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上期咱們聊到怎樣破除“我執(zhí)”。就有網(wǎng)友留言問,要是沒了“我執(zhí)”,那人活著還追求啥呀?今天,咱們就好好嘮嘮這個話題。
在我們?nèi)松男扌新飞?,“我?zhí)”就像一座大山,擋在咱們通往解脫的大道上。簡單來說,“我執(zhí)”就是咱們對自己、對事物的過度執(zhí)著,這種執(zhí)著常常讓咱們陷入痛苦和迷茫。但是呢,打破了“我執(zhí)”可不意味著人生就沒追求啦,恰恰相反,它能幫咱們看清真正值得追求的東西。
就拿電影《哪吒2》來說,哪吒這個角色簡直就是“我執(zhí)”的活教材。一開始,哪吒老糾結(jié)于自己的身份,別人都說他是“魔童”,他就特別擰巴,這“我執(zhí)”讓他又迷茫又憤怒??珊髞砟?,哪吒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波折,慢慢放下了對身份的執(zhí)著,找到了自己的使命—保護蒼生。你看,這電影不就告訴我們,人生的追求不能光盯著自己那點事兒,得有更高的境界。
其實呀,佛家的《金剛經(jīng)》里也說過類似的話,咱記的好象是這樣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就是說,咱們眼前看到的一切,包括對自己的認知,都像夢一樣,不真實。要是能看破這一點,放下對自我的過度執(zhí)著,咱們就能找到真正值得追求的東西。
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比如那些一心撲在科研上的科學(xué)家,他們可能一輩子都清貧,但為了探索未知,他們樂此不疲。再比如那些默默奉獻的志愿者,他們不求回報,只為了幫助別人,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這些人,他們放下了對物質(zhì)財富和個人利益的執(zhí)著,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活得特別充實。
所以說,打破“我執(zhí)”并不是要否定自己,而是要超越自我,跳出小我的圈子,去追求更廣闊的天空。咱們每個人都有欲望和需求,這很正常,但如果被這些欲望牽著鼻子走,那咱們就會迷失方向。只有放下這些執(zhí)著,找到自己的使命,咱們的人生才會有真正的意義。
那么,人生的追求到底是什么呢?其實,就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但這個自我價值不是狹隘的自我滿足,而是對社會的貢獻,對真理的追求,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就像哪吒,他的追求是保護蒼生,這是一種超越自我的大愛。
所以呀,家人們,“我執(zhí)”和人生追求并不矛盾,相反,只有打破了“我執(zhí)”,咱們才能看清真正值得追求的東西。找到自己的使命,讓咱們的人生充滿意義和滿足感,這才是咱們追求的終極目標。就像《金剛經(jīng)》里說的,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咱們要放下對自我的執(zhí)著,以一顆開放的心去擁抱這個世界,去追求屬于自己的那份使命感。這樣的人生,才是真正精彩的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