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服務世界】第1699期早報
各位汽服同仁,大家早上好!
每天2分鐘,新聞全掌握!
美好的一天,從汽服早報開始~
今日要聞:
1、十部門:目標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主流;
2、華為攜手11家車企發布智能駕駛安全倡議;
3、又一汽車工廠被迫停產!;
4、比亞迪一季度營收1703億,凈利潤91.5億同比翻倍,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車業務;
行業動態
1、十部門:目標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主流
4月25日,交通運輸部等十部門發布關于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
意見指出,到2035年,推動交通運輸和新型能源體系全面融合互動,初步建立以清潔低碳能源消費為主、科技創新為關鍵支撐、綠色智慧節約為導向的交通運輸用能體系,交通運輸行業電能占行業終端用能比例保持高位,依托交通基礎設施開發的綠色電力以就地就近消納利用為主。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主流,新能源營運重卡規模化應用,交通運輸綠色燃料供應體系基本建成。
2、華為攜手11家車企發布智能駕駛安全倡議
4月27日,華為乾崑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官微發布了《智能輔助駕駛安全倡議》,該倡議得到了廣汽、上汽、江汽、奧迪、東風猛士、嵐圖、深藍汽車、北汽、阿維塔、賽力斯、奇瑞汽車等11家汽車品牌的高管署名支持。倡議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技術先行,即持續投入核心技術研發,提升整車主動安全能力;營銷透明,倡議全行業實事求是宣傳,明確智能輔助駕駛的功能邊界和使用條件;用戶為本,華為將與各品牌合作推出“智能輔助駕駛安全訓練營”,提升用戶安全駕駛意識;標準共建,倡議全行業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建設,提升安全標準。華為表示,愿與全行業一道,以安全為燈塔,構建“全時速、全方向、全目標、全天候、全場景”的安全底座,持續提升行業智能輔助駕駛安全基線。(來源:一電快訊)
大售后
(獨立售后、車廠-4S店)
3、又一汽車工廠被迫停產!
據日本《讀賣新聞》4月26日報道,日產汽車計劃在本財年末(2026年3月底)停止東風日產武漢工廠的生產作業。日產汽車在2024年6月已關停江蘇常州工廠的生產業務,武漢工廠停產后,日產在中國的生產基地將縮減至四個。
這座工廠于2022年啟用,設計年產能達30萬輛,主要生產車型包括ARIYA艾睿雅(參數丨圖片)和X-Trail奇駿。然而,由于市場需求不足,該工廠的實際產能利用率僅有一成不到,2022至2023財年的實際年產能僅有約一萬輛。為了提升開工率,武漢工廠自2024年起開始為東風汽車代工生產電動汽車,但這一舉措并未顯著改善產能利用率。
4、長城汽車一季度營收下滑6.63%,凈利潤同比大跌45.6%
4月25日,長城汽車公布2025年一季度財務報告。報告顯示,長城汽車一季度營業收入為400.19億元,同比下降6.63%;凈利潤為17.51億元,同比下降45.6%。這一下降主要由于公司正處于產品換代升級周期,銷量同比減少,同時直營體系建設投入增加。
進一步分析2024年數據,長城汽車營業總收入為2021.95億元,同比增長16.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6.92億元,同比增長80.76%;扣非凈利潤為97.35億元,同比增長101.4%。在銷量方面,2024年長城汽車全年新車銷量為123.45萬輛,同比增長0.37%。海外市場表現尤為突出,年銷售達到45.41萬輛,同比增長44.61%,海外累計銷量已超過180萬輛。新能源車型銷售也表現強勁,達到32.22萬輛,同比增長25.65%。(來源:一電快訊)
5、雷諾集團一季度營收超116億歐元,電動化戰略助力銷量激增
4月25日,雷諾集團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財報。在報告期內,集團營收達到116.75億歐元,其中汽車業務營收為101.28億歐元。銷量方面,集團共售出564,980輛汽車,同比增長2.9%。
在歐洲市場,雷諾集團的銷量增長2.8%,售出402,413輛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這一增長是在市場整體下降2%的背景下實現的。國際市場上,雷諾品牌銷量整體增長11.6%,拉丁美洲增長21.1%,摩洛哥增長45.5%。電動化戰略方面,雷諾集團銷量大幅增長,尤其在歐洲市場表現突出。
展望2025財年,雷諾集團預期營業利潤率將達到7%或以上,自由現金流將達到20億歐元或以上。產品線方面,集團計劃推出7款新車型和2款改款車型,并在新市場推出GrandKoleos和Kardian兩款車型。(來源:一電快訊)
6、地平線與博世達成戰略合作,已獲得多家車企的項目定點
4月24日消息,地平線與全球領先的汽車技術與服務供應商博世達成戰略合作。根據協議,博世將基于地平線征程6B打造新一代多功能攝像頭,并基于征程6E/M打造博世縱橫輔助駕駛升級版。
目前,這些產品已獲得多家車企的項目定點。基于征程6E/M的博世縱橫輔助駕駛升級版算力可達80TOPS或128TOPS,并融合領先的BEVTransformer及占用網絡感知算法,能夠實現高速高架輔助駕駛、城市記憶行車輔助、記憶泊車輔助等功能。該方案已獲得捷途、東風、北汽等五家車企定點,首款量產車型將于2025年6月上市。征程6E/M現已獲得超20家車企的定點,搭載超100款智能汽車,2025年預計出貨量將超百萬。地平線有望在2025年成為行業首個突破千萬級量產的智能輔助駕駛科技企業。(來源:IT之家)
新能源
7、零跑攜手一汽紅旗,共拓海外電動車市場
4月27日,零跑汽車與一汽集團達成合作,將向紅旗提供電動車平臺,助力紅旗開拓海外市場。零跑汽車作為中國新興車企中率先實現盈利的企業,此次合作標志著其技術平臺的國際化步伐。零跑汽車首席執行官朱江明在上海車展期間透露,雙方已敲定聯合開發面向海外市場車型的合作,紅旗品牌新車型將于2026年下半年投產。
一汽集團與零跑汽車早在3月簽署諒解備忘錄,此次合作細節得以公開。新款紅旗車型將與零跑B10基于同一平臺,并在零跑杭州工廠生產。新車將是一款SUV,提供純電版和增程版,未來可能出口至歐洲、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中東市場。紅旗設計負責人賈爾斯·泰勒表示,新車外觀和駕乘體驗將延續紅旗現有設計風格,并體現“中國美學”理念。(來源:一電快訊)
8、比亞迪一季度營收1703億,凈利潤91.5億同比翻倍,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車業務
4月25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顯著增長。第一季度,比亞迪營收達到1703.6億元,同比增長36.35%;凈利潤為91.5億元,同比大增100.38%。這一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強勁表現。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比亞迪一季度銷量達到1000804輛,同比增長59.8%,累計銷量超過1160萬輛,繼續穩居全球純電動汽車季度銷量冠軍寶座。
比亞迪在海外市場同樣表現強勁,一季度海外銷售超過20萬輛,同比增長110%,為全球電動化轉型貢獻力量。公司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騰勢品牌已進入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家,并計劃于四月在歐洲上市。為保障海外市場拓展和產品供應,比亞迪第三艘汽車滾裝船“BYDHEFEI”于1月順利啟航。
財報還顯示,比亞迪第一季度營業成本為1628.5億元,同比增長35%;研發支出達到142.2億元,同比增長34%。這些數據表明,比亞迪在擴大市場份額的同時,也在持續投入研發,以保持技術領先地位。在技術創新方面,比亞迪發布了“超級e平臺”,推出閃充電池、3萬轉電機和全新一代車規級碳化硅功率芯片,核心三電全維升級,實現兆瓦級(1000kW)充電功率,引領“油電同速”新時代。(來源:一電快訊)
9、京東汽車與國網e充電共拓綠色出行新生態
4月22日,京東汽車與國家電網旗下專業的車生活生態服務智能平臺國網e充電(以下簡稱e充電)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充電服務、會員權益共享等多個方面展開全面合作,共同構建集充電、養車、購物于一體的新能源汽車服務生態。即日起,來京東APP搜索“京充電”,即可暢享找樁充電、養車購物一站式服務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