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中國寧可兩敗俱傷,也不愿意給美國臺階下?
新加坡聯合早報援引專家觀點,雙方寧可兩敗俱傷,也不肯給對方一個臺階,但事情沒這么簡單,中國不給美國臺階不是因為面子,而是看清了這場博弈的本質:一旦讓步,未來發展的主動權可能就沒了。
中國為什么不愿意給美國臺階下?很多人以為是面子問題,怕低頭丟了顏,其實真不是這么簡單。這事說到底,是一個“誰先松手,誰先輸”的硬仗。
咱要真給了美國臺階,美國下來了,喘口氣,很可能下一秒又撲上來,那時候主動權、節奏、甚至整個局勢就全被人家帶著走了。
你看看貿易戰這出戲。美國前前后后給中國加了145%的關稅,中國反手就是125%的“回禮”,直接把大豆、豬肉這些美國農民的命根子給打折了。2025年數據一出來,美國大豆對華出口暴跌60%,芝加哥期貨市場差點沒震出腦震蕩。中國呢?轉身就跟巴西簽了個3000萬噸的大豆大單,南美糧倉直接成了咱的“新食堂”——誰占上風,顯而易見吧!
科技戰場上更熱鬧。華為5G專利占全球14%,把高通、愛立信這些老牌巨頭都甩在身后。美國一看急眼了,又是實體清單又是芯片禁令,結果中國半導體產業像打了雞血似的往上躥。武漢光谷搞化合物半導體,三年砸了800億,氮化鎵射頻器件把5G基站成本砍了一半;中微半導體注冊資本翻了四倍,電子束檢測設備直接懟到ASML鼻子底下。就像武俠小說里的門派之爭,你封我內力,我偏要自創一套九陽神功,打得你滿地找牙。
臺灣問題更是碰不得的紅線。美國國會三天兩頭通過什么《臺灣政策法》,又是賣武器又是搞“非官方往來”,中國軍艦就在臺海轉圈,軍機繞島跟逛后花園似的。專家賈慶國說得明白:美國的“一中政策”早被掏空成了空殼,再這么玩火,小心引火燒身。
經濟依賴這根弦也繃得死緊。美國三大半導體設備商40%的收入都靠中國市場,AMAT、LAM這些公司一邊喊著“要脫鉤”,一邊偷偷給中國客戶塞訂單。中國呢,把大豆進口從美國切到巴西,把芯片設備國產替代率從10%提到40%,你說氣人不?
最關鍵的是,中國早就看透了這場博弈的本質。美國就像個輸紅了眼的賭徒,今天輸了關稅戰,明天就想在科技戰、金融戰里翻盤。要是這時候給臺階,就等于告訴全世界“中國怕了”,那以后美國還不得蹬鼻子上臉?余淼杰教授說得好:這是一場持久戰,中國有14億人口的大市場,有3.6萬億的研發投入,有“中國制造2025”的雄心,怕啥?
說到底,中美博弈就像下圍棋,不是看誰能吃掉對方幾個子,而是看誰能占到更多的“氣”。中國現在的策略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在貿易、科技、地緣政治各個戰場上同時發力,讓美國顧頭不顧腚。這時候要是松口,就等于把棋盤讓給對方,以后還怎么跟人家掰手腕?
所以啊,別再說什么“面子問題”,這是生死存亡的戰略抉擇。中國不是不想和平,而是看透了美國的霸道——你越是退讓,他越是得寸進尺。與其跪著生,不如站著死,這才是大國該有的骨氣。
(參考信息來源:聯合早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