由舊改孵化而來的。
往前追溯,是云悅,再往前追溯,是國貿云上。
供應的主力,還是存量項目居多。
另一方面,是房子賣得不少。
2024年,白云新房成交面積高達87.5萬平,位列中心區第一,也超過了黃埔。
去化周期也在不斷縮短,2024年底,是14.2個月,到了今年3月底,縮短到了13.6個月,賣得比海珠還快。
相比其他區域,白云市場確實是內生,但作為廣州第一人口大區,產業也足夠強勁,又有大力度的舊改推進,并不缺購買力。
而這次捧出的兩宗地,一個足夠靠近天河,一個在設計之都,板塊能級都比較高,且有學鐵商、新規加持,質價比高,面向的不僅是區內客戶,還有外區,尤其是地鐵沿線。
不光是買家,房企也會用腳投票。
白云很快又要迎來下一個高光時刻。
2家房企圍觀
番禺廣場今年繼續卷
融媒體地塊,是繼好又多(路勁美的雋樾府),中銀南(綠城玉海棠)后,番禺廣場又一新供應。
目前關注的的企業,有綠城、遠東宏信兩家。
前者大家都不陌生,后者有金融背景,今年番禺的推介會也參加了。
地塊位置,就在基盛萬科中央公園以南,番禺電視臺以北,也算核心,容積率3.0,和前述兩個項目一致。
不過,體量較小,1.5萬方左右,玉海棠的1/2,更比不過雋樾府,發揮空間相對有限,但總價會更可控。
和地鐵3/18/22號線番禺廣場站的距離,算適中,比玉海棠略遠,但比雋樾府更近,步行約800米。
從前述兩個項目來看,定位普遍是在剛需-剛改區間。
前者在售87-132㎡二至三房,均價約3.7萬起,也有4字頭的;
后者主打105-138平四房,實用率超110%,吹風價還沒出,但參照海珠項目,估計首開會有驚喜。
融媒體地塊在定位上,可能很難有所突破,產品大概率還是在140平以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