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天下大亂,百姓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皇宮的大人物也是焦頭爛額。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大明朝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危機,內有農民起義,外有后金侵襲。
農民起義的問題其實還好,關鍵是北方的后金政權,他們已經快要打進關內了……
宦官之禍
對于崇禎皇帝來說,當皇帝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他登上皇位,就相當于接手了一個爛攤子。
其實從萬歷皇帝到崇禎皇帝,中間也就隔了八年時間,但是這八年的時間里,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發生了很多大事。
崇禎皇帝登基之后解決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魏忠賢解決了。
這個自稱是“九千歲”的太監,是明朝末年的一大惡人。崇禎還沒當皇上時,就已經看他不順眼了。
但是等魏忠賢死后崇禎才發現,這個禍亂朝綱的魏忠賢,也不是完全沒用的人。
這就像后來的嘉慶皇帝與和珅一樣,雖然魏忠賢和和珅都不是什么好人,但是朝廷要是沒了他們,還真是不行。
可是人都死了,崇禎再后悔也沒有用。為了彌補魏忠賢留下的漏洞,崇禎皇帝很賣力氣,但是他的所作所為,有點“矯枉過正”了。
魏忠賢自殺,意味著魏忠賢勢力的垮臺,沒有了魏忠賢這個主心骨,之前那些依附于他的人也就沒有了領導者。
而崇禎現在正確的做法是,安撫他們,讓他們成為自己的人,而不是把這些人一個勁兒往外推,否認他們的功績,逼著他們有二心。
對于這種善后工作,嘉慶就做得很好。在和珅去世之后,以劉墉為首的一眾大臣,建議將此事就此打住,不再追究和珅的同黨。
雖然這并不是最好的辦法,但這是最穩妥的辦法。
如果嘉慶皇帝硬要把刺全部拔光,那他的歷史評價絕對會比現在要差。
崇禎選擇拔光所有刺的后果就是,有根刺把肉帶出來了,引發了劇痛,這種劇痛差點要了崇禎的命。
而這根連著肉的刺,就是明朝鎮守遼東的大將毛文龍。
毛文龍是明朝的戍邊大將,也是努爾哈赤的老對手了,他與努爾哈赤的關系可以說是不共戴天。
后金來襲
這樣一位戍邊大將,為何會慘遭殺害呢?原因很復雜,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毛文龍與魏忠賢的關系很好。
對于明朝來說,毛文龍就是一匹千里馬,而魏忠賢就是伯樂,為報答賞識之恩,毛文龍很敬重魏忠賢,僅此而已。
其實毛文龍在遼東待得久了,不免讓一些人心有疑慮。
他們認為毛文龍沒有理由一直堅守邊疆,那里環境艱苦,還要一直提心吊膽,毛文龍為什么愿意堅守此處呢?
因此,朝中有人懷疑毛文龍留在遼東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這些人做出了很多猜測,有人認為毛文龍是在倒賣糧食,有的人認為毛文龍是要通敵,還有的人認為毛文龍想要擁兵自重。
但其實毛文龍不想走的原因很簡單,他已經無處可去了。當初他帶著全家幾百口人來遼東戍邊,現在他們全死在了這里。
一開始毛文龍本想帶著家人撤走,可現在他已經沒有家人可以帶走了。從那以后,毛文龍便再也沒有說過想走的話,就算人家趕他也不走了。
而導致毛文龍一家全部喪命的戰斗,就是明朝與后金之間的一場戰略決戰——薩爾滸戰役。
薩爾滸戰役爆發時,毛文龍還不是大將,他只是一個普通的軍官。
就在明熹宗即位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1621年,后金攻陷了多座城池,毛文龍一家有一百多人喪命于此,不過還好剩下的幾百人逃了出來。
毛文龍覺得自己在這里沒有前途,于是便帶著母親回家。
可是就在毛文龍打算回到南方時,他的長官找到了他,而且說要重用他。
對建功立業的渴望讓毛文龍留了下來,而他的家人則是被安置到了嶺西之地。
毛文龍在遼東守備敵軍,可努爾哈赤卻不來進攻了,他轉移了目標,到遼西去了。
而遼西的明軍顯然也沒有預料到這一點,最后被努爾哈赤打得落花流水。
后金軍隊占領了遼西廣寧,而毛文龍的親屬及家丁三百余人就在這里,他們全部被殺,無一幸免。
這便是毛文龍要跟努爾哈赤死磕到底的理由,而他的堅持卻被朝中某些人誤解了。
崇禎皇帝即位之后,有些人馬上向他檢舉毛文龍的事,崇禎就派袁崇煥前往調查毛文龍。
在沒有調查清楚的情況下,袁崇煥便為毛文龍定下了十幾條大罪。
在某天晚上,袁崇煥布置了一場“鴻門宴”,沒有防備的毛文龍來赴宴時,被袁崇煥偷襲而死。
毛文龍去世之后,軍中將士大驚,這些士兵不明白,那位毛大人為什么會被殺?
為了安撫軍心,袁崇煥又發錢又發糧食。
而在毛文龍死后,袁崇煥接了他的班,但是他防守不力,努爾哈赤直接打到了北京,一路上燒殺搶掠,受苦的還是百姓。
后金軍隊撤走之后,袁崇煥為此次事件負主要責任,崇禎判了他一個凌遲處死,百姓也十分痛恨他。
就此事而言,袁崇煥死得確實有些冤了,但是毛文龍同樣是死得冤枉,這是一個無解的死局。
其實,這一切都有機會不會發生,但是這個機會卻被萬歷皇帝錯過了。
兩條計策
努爾哈赤的崛起,是萬歷年間的事,如果能在那個時期做好布局,后金政權根本不是明軍的對手。
但是萬歷皇帝卻是個有名的“懶皇帝”,臣子們有再多的辦法,他也不想聽,更不會用。
當時有位叫徐光啟的官員,他就提出過兩條計策,可以解決后金之亂。
第一條計策就是聯合朝鮮。后金與明朝的戰斗,主要還是在東北地區,那里正是三方勢力的交匯之處,因此朝鮮的支持很重要。
如果能爭取到朝鮮的支持,那肯定能為我軍提供助力。
但是萬歷卻說這種事應該看朝鮮國王的意思,因此他只是寫了一封輕飄飄的信,之后就沒下文了。
而后金的人也看出了這一點,努爾哈赤用武力威脅朝鮮國王,朝鮮馬上就屈服了。
他們為后金政權提供了后勤保障,使得努爾哈赤可以沒有顧慮地進攻城池。
其實毛文龍也提出過類似的設想,但是依然沒有成功實施。
而第二條計策就是學習西兵。
雖然明軍也有大炮,但是西方的大炮更厲害,徐光啟提出,組建一支西式軍隊,用這種先進的武器碾壓后金軍隊。
萬歷皇帝覺得這件事倒是可以,于是就給徐光啟撥了一些銀子,讓他去辦這件事。
徐光啟完美完成了任務,不僅買回來了好裝備,還請來了一位葡萄牙的教官,訓練出了一支新式軍隊。
這支新式軍隊在東北屢立戰功,風光一時。
但率領這支大炮軍隊的長官孔有德,正好是毛文龍的下屬。在毛文龍被殺之后,孔有德憤憤不平,直接帶著新式軍隊投奔了后金。
皇太極得知此事后,親自走出十幾里迎接孔有德,用清朝最隆重的禮節將孔有德請了回去。本來這些先進裝備是清軍的短板,現在他們甚至超過了明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孔有德給清軍提供的幫助,比吳三桂開大門還要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