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筆觸穿越355年時空,與2025年嶗山全域旅游景區的文脈交相輝映,青島微短劇《嶗山蒲松齡花仙奇緣記》正在重新定義文旅融合的想象邊界。
4月25日,由澎聚傳媒、中青影視、鳳凰聯眾、鳳鳴微短劇基地、鳳鳴微短劇聯盟等共同出品的微短劇《嶗山蒲松齡花仙奇緣記》在抖音、快手、小紅書、西瓜視頻燃屏上線。
值得關注的是,這部融合了嶗山文脈的微短劇上線僅48小時,瀏覽量在各大流量平臺上已超千萬,掀起觀劇熱潮!這場“小屏幕”與“大山水”的化學反應,不僅驗證了微短劇的文化承載能力,更開辟了文旅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新路徑。
《嶗山蒲松齡花仙奇緣記》創新打造了“雙時空敘事”:1670年,蒲松齡在嶗山遇穿越而來的絳雪仙子。一場時空異變,他意外穿越到2025年,此時絳雪化身為備受喜愛的導游。二人攜手合作開客棧,奸商欲破壞開發,因絳雪阻撓便調查其原形。時空歸位之際,蒲松齡寫下《香玉》以紀念這次奇遇。
在20集的緊湊劇情中,既有懸疑探秘的緊張感,又融入輕喜劇與浪漫愛情線,并將太清宮、青山漁村等場景轉化為“流動的文旅明信片”。從太清宮晨鐘暮鼓到青山漁村漁火炊煙,從茶園采青到繁榮商圈,劇中每一幀畫面都彰顯著場景美學的高級質感。
跟著一部劇,打卡一座城。青島嶗山,作為集山海奇觀、人文底蘊于一體的旅游勝地,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一直吸引著無數游客前來探尋。與此同時,也為微短劇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嶗山蒲松齡花仙奇緣記》通過定制化劇情將嶗山旅游景點及網紅打卡地轉化為“故事場景”,吸引觀眾用腳步丈量青島,用鏡頭記錄城市魅力。
劇中,嶗山太清宮、嶗山北九水、嶗山王哥莊、嶗山北宅烏衣巷、嶗山金獅廣場、美高梅酒店、北都廣場等場景貫穿劇集成為推動劇情的關鍵線索。從九曲連環的北九水溪澗到鐵鍋蒸騰的王哥莊非遺大饅頭,再到自然淳樸的田園秘境烏衣巷,及至充滿現代化氣息的嶗山城市地標,《嶗山蒲松齡花仙奇緣記》將嶗山的靈韻化作流動的城市旅游圖鑒。
以“古今對話”呈現山海詩意,以奇幻外殼包裹文旅內核,澎聚傳媒與鳳凰網青島緊密結合國家“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借《嶗山蒲松齡花仙奇緣記》深度闡釋了微短劇賦能地方文旅、發揚地方文化的現狀趨勢,而劇集帶來的流量正在激活嶗山文旅新動能,并成為目的地營銷的新引擎。
2025年初,國家廣電總局啟動“微短劇+”行動計劃,并持續開展“跟著微短劇去旅行”“跟著微短劇學經典”“微短劇里看品牌”等創作計劃。
隨著微短劇行業步入爆發式增長階段,微短劇這一內容形態也真正從娛樂載體升級為產業賦能的載體,深度參與到千行百業運營模式與價值鏈條的重構之中。作為蓄力深耕網絡微短劇制作的青島代表型企業,澎聚傳媒與鳳凰網青島不斷蓄力“微短劇+”生態構建,牽頭成立“山東文旅微短劇共創聯盟”,并推動青島微短劇的本土IP開發,實現劇情與城市文化、產業場景的深度聯動。
入局微短劇產業,2025年4月7日,澎聚傳媒與鳳凰聯眾“牽手”中青影視攜手開啟戰略合作,探索微短劇與品牌、電商、文旅的深度融合。立足于三方在微短劇領域的優勢互補與資源共享,從內容創作到市場拓展、從品牌塑造到行業影響力提升,為微短劇行業注入新活力。
作為澎聚傳媒、中青影視、鳳凰網青島共同打造的奇幻題材首發作品,《嶗山蒲松齡花仙奇緣記》首播的破圈,不僅是“小屏時代”內容創新的勝利,更標志著文旅產業從“資源驅動”向“故事驅動”的轉型。當聊齋傳奇化作Citywalk地圖,這場“影視+文旅”的化學反應,正在小屏、豎屏上演繹文旅產業蝶變的另一重風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