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南部的沙希德拉賈伊港突發爆炸,目前已造成近千人傷亡。在美伊談判的關鍵時刻,發生這樣的悲劇,到底是意外還是襲擊?如今的伊朗內外交困,真的是“麻繩專挑細處斷”。
爆炸發生后,伊朗高層立即啟動調查,原因可能是存放在港口的易燃易爆物。至于具體的情況,還有待進一步調查,不過目前港口還存在再次爆炸的風險,潛在的風險沒有排除干凈,也給調查帶來了諸多困難。
外界關注的目光,集中在這起爆炸是意外還是襲擊?據悉,發生爆炸的沙希德拉賈伊港,是伊朗最重要的航運基地之一,承載著伊朗85%左右的集裝箱海運量和55%以上的非石油貿易量。
從伊朗披露的信息看,港口平時存放著大量化學物品,如果管理不到位,確實容易引發爆炸。近年來,全世界不乏這樣的案例,2020年8月,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就因為化學物品保管不妥,引發了爆炸悲劇。所以沙希德拉賈伊港這次爆炸,確實可能是意外。
不過話說回來,該港口如同伊朗海運的命根子,平時的管理一定十分到位,有發生意外的風險,相對來說應該是很低的。所以這次爆炸,也不排除是襲擊,人為制造的一起安全事故。
從地理位置看,沙希德拉賈伊港臨近霍爾木茲海峽,眾所周知,這里被稱為“世界油閥”,控制著全球大多數石油貿易,而石油作為戰略級的大宗商品,供應是否穩定,又影響著全球局勢。
一直以來,伊朗借助臨近霍爾木茲海峽的幾處港口和海軍基地,影響霍爾木茲海峽的通航,進而對地區和全球局勢,施加影響力。伊朗敢叫板美國和以色列,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有能力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也是德黑蘭的一張王牌。
而這次發生爆炸的沙希德拉賈伊港,算是伊朗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的一處大本營,這樣一處有戰略價值的港口,自然會被伊朗的敵對勢力盯上。
再從這次爆炸發生的時間點看,也有點蹊蹺。不久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伊朗回到談判桌上,再次就核問題展開談判,并且達成協議。特朗普撂下狠話,如果伊朗拒絕談判,就得面臨軍事打擊的后果。
特朗普話音剛落,美軍就開始行動,一邊借著打擊也門胡塞武裝的機會,向中東增兵;一邊向位于印度洋中部的迭戈加西亞空軍地基地,部署B-2隱形戰略轟炸機。外界一致認為,美軍這是沖著伊朗去的,是在為與伊朗潛在的軍事沖突做準備。
從伊朗事后的反應看,特朗普的威脅似乎奏效了。德黑蘭方面一改不和美國接觸的強硬態度,開始和美國間接談判。不過這種談判方式,顯然不是特朗普想要的,白宮想和伊朗直接談,所以不排除特朗普政府添一把柴,對伊朗加把火,迫使德黑蘭直接和美國談的可能。
結合沙希德拉賈伊港口的地理位置和這次爆炸發生的時間,這起安全事故,很有可能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軍事打擊。即便不是美國干的,中東也有國家有能力辦到。這幾年,伊朗境內的不少大型基礎設施遭到破壞,根據伊朗的調查,很多不是意外,而是人為襲擊。據此判斷,這次爆炸也是同樣的情況。
對美國來說,不管這起安全事故是意外還是襲擊,對其和伊朗進行核問題談判是有利的。這次爆炸勢必嚴重影響伊朗的外貿,本來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嚴厲制裁下,伊朗外貿舉步維艱,這次爆炸更是雪上加霜,進而沖擊伊朗經濟。
接下來,美國可能利用這件事,對伊朗威逼利誘,既可以用加碼制裁的方式,向伊朗施壓;也可以向伊朗承諾,減輕制裁,進而降低這次爆炸對伊朗造成的經濟損失,來引誘伊朗和美國談判,最終達成一份令美國滿意的核問題協議。
不過這只是其中一種情況,一旦伊朗通過調查,確認這次爆炸是襲擊,是美國和以色列策劃實施的,特朗普非但達不到逼宮伊朗就范的目的,反而可能引發伊朗的強勢抵抗,中東局勢可能再一次陷入火拼的狀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