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氪與領克合并后,吉利集團在上海車展上又公布了一項重大合并舉措——整合電池業務。
36氪了解到,吉利控股集團旗下電池業務已經完成戰略整合,正式成立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曜通行”)。
原有的金磚電池、神盾短刀電池,統一成為神盾金磚電池品牌,實現吉利自研自產電池安全系統與電芯產品的“強強合體”,神盾代表吉利極致的電池安全系統,金磚代表吉利行業領先的電芯技術。
神盾金磚電池
整合后,吉曜通行將一躍成為行業內目前短刀產能最大的電池公司,目前已在全國構建覆蓋6大生產基地的智能化制造網絡。
在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發布《臺州宣言》后,整合已經成為了吉利集團的主旋律。未來吉利集團要形成兩橫七縱的戰略布局。
兩橫指的是納入極氪和領克的極氪科技集團,極氪向上,領克向寬;幾何、翼真并入銀河,雷達并入吉利汽車,全面走向面大眾市場。
七縱則是整車架構、電子電氣架構、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電驅系統、動力電池、超級電混的七大領域深化協同。這次電池業務的整合,就是七縱布局的其中之一。吉曜通行將聚焦磷酸鐵鋰短刀電池路線,未來為吉利集團的各個品牌、各個車型提供電池產品。
本次車展上,36氪與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兼CSO鄭鑫聊了聊。他向我們闡述了這次整合的過程以及未來吉曜通行的發展規劃。
全方位整合電池業務,降本增效
在《臺州宣言》之后,吉利集團旗下各車型子品牌的研發、采購等便開始逐步整合,電池業務的整合也一直在醞釀之中。
鄭鑫介紹到,這次整合并非單純的品牌整合,而是全鏈路地涉及到了集團內與電池相關的所有業務、人才、產能基地等。整合的形式是全面的合并,已經開展了3-4個月,研發、供應鏈體系都已經整合完畢。
吉曜通行將整合吉利旗下所有與電池相關的資產,包括耀寧、極電、耀能等多家電池公司,未來或還將管理吉利跟寧德的合資公司,以及吉利跟欣旺達合資的公司。
“目前管理工作已經完成整合,整合后,吉利的電池業務將只有一個主體。”鄭鑫說。
吉曜通行目前主要電池產品為金磚電芯,聚焦磷酸鐵鋰路線和短刀形態,將優先服務極氪品牌。同時,吉曜通行也會將短刀電池應用到吉利汽車的戰略車型上,比如銀河E5,實現短刀平權。“目前,行業內僅在更高端的品牌或車型上使用短刀電池,因此我們提出了“短刀平權”的理念。”鄭鑫表示。
在產品規劃上,吉曜通行的目標還是聚焦爆款。據鄭鑫介紹,目前吉曜通行電芯產品規劃不超過十款,每款單一產品平均下來至少要有5GWh的產能。“整體戰略是做好細分賽道上的爆款電芯,體現成本競爭力、性能競爭力。”
當前,吉曜通行短刀產能占其動力電池總產能的90%左右。
作為吉利控股集團內部的電池公司,吉曜通行也會讓吉利旗下車型具有更大的成本和價格優勢。能做到更低價格一方面是內供的優勢,另一方面則是吉曜通行整合和優化供應鏈來降低成本,提升產品質量和競爭力。
鄭鑫舉了一個例子,“我們也在往上游走,比如磷酸鐵鋰,若采用普通二燒方式增加產能,成本可能增加兩三千,而新建產能時加長爐子,成本則只需一千多。”
通過對電池業務的整合,吉利控股集團未來將擁有更具成本優勢,且電池規格更標準化的電池產品。這樣可以讓制造業的規模效應最大化,做到良性循環。
用神盾金磚電池,推動安全平權
“神盾金磚電池”品牌,以神盾代表安全系統,而電芯則統一為金磚電芯,下設超級快充版、高能量密度版和超級混動版。超級快充版主要針對800V以上高壓架構;高能量密度版則主要針對400V架構;超級混動版將既有800V,也有400V,以滿足不同市場需求。
將金磚電芯與神盾系統整合,安全性能得到了最大的提升。鄭鑫說,“安全是首要考慮的因素,無論是在3萬塊錢的車還是100萬的車,安全都是最重要的。”
未來,吉利集團將標明哪些車型使用了金磚電芯,哪些車型使用了神盾系統,由于吉利也有外購的情況,也會向用戶講清楚神盾系統內用了哪家企業的電芯。“不管用誰的電芯,我們的系統安全是一以貫之的。”鄭鑫說。
同時,吉曜通行的電池規格也將主攻短刀,搭配磷酸鐵鋰體系,可以兼顧安全、體積利用率和成本,也可以做到鄭鑫所說的“短刀平權”、“安全平權”。
短刀電池也是這次快速整合的助力之一。據鄭鑫介紹,三年前,耀寧與極電就決定一起做短刀電池,在技術路線和內部管理上達成了共識。因此,這次合并,產線幾乎沒有浪費,直接形成了行業內最大的短刀產能。
合并后,吉曜通行也會不斷提升短刀的能量密度、快充能力和壽命,根據市場需求,推出不同性能的產品,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在對內供應上,吉曜通行的目標是:未來兩年上升到30%。
他認為,要做到30%的供貨比例有兩個理由,一是規模問題,這影響成本;另一個則是產能利用率和產線良率,這更為重要。
鄭鑫介紹到,在爆款爆品方面,吉曜通行已經有了很好的實踐,例如在鹽城基地,一款電芯就能拉滿整個工廠,從長期來看是穩定的。這不僅實現了成本最優,而且在品質和穩定性上也表現出色,因為無需頻繁切線,能夠穩定地交付。
目前,吉曜通行跟吉利還有不少車型在適配過程中,因此后續增量會很快,不過這也取決于吉曜通行的產能爬坡速度。
當然,吉曜通行未來也不會做到100%獨供吉利。吉利的供應鏈策略一直是開放的,不管是新能源時代的電池、還是燃油車時代的關鍵零部件,都是如此。
鄭鑫說:“吉利不會完完全全做自己垂直的、封閉的、一體化的零部件產業,吉曜通行和包括寧德在內的電池公司會保持非常良性的合作與競爭關系。而且我們未來也會走出去,向全球輸出領先的產品技術解決方案、品牌、供應鏈生態和工程服務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