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開啟關稅戰之后,世界局勢就是風云變幻,中國這次態度強硬,選擇采取手段直接反制。
在這種情況之下,美國方面壓力其實也很大,特朗普在言語中更是釋放出了求和的信號,但在這么關鍵的轉折期,莫迪卻顯得有些尷尬。
因為印度突然向中國出手,揮舞起了關稅大棒,向美國表忠心。
可誰知對方太過善變,態度如今已經變了,這也使得整體局勢更加復雜。
一、莫迪站隊
美國的關稅戰一開啟,就引得各個國家怨聲載道。
甚至毫不顧忌的表達了對美國此種行為的不滿以及譴責。
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莫迪有些太過“識時務”,21日他就和美國的副總統萬斯見過面,印度方面希望能夠快速與美國達成協議,避免印度國內經濟受到美國方面的關稅政策影響。
這種行為毫無疑問會助長美國的囂張氣焰,之前特朗普搞所謂的“對等關稅”,然后又暫停了90天,就是為了給其他國家施壓。
當這些國家承受不住的時候,自然會主動找美國進行談判,那么美國方面就能夠把握主動權。
特朗普這邊的計策是非常明顯的,但莫迪偏偏就要踩這個坑。
明明是美國先破壞公平的原則,現在印度方面反倒是先服了軟,真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雙方交流了很長一段時間,討論到了國防、能源等各方面的合作,最后雙方更是達成了一遍雙邊貿易協議。
對于美國和印度而言,這是一項很重大的進展。
莫迪看起來對此也很滿意,還表示自己很期待,特朗普也能夠來印度做客。
印度這邊很快就對中國出手了,官方也下達了命令,表示要對鋼鐵征12%的關稅。
命令發出之后即日生效,有效期是整整兩百天。
按照印度官方的說法,他們之所以這么做,就是為了保護印度國內的一些公司,免得外部的惡意競爭影響內部的市場公平。
因為近些年來,中國的工業水平越來越高,隨著中國鋼鐵大量涌入印度,印度鋼廠壓力也非常之大,甚至已經開始考慮到裁員。
在這種危局之下,印度沒想著怎么自救,只想著怎么對抗鄰國。
畢竟這起關稅政策明顯就是在針對中國,還美名其曰是想要限制廉價產品沖擊印度市場。
中印兩個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距離又很近,應該守望相助,相互扶持,可如今雙方卻陷入了消耗戰,還得時刻防范對方。
看到這一幕最高興的就是美國,畢竟美國一直想進一步推行“印太戰略”抑制中國的崛起,在這其中印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過去那些年美國也一直在拉攏印度,甚至有扶持印度和中國分庭抗禮的打算,因此兩國在軍事領域也展開了合作。
在這期間,美國向印度輸送了大量的先進武器,想要增強這個國家的軍事力量。
在經濟領域,美國也想要和印度加強聯系,這也是為了牢牢掌控住印度。
現如今蘋果等各大品牌的產業鏈在印度都有,在硬性條件具備后,印度也想復刻中國的傳奇,搞出一個“印度制造”來,但很可惜這種想法有些太過天真。
因為中國是靠自己站起來的,而印度卻一直想靠美國。
美國過去在貿易戰中也占過上風,印度對美國還是抱有美好的幻想,認為美國依舊有優勢。
莫迪也沒有想到原本這么強勢的美國,會這么快又放出釋放緩和信號,
弄得他都有些里外不是人了。
二、關稅的轉機
剛開始的時候,特朗普對于自己的關稅手段信心十足,而且還當眾炫耀過,給人的感覺就是通過征稅他就能繁榮美國經濟,可誰知他后面自己搞砸了這件事。
他無差別攻擊的關稅手段已經犯了眾怒,但在他看來自己征稅是理所當然,因為其他國家將商品出口到美國,都是在吃美國的紅利。
他作為一個秉承著美國優先理念的領導者,自然覺得多征稅才能保證美國的利益,但誰能想到現在關稅戰越打越激烈。
因為稅費越來越高,普通民眾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
畢竟美國本土的制造工廠也不可能一夜之間恢復繁榮,這就造成現在尤其是依賴中國供應鏈的一些行業,為了分擔自身壓力只會將這部分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本來美國人民現在的生活壓力就非常大,超前消費的觀念讓他們長期處于負債中,現在整體的信用卡負債都已經超過了萬億美元。
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都還得用真金白銀為上層錯誤的政策買單。
除了消費市場之外,金融市場也因為這場關稅戰顯得有些低迷,投資者變得更加的謹慎,以免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而且這次中國方面的反制手段也是相當有效,不僅對出口產品進行了嚴格的管控,而且還在全球范圍內積極尋找可替代的供應鏈。
通過與東南亞、非洲等多個國家的合作,中國不僅幫助到了這些國家,而且還提升了自身的國際影響力。
換句話說,美國的這些手段對于中國而言,起到的作用相當有限,更別說美國此次的行為幾乎把自己弄到了舉世皆敵的局面。
過去歐盟一直都和美國站在一邊。
可此次美國對歐盟也是不留情面,那些歐盟國家在權衡自身利益之后也公開表示了不滿,可見這次美國再想用關稅這一招壓服其他國家已經變得很困難
特朗普這次也是被這個局面弄的有些懵了,畢竟按照他的想法,只要提高關稅,收入就會增加。
殊不知關稅提高了,考慮到成本、消費等多種因素,進口總額是會降低的。
這就相當于別的商人是在把蛋糕做大,而他反過來把蛋糕弄小了,最終拿到的總額可能還不如原先沒有加稅的時候。
簡而言之,如今這種手段完全是損人不利己,也難怪美國這邊局面這么差,以至于他們頻繁放出示好的信號。
但他們這個示好必須要打個問號,特朗普是一個有“前科”的人,“說話不算話”這事他也不是第一次干。
比如此前他在競選美國總統的時候就表示,自己上臺之后要快速結束俄烏戰爭,可現在這場戰爭還在打。
三、善變的美國
在提高關稅這件事上,特朗普也有些反復,剛開始他先是推出了一個對等關稅,然后因為看見市場沖擊太大了,又宣布先暫停90天。
而且他還給了個附加條件,表示這些國家如果在90天之內去和美國主動商議,這個條件還是可以談的,底線是非常靈活,頗有一種朝令夕改的感覺。
作為一個統治者,他這么做這在消耗他乃至于一個國家的信譽值,因此現在特朗普政府發出“求和”的信號更像是一種戰術。
分析他過往的一些操作,不難發現他對于加稅的態度其實挺堅決的。
不過如果是在推行政策期間遇到一些問題,他也可以再緩一緩,等緩過這陣之后再繼續加,說白了就是一種“溫水煮青蛙”的手段。
此前特朗普還準備了另外一個方案,那就是為了避開中國的關稅,美國是可以和其他國家進行合作,生產產品然后再銷往中國的,這也就意味著現在的這種“示好”是虛的。
現在美國這邊先擺個態度出來,一方面也是希望在輿論上占具優勢,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為自己贏得喘息之機,典型就是在耍小聰明。
中國這邊態度一直沒變,如果美國想談,那就大大方方的談,但得基于一個原則,那就是態度得好,不能再采取加關稅這樣的逼迫性手段。
以前互聯網沒有那么發達的時候,或許美國還能通過媒體操縱輿論。
可如今美國這邊小動作不斷,毫無大國氣度,實在是難以取信他人。
現在著急的不是中國,中國這邊是相當有底氣的,畢竟我國也不是第一次被美國這樣對待,而外國媒體也已經看出了其中的虛實。
《華爾街日報》上的一篇文章甚至直接表明了自身的觀點,認為在這場博弈中,美國已經輸了。
雖然先發起關稅戰的是美國,但美國卻未能掌控節奏。
畢竟如今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是越來越大,這次呼吁其他國家一起反制美國的時候效果確實不錯。
而且即便排除這些響應的國家,中國單靠自身的反制手段就夠美國喝一壺。
特朗普這邊就是察覺到了局勢的嚴峻,這才趕快出來表態。
但他的這些疑似“讓步”的言論不可輕易當真,因為他的善變已經全球皆知。
甚至換個角度想,他近些日子比較軟的一些言論,也有可能是美國的一種談判策略。
若是其他國家判斷不對,很有可能做出一些不利于局勢的事情。
畢竟他一直以來都信奉貿易保護主義,他內心已經認定其他國家都在賺美國的錢,自然會想要通過一些強制手段來保護所謂的本土企業。
他此前的一些手段都是在暴力切割利益,因此他如今的這種讓步和求和的行為,有很大的可能性只是流于表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