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重大工程建設按下加速鍵
一季度重大工程投資507.9億元超額完標
今年,上海市重大工程計劃投資額2400億元,達到歷史峰值,項目體量及落地難度均超越以往。但一季度實際完成投資額507.9億元,超額完成500億元的目標,代表發展新動能的科技產業項目搶先發力,成為拉動投資引擎。
今年一季度,上海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產業建設態勢迅猛,基礎設施作為千億基本盤穩步增長。市重大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加快節奏,推動同濟大學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張江實驗室研發大樓等國家重大戰略項目,美的集團第二總部、東軟上海科技中心、網易文創園等產業地標年內建成。
今年還將有一批基礎設施、民生項目建成,包括軌道交通2號線西延伸、18號線二期、九院祝橋院區、瑞金醫院嘉定院區、長征醫院浦東新院、金山樂高樂園、上海大歌劇院等。
同時一批項目加速推進,上海東站、浦東機場四期、小洋山北作業區集裝箱碼頭及配套工程、市域線上海示范區線。今年3月,備受關注的軌道交通22號線(崇明線)長江區間隧道完成掘進,預計2026年基本建成,將極大縮短崇明和市區的通勤時間。
“今年,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力度進一步加強,實際上也反映了上海持續加大投資力度,推動經濟穩步回升向好的信心和決心。”市重大辦有關負責人說。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設按下加速鍵,背后有四大加速器持續“供氧”。
一是優化審批流程加速器。營商環境行動方案8.0版出臺,審批流程環環優化。如建立重大產業項目綠地平衡機制,探索用地用林審批聯動機制,強化重大工程審批專人服務、全程幫辦、容缺受理,進一步規范建筑工程分期驗收。這些措施都是為了在確保合規、安全的情況下,進一步壓縮時間。
二是優化征收騰地加速器。針對軌道交通項目容易碰到的騰地征收難點,多部門聯合出臺了新措施,并在軌道交通19號線涼城路站、軌道交通20號線廣泉路站開展試點,目前兩個站點都已經正式啟動征收。用好國企動遷工作平臺,持續推進重點騰地點位交地,軌道交通19號線及23號線澄江路車輛段、18號線二期廟行停車場、21號線一期金橋站、滬渝蓉高鐵項目都因此受益。
三是優化資源要素保障平臺。類似鐵路、地鐵這樣的線性工程,沿途可能會占用不少空間資源,也會導致建設效率下降。《上海市市重大工程建設涉及資源要素統籌保障實施辦法》的出臺,強調了前期設計方案優化,盡可能降低資源占用量,資源要素提前排摸、節約集約、占補閉環,保障一批國鐵、市域線、軌道交通的地、水、綠、林等占補。
四是優化涉鐵涉電工作平臺。針對市重大工程建設經常碰到的涉鐵施工、電力配套和管線搬遷等問題,引入國家電網、國鐵上海局等相關企業,建立對接平臺和定期會議機制。目前解決了一批問題,包括上海松江站的驗收、滬蘇湖鐵路電力配套問題,220kV輸變電工程跨越鐵路問題、軌道交通20號線廣泉路站涉鐵施工問題等。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戚穎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