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升學季,有選擇優質民辦學校意愿的家長開始密切關注各校辦學發展狀況。日前,成都教育系統會上發布了針對2024年民辦中小學辦學水平的綜合評估結果。據了解,成都三原外國語學校排名年度評估前列,該評估綜合了辦學方向、課程教學、教師發展、學校管理、學生發展等5個方面,能從側面反應出學校綜合發展的成果。
緣何這所有著25年辦學歷史的老校,能持續高質量發展?我們前往探訪學校優效提質背后的驅動砝碼。
強團隊:名校團隊推進機制改革
如何讓辦學理念落地,管理團隊與師資力量是民辦發展的重要助推器。
2025年,是曾成彬執掌三原外語的第10年。作為帶領川師附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校長,曾成彬又再次讓三原獲得質量提升與民間口碑。有名校情結的家長會發現,現學校校長姜明賢也曾在川師附中任黨委副書記、分管德育,副校長廖駿馳則在川師附中分管教學,“川師附中”的辦學經驗已被三原深刻引入。
(曾成彬書記與學生聊天)
而驅動三原教育團隊全員發力的,則是2022年推進現代學校治理的三大改革:聘任、工作量、薪酬。前兩項改革,用白話說,就是能力留人與待遇留人,每學年每位老師要經過三級選聘,不適合教學崗位的老師會面臨轉崗或淘汰。學校薪酬改革充分體現了激勵性和人文性,目前大部分教師待遇已處于區域高位與我市中上水平,確保優秀教師在校穩定工作。
“現在初三年級40余位老師,接近30位獲得過各級表彰,基本上每班都有骨干和優師”,學校副校長廖駿馳介紹,學校選用教師的標準首看“愿不愿、能不能愛孩子”,所以絕大多數教師性格好,敬業愛生,業務突出。這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在核心管理團隊的帶領下,繼續通過科學管理、技術賦能追求更高的教育目標。
二十余年來,三原已培養了數百名哈佛、劍橋、清北、人大等名校學子。2023年學校全面啟動,聚焦學校常規基礎性工作的“深化管理、增效提質”專項改革,更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內涵發展、全面提升。2024年,有二位學生高考超過680分,教育主管部門選擇三原作為成都市高中階段“學生整體進步明顯(以入量出)”的突出學校,在全市交流分享辦學經驗。
重個體:以學生為圓心的服務型校園
學生是否被關愛、被關注?學習環境如何?往往是升學家長在學校辦學質量之外,最看中的選校要素。
三原從建校便一直秉承尊重“個體差異發展”的教育,培養目標是追求個體生命活力、追求個體品德高尚、追求個體學業成功。曾成彬團隊提出了“構建以學生為圓心的服務型校園”,進一步突出學生主體性和家長主體性,重視學生訴求、尊重家長意見。
曾成彬團隊提出“三全思想”——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全面發展,實施全程育人。在尊重教育基本規律的前提下,構建多元價值評價學生、培養學生,從而為每個學生提供全面而富有個性的培養方案。學校針對全空間開發教育資源,讓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不僅發生在教室里,也存在于校園、家庭、社會中。例如開發了課后坐班輔導計劃、周末自主學習計劃、寒暑假自主學習計劃、小初銜接教育、初高銜接教育等項目,全時段為孩子和家長提供教育管理和教育支持服務。
(校園科技節活動)
“校長信箱”是學校中的常見設置,校長親自讀信并及時回應每個學生的訴求;學生膳食委員會不定期評價菜品與服務,結果會直接影響食堂工作人員績效評估;每學期的“我與校長面對面”活動,學生與全體校級干部面對面“直抒胸臆”,或表揚優秀,或吐槽不滿,或提出建議;“校園四節”——科技節、讀書節、藝術外語節、體育節,給學生們提供豐富多彩的展示舞臺和鍛煉平臺,讓每個孩子有項目、有角色、有任務,讓每個孩子的光彩都能被看見。
(被河流環抱的森林校園)
三原的教育教學與自然環境是相互相承的。占地300余畝的校園坐落于百里毗河之畔,兩河一湖,八大林區、六大廣場、綠化覆蓋率超50%,被譽為“城市森林生態校園”。校內有1萬多棵樹木,各種鳥類與校園寵物成為學生童年和青春的伙伴。在學校的校本選修課和綜合實踐活動中,校園環境也成為了學科教學的載體。有校園定向越野賽、校園植物樣本調查、校內觀鳥活動、校園農莊等,每年學校的捕魚采藕活動,語文、生物、美術、勞動等多種學科共同參與,為孩子們創設跨學科綜合學習平臺。“學生下湖撈出魚王12斤,藕王1.6米,特別欣喜,既在過程中體會跨學科學習,又充分享受到勞動的饋贈,讓教育自然發生。”參加活動的家長這樣為學校點贊。
(學生在校參加捕魚采藕比賽)
提質量:貫通培養精準賦能
小升初學段跨度大、初升高孩子們將面臨第一次社會評價,學段銜接是家長在孩子學業發展問題上的焦慮點。
“初中學制縮短、學科數量增加,將面臨中考,學業發展和課業負擔等很多矛盾,‘雙減’后,怎么以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為價值追求,弱化唯成績論壓力?”初中部副校長廖駿馳介紹了學校在小初高銜接中,學校如何對不同孩子進行賦能。
(課堂上的師生互動)
第一,針對銜接,三原有成熟的小初、初高銜接課程,跨學部教研活動體系,圍繞各學段國家課程標準,既不增加課業負擔,又能促進孩子們快速適應新學段任務。
第二,以外語舉例,由于三原一直堅持外語小班化分層教學、外教口語課堂、第二外語選修課,以及豐富多彩的外語類學科活動等特色,能有效促進學生外語學科素養提升,緩解新教材使用投射出的初一學生由于小學基礎不同形成的適應性差異。
第三,學校通過常規課程精細實施來實現提率,采用先進的精準教學輔助系統,通過大數據分析、智能化學業管理、精準的學業內容推送等方式,促進教師精準教學和學生們的個性化學習,下一步還將引入AI技術,進一步提升學校學業智能服務管理水平,幫助孩子們實現學業的最優發展。
而最讓人心動的“銜接”是這一組數據:小學能實現全部直升本校初中,初升高直升比例也可達到75%左右。科學的評價方式、尊重個體差異的教育方法、以及全面的貫通式培養路徑等綜合要素,都成為家長選擇三原的重要指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