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家,不僅喜歡“偷”其他國家的文化,還十分的摳門。
最近韓國忠州市舉辦了殘運會,運動員要想在賽場上有一個好成績,那最基本的營養是一定要補給充足的。
但是韓國真的是讓人大開眼界啊,一份61塊錢的盒飯,里面僅僅只有幾份咸菜,吃都吃不飽,更別說什么營養了。
更是有人發出疑問,韓國準備的這種盒飯是給人吃的還是喂雞的呢?
韓國盒飯
天價盒飯
在殘運會賽事期間,多名參賽運動員在社交平臺曬出餐盒照片,內容之簡陋令人咋舌。
按照韓國物價標準,1.2萬韓元足以在普通餐廳享用一份包含肉類的主食套餐,而殘運會提供的卻是腌制小菜為主的“泡菜拌飯”。
有運動員無奈表示,高強度訓練后急需蛋白質補充,但這樣的餐食連基本飽腹都成問題,更別提支撐比賽需求。
韓國盒飯
面對輿論壓力,供餐企業最初解釋稱“準備時間不足”,并承諾退還一半餐費作為補償。
然而這種回應并未平息爭議,反而讓公眾更加困惑,既然餐費減半,是否意味著實際成本僅值6000韓元?
主辦方隨后提出追加飲料和零食,但運動員們并不買賬,認為這不過是敷衍了事,事件曝光后,韓國網友迅速翻出近年類似案例。
網友評論
就在殘運會舉辦同期,江原道山火救援現場流出的消防員餐盒同樣引發熱議,奮戰一線的消防員們只能靠海帶湯、豆子和泡菜果腹,與殘運會盒飯如出一轍的寒酸配置。
社交媒體上,“讓英雄餓著肚子滅火”的標簽一度登上熱搜,不少民眾憤怒質問“納稅人的錢到底用在哪里?”
更耐人尋味的是,這類問題在韓國并非偶發,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韓國代表團因自帶大量泡菜盒飯引發關注,當時官方解釋為“擔心海外飲食不習慣”。
韓國消防員盒飯
但對比冬奧村提供的百余種國際菜品,這種“自我封閉”的餐飲選擇被外界視為文化隔閡的縮影。
而2018年平昌冬奧會時,韓國為本國選手精心準備的韓式套餐,與外國運動員抱怨“種類單一”的聲音形成鮮明對照。
韓國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呢?
網友評論
系統性難題
韓國主辦方在預算壓力下,往往將餐飲服務外包給報價最低的供應商,這種“價低者得”的招標模式直接導致餐食質量難以保障。
有供應商私下透露,為贏得合同不得不將單餐成本控制在5000韓元以下,這意味著每份餐食的食材采購費僅有3000韓元左右,除去包裝和人工,真正能用在食物上的預算所剩無幾。
成本壓縮的后果就是運動員拿到手的餐盒里裝滿了最廉價的泡菜、豆芽等腌制菜品,而高蛋白的肉類、新鮮蔬菜則成了奢侈品。
韓國盒飯
體育產業專家多次呼吁,應當為大型賽事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餐飲標準,參照國際標準需要明確每餐的熱量范圍、蛋白質含量、維生素配比等具體指標。
同時還應規定供應商的準入門檻,包括廚房面積、冷藏設備、營養師配備等硬件條件,但韓國目前僅有一些指導性意見,既沒有強制力,也缺乏具體的量化指標,導致執行時流于形式。
殘疾運動員在此類事件中往往承受更大傷害,相比普通賽事,殘運會對餐食有更多特殊需求,肢殘運動員可能需要易于抓取的餐盒設計,視障選手則需要明確的食物分區標識。
韓國盒飯
現實中殘運會的餐飲預算通常比普通賽事更低,服務要求卻更高,這種資源分配的失衡讓問題雪上加霜。
韓國殘疾人體育協會雖然發表道歉聲明,但既沒有公布具體的改進時間表,也沒有增加預算的承諾,這種“口頭保證”在過往類似事件中已被證明收效甚微。
多位殘奧選手表示,他們反映多年的餐具不便、營養不足等問題,至今仍未得到實質性解決。
那么韓國的這些問題該怎么樣去解決呢?
韓國消防員的盒飯
破解之法
目前韓國公共活動的餐飲外包往往采取“低價者得”的簡單標準,這直接導致供應商為壓縮成本而降低質量。
參考我國大型活動的做法,招標時應將食材來源、營養搭配、衛生標準等納入評分體系,而非單純比較報價。
韓國現行的抽查制度存在覆蓋面窄、處罰力度輕等問題,可以借鑒德國食品安全局的“飛行檢查”制度,由不提前通知的稽查小組對供餐企業的廚房衛生、庫存管理進行突擊檢查,并將結果向社會公示。
中國奧運伙食
對于違規企業不僅要處以高額罰款,還應建立黑名單制度,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內承接政府項目,這種常態化、高標準的監管,才能倒逼企業把質量放在首位。
韓國完全可以在泡菜、拌飯等傳統飲食中融入現代營養學理念,比如為運動員增加韓牛烤肉、高蛋白海鮮豆腐等改良菜品。
更關鍵的是讓運動員參與菜單設計,畢竟他們最清楚訓練后的身體需求,平昌冬奧會期間,部分外國選手就抱怨“菜太咸影響狀態”,這類反饋本該成為改進菜單的重要依據。
東京奧運伙食
建議韓國建立統一的公共餐飲投訴平臺,讓參與者可以實時上傳餐食照片、進行滿意度評分,這些數據應當作為考核供應商的重要指標。
目前已有民間組織發起立法倡議,要求將大型活動餐飲標準寫入《食品安全基本法》,明確每餐的葷素比例、熱量要求等具體指標。
圖片來自網絡
結語
從殘運會運動員到救災消防員,盒飯風波的本質是對群體尊嚴的漠視,當公共服務淪為形式主義,再華麗的道歉聲明都顯得蒼白。
韓國輿論場中,已有民間組織發起聯署,要求立法規定大型活動餐飲的最低標準。
而更多普通人則在用腳投票,忠州市多家餐廳自發為殘運會選手免費提供營養餐,用行動詮釋何為真正的尊重。
當一個社會衡量進步的標準,不該只是GDP數字或獎牌數量,更是如何對待那些最需要被看見的人。
信息來源:環球網2025-04-26 韓國殘運會61元盒飯只有泡菜小菜,主辦方回應
環球時報2025-04-25 連片肉都不給!韓國一殘運會盒飯引眾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