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類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個孤島,而是被海洋連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各國人民安危與共。海洋的和平安寧關乎世界各國安危和利益,需要共同維護,倍加珍惜。”2019年4月23日,習近平主席在集體會見應邀出席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的外方代表團團長時,提出“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
6年來,在中國和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下,海洋命運共同體正從中國倡議發展為國際共識、從理念愿景轉化為實踐行動,取得一系列合作成果,為建設和呵護美麗繁榮的海洋家園提供了中國方案,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持續注入動力。
合力維護海洋和平安寧
在埃及伊斯蘭陶瓷博物館內,一只青花瓷碗釉色溫潤、碗沿斑駁,展品信息欄上用古體阿拉伯文寫著“來自東方的海上使者”。館員介紹,鄭和率船隊曾靠泊紅海沿岸,中國瓷器進入埃及。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和平性,這些突出特性也深深融入中國歷史悠久的海洋文化中。鄭和七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播撒下和平與友誼的種子,促進中外經貿往來和文明互鑒。
埃及亞歷山大大學歷史學教授法魯克說:“鄭和下西洋體現了中華文明和而不同、協和萬邦等理念,這正是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深厚文化根基所在?!蹦β甯绾Q笫聞諏<疑郴鶢柋硎荆骸爸袊鴮Q蟮睦斫鈴膩聿皇乔致詳U張,而是以‘海’為橋,聯通各方,命運與共。”
進入新時代,中國倡導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與各方加強海上對話交流,走互利共贏的海上安全之路,攜手應對各類海上共同威脅和挑戰,合力維護海洋和平安寧。
中國海軍連續十幾年護航亞丁灣,“和平方舟”號醫院船累計到訪49個國家和地區,服務民眾37萬余人次;積極參與環境保護、資源養護等國際規則制定,緊密對接聯合國“海洋十年”等倡議;發展藍色伙伴關系,搭建中國—東南亞國家海洋合作論壇、中非海洋科技論壇等平臺……中國以實際行動維護海上和平穩定,促進海洋發展繁榮,贏得國際社會贊譽。
巴西弗魯米嫩塞聯邦大學教授、國際問題專家埃萬德羅·卡瓦略表示,中國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的海洋治理觀,尊重國際法尤其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權威,鼓勵各方以平等、協商和合作的方式處理海洋事務,為發展中國家參與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了機會。
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漢弗萊·莫西說,當下,面對海洋資源緊張、氣候變化以及區域海權爭端等,中國堅持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推動形成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全球海洋文明觀。
葡萄牙阿爾加夫大學海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阿德利諾·卡納里奧表示,中國積極參與海洋對話與合作,強調共商共建共享的海洋治理觀,展現了完善全球海洋治理的決心。當今世界面臨嚴峻的環境挑戰和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中國推動海洋合作、維護和平的行動至關重要。公海治理、深海資源開發、極地地區管理等新問題的解決也需要中國參與。
釋放藍色經濟動能
4月11日,在馬來西亞關丹,隨著“海豐太平洋”輪汽笛長鳴,關丹港—北部灣港冷鏈精品航線正式開通。這條新的跨境海運物流通道,讓中馬兩地更多的優質貨物加快流通、惠企利民。馬來西亞交通部部長陸兆福表示,新航線是馬中之間長期合作的成果體現,將進一步鞏固關丹港的戰略地位,深化馬中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世界因海洋而聯通,因聯通而發展,因發展而繁榮。中國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就是希望促進海上互聯互通和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藍色經濟發展,推動海洋文化交融,共同增進海洋福祉。在《“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藍色伙伴關系原則》《“一帶一路”藍色合作倡議》等框架下,中國與各方不斷拓展海上務實合作,充分發掘海洋潛力,使海洋成為各國可持續發展的不竭源泉。
從建設港口、跨海大橋等基礎設施,到發展水產養殖、海洋生物醫藥等海洋產業,再到推動海上風電、海水淡化等民生項目,中國與各國開展多元化海上務實合作,不僅提升了互聯互通水平,還帶動了貿易投資增長,不斷釋放藍色經濟澎湃動能。
晨光熹微,肯尼亞夸萊郡的漁民在薄霧中出海撒網,所捕撈的野生鳀魚加工成魚干后出口中國,制成美味食品,再銷往30多個國家?!翱夏醽喓Q筚Y源豐富,但本地市場有限,當地許多漁民時常賣不出漁獲,靠海卻致不了富。”肯尼亞非洲政策研究所中非中心執行主任丹尼斯·穆內內告訴記者,“與中國的合作為當地漁民打開了市場。中國企業在這里投資建廠,培養了一批本地技術工人,有助于充分釋放肯尼亞的藍色經濟潛力?!?/p>
歐洲研究國際中心歐洲—中國項目負責人喬治·佐戈普魯斯表示,希臘和中國都是文明古國,海洋在兩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至關重要。比雷埃夫斯港已成為希中合作互利共贏的典范,不僅帶來屢創新高的收入和利潤,也促進了亞歐大陸的互聯互通。在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引下,希中海洋合作將迎來更廣闊前景。
完善全球海洋治理
在浙江臺州,一個名為“藍色循環”的海洋塑料廢棄物治理項目團隊聯合漁民和企業,把海洋塑料變為低碳環保的原材料,讓漁民有錢賺、企業有動力,也讓海洋塑料廢棄物治理進入可持續的良性循環。該項目為解決海洋污染治理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2023年10月獲得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頒發的“地球衛士獎”。
中國高度重視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持續加強海洋環境污染防治,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實現海洋資源有序開發利用,并攜手各國應對海洋環境問題,探索人類與海洋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去年5月,中法簽署關于就生物多樣性與海洋加強合作的聯合聲明,重申對保護海洋和沿海生態系統的特殊責任和共同雄心。中方支持法方舉辦聯合國海洋大會,雙方正在努力推動《國家管轄范圍以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養護和可持續利用協定》早日生效。
“全球海洋生態系統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應對挑戰的唯一方法就是多邊合作?!狈▏S爾弗朗什海洋學實驗室科研主任讓—皮埃爾·加圖索表示,保護海洋不僅有利于沿海國家,也將惠及全人類,“作為負責任大國,法中在氣候治理和生態保護方面有著高度共識。兩國加強在海洋科學研究、海洋生態修復、打擊非法捕撈和推動藍色經濟方面的合作,將為完善全球海洋治理注入新動力。”
中葡海洋生物科學國際聯合實驗室、中國與葡語國家海洋研究聯盟、中葡海洋創新研究中心、中葡海洋與環境科學聯合實驗室……卡納里奧列舉了葡中藍色伙伴關系下的多個合作項目。他認為,這些合作兼顧了國家利益和全球關切,是雙邊合作服務于多邊目標的范本。
中國近年來積極參與聯合國框架下的海洋治理進程,推動藍色伙伴關系建設?!斑@些努力不僅增進了互信,也為構建和平穩定的海洋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卡瓦略表示,當前國際局勢持續動蕩,海洋安全風險上升,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不僅為和平解決海洋爭端提供了新思路,也為應對氣候變化等跨國性挑戰凝聚了共識與合力。
(人民日報北京、開羅、里約熱內盧、馬德里、內羅畢、羅馬、巴黎電 記者龔鳴、黃培昭、陳一鳴、許海林、黃煒鑫、謝亞宏、于超凡)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8日 03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