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際古跡遺址日主題為"災害與沖突下的遺產應對準備",南京大報恩塔的興衰重生,恰是這一主題的生動詮釋。4月18日,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開啟了一場以"共享文明記憶"為主題的全球行動,誠邀各國機構、收藏家及公眾共同參與,讓毀于戰火中的琉璃塔,借助全球藏品的實物征集、數字收集與研究重獲新生。
今年是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開館十周年。館長王文溪表示,大報恩寺琉璃塔作為古都南京的地標性建筑,在早期中國文化對外傳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希望通過此次全球征集活動,讓散落的文明碎片重歸故土,讓消失的遺產重獲生命。目前,包括大英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等全球近10個國家的30家相關機構收藏有至少100件相關文物。
據了解,此次全球協作行動不僅將做好對于流失的文物構件、遺址殘片、工藝珍品等的收集與保護工作,還將重塑文化遺產檔案,深入挖掘與收集大報恩寺及長干里地區相關的老照片、口述史、回憶錄、藝術作品等。同時,通過與國際博物館的合作,收集流散全球的文物與建筑高清圖片、數字建模等數字化藏品,探索數字文明時代文化遺產保護新模式。
大報恩寺幾經興廢,至明代迎來鼎盛時期。以準宮闕規制建造的大報恩寺琉璃塔被譽為"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1655年,荷蘭人約翰·尼霍夫隨使團訪問中國,在《荷使初訪中國記》中詳盡描繪了該塔,讓其聲名遠揚。
大報恩寺的藏品收集與保護工作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南京市民王陳鑫及其家人拒絕了外國藏家的高價求購,將珍藏的琉璃構件捐獻給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小捐贈者王抒墨捐贈了1991年不丹發行的迪士尼聯名郵票,方寸間展現了琉璃塔與南京城的獨特風貌。畫家徐開利捐贈了根據19世紀英國銅版畫創作的油畫《世界奇觀·大報恩寺》。
此次征集工作將嚴格執行文物管理規范,捐贈者可獲頒捐贈證書或收藏證書,并予以適當獎勵,有意向捐贈者或參與者可電話咨詢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征集熱線:025—52657717、025—52009999,郵箱:linwanqiu1991@163.com。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田呢 通訊員 王映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