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前哨”:永葆本色鑄忠誠
——記武警廣東總隊珠海支隊執勤一中隊(上)
■羅 超 解放軍報記者 魏 兵 安普忠 王德賽
中隊官兵重溫入黨誓詞。劉佳良攝
這是一支英雄連隊——在抗日烽火中誕生,組建不久就因戰功卓著被授予“猛打穩守英雄連”榮譽稱號。在解放戰爭遼沈戰役中,連隊官兵不惜鮮血與生命,不到1公里長的塔山防守陣地上,堅守6天6夜,涌現出一批戰斗英雄。
這是一群英雄傳人——和平歲月里,他們經受住復雜環境的特殊考驗。1964年,被國防部授予“紅色前哨連”榮譽稱號。他們雖歷經23次調整轉隸、移防搬遷,但始終保持英雄本色,不負使命重托。至今,他們在粵澳的暖風里,約10公里長的執勤區域,已經堅守了56年……
暮春,記者來到武警廣東總隊珠海支隊執勤一中隊,探尋新一代“紅色前哨連”官兵在改革開放最前沿,歷經考驗永葆純潔光榮,為強國強軍不懈奮斗的嶄新風采。
信念和定力從哪來?在真理和官兵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在時代的景深中,感悟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晨光熹微,執勤哨兵走上位于橋頭的哨塔。視線前方,港珠澳大橋宛若一條巨龍,橫臥在萬頃碧波之上……
哨塔下,中隊思想骨干、班長黃煒鑫帶領新入隊的戰士熟悉了解執勤路線,隨機展開了一堂教育課——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總體跨度最大、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填補了許多‘世界空白’,形成一系列‘中國標準’。習主席感慨這是一座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復興橋。它凝結著無數建設者、守護者的心血。當然,這其中也有我們的付出……”
沒拿講課稿,但黃煒鑫觸景生情的話語感染了現場官兵。一名新戰友說:“我感覺自己來到了一個了不起的單位。”
“舉世矚目的工程奇跡、車水馬龍的繁華口岸,是最好最直觀最生動的教材。”陪同記者采訪的中隊指導員陳振煒感慨道。
他告訴記者,中隊把“贊頌偉大成就、堅定四個自信”融入日常教育。引導官兵在親眼見證大橋從無到有、戰位周邊由荒蕪到繁華的同時,感悟中國式現代化的開創性成就,提純聽黨指揮的忠誠度。
“這座大橋有很多美譽,比如‘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但當你真正站在它面前,會發現它最樸素的本質:它是一座橋,一座聯系之橋,一座溝通之橋。”頓了頓,陳振煒認真地說,“其實,引導官兵強化思想武裝、堅定信仰信念,同樣需要在真理和官兵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陳振煒講起自己走過的一段彎路——
上任之初,為抓好理論學習,他把著力點放在限定時間背記、頻頻隨機抽考上,督促大家反復“刷題”……然而一段時間后,他發現,這樣的教育效果并不佳,官兵們記不牢、悟不透,甚至對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產生了抵觸和厭煩。
理論學習入腦入心的突破口在哪里?那段時間,陳振煒苦苦思索。
一次,一群年屆花甲的老兵回中隊和年輕官兵交流。看到中隊的基礎設施日漸完善、執勤手段不斷升級,周邊建設發展日新月異、昔日灘涂如今高樓林立,老兵們激動地說:我們都是見證歷史的人!目睹這些變化,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中國共產黨“能”,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呢?
老兵們的話,讓陳振煒恍然大悟:“科學理論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我們要在時代的景深中,感悟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用好“活教材”,拓展“大課堂”。他們創新理論學習模式,引導官兵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的基礎上,結合部隊變化和駐地發展,深刻領悟黨的創新理論的實踐偉力。同時,針對中隊“動”“散”的特點,他們推行“微講堂、微點評、微分享”隨機教育模式,構建人人當教員、處處是課堂、時時受教育、次次有收獲的生動格局,運用“觀點+故事+分析+結論”的方法,講好科學理論指導下發生的時代故事。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后,中隊借助與澳門一步之遙、與香港隔海相望,見證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更好發展的地利,深刻學習領會黨中央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的系統部署。排長張天瑞在中隊錄制的教育視頻中如數家珍:“2024年,港珠澳大橋全年車流量超過555萬輛次;截至2024年8月底,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進出口總值達9223.8億元……”
第十五屆中國航展,成為代表當今國際航空航天主流科技、展示世界航空航天業發展水平的國際盛會。殲-20、殲-35A聯袂亮相,殲-16、運油-20共舞藍天,陸海空軍裝備一體化展示……完成執勤任務歸來,班長張芳燦在分享課上激動地說:“九萬里風鵬正舉。透過珠海航展,我們看到的是中國航空航天和國防實力的快速發展,感受到一種撲面而來的力量與自信。”
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為部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創下多項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體現了一個國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自主創新能力,體現了勇創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2018年10月23日,習主席出席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宣布大橋正式開通并巡覽大橋,代表黨中央向參與大橋設計、建設、管理的廣大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致以誠摯的問候。
那天,觀看電視新聞的中隊官兵激動不已。
這一幕,黃煒鑫至今記憶猶新,也在不斷追問自己:如何才能當好強軍新一代?
榮譽室里,在“紅色前哨連”錦旗下,黃煒鑫帶領新戰友們舉起緊握的右拳——“我是‘紅色前哨連’傳人,我宣誓:忠于黨和人民,踐行歷史使命……”
黨員和骨干怎么干?一條規矩守了56年——
“有‘拒腐蝕’的排頭,才會有‘永不沾’的排尾”
已是凌晨,哨位上的下士、班長張源浩筆直挺立,目光機敏。哨塔前,“紅色前哨”4個紅色大字在夜空映襯下格外醒目。
記者跟隨中隊長謝志雄查哨,翻開每一個哨位的哨本,帶班人員的名字旁,都鮮明地標注著“黨員”二字——在這里,帶哨帶班的人,始終都是黨員骨干。
日常工作當表率,危急時刻搶先上。每一名到訪中隊的人,都有一個深刻的印象:在這里,黨員干在前!
2017年8月23日,強臺風“天鴿”席卷珠海,海水倒灌,道路被毀,港珠澳大橋建設工地上許多工人受困。“紅色前哨連”聞令而動,時任中隊長唐咸敏帶領官兵在齊腰深的海水中摸索前行,率先抵達現場;9名即將退役的老兵黨員自發組成突擊隊,在隨時可能坍塌的危墻下搶運物資,堅持等全部群眾脫險后再撤離……
“紅色前哨連”,何以能“紅”了一年又一年?黨支部一班人和全體黨員骨干認準一個理:嚴人先嚴己、嚴下先嚴上、嚴兵先嚴官,吃苦奉獻“看我的”、急事難事“有我在”、沖鋒陷陣“跟我上”。
1969年,中隊從中英街移防濠江之畔,面對破舊的營區、全新的任務,黨員骨干立下“五先四后”的規矩:集合先站排頭、處突先上一線、訓練先做示范、勞動先拿工具、娛樂先演節目;吃飯最后一個打、勞動最后一個回、熄燈最后一個睡、淋浴最后一個洗。
立規矩容易,守規矩難,難在持之以恒。而這一條規矩,他們守了56年!
陳振煒剛從外單位調任指導員,就趕上中隊被上級抽考。武裝越野跑時,班長們輪流舉起隊旗沖在前,誰也不喊累。那一刻,陳振煒知道,曾自以為過得去的訓練成績,到了“非提高一截不可”的時候了。
排長黃澤聰清晰記得,自己來中隊報到后的第一個周末。那是一個雨天,早飯后,他剛拿出手機刷了幾條新聞,就看到排里的班長廖星煒悄悄披上雨衣,去營區一處場地上鏟除雜草。那一刻,黃澤聰明白了,在這里當干部肯定“挺辛苦”。
一次,中隊整修5號哨位,因任務需要,必須連夜完成。熄燈號響起,中隊長、指導員安排其他官兵返回休息,他們倆則帶著黨員骨干堅守場地、繼續趕工。有人干到凌晨兩點直接帶班上哨,有人則奮戰到東方欲曉……
“這樣的行為,沒人刻意稱贊,也沒人討論議論,大家習以為常。”張芳燦說,他是一名二次入伍士兵,曾在3個單位待過。在“紅色前哨連”,黨員的樣子清晰可見,榜樣的作用潤物無聲。
中隊官兵的執勤一線,一直是不法分子眼中的“發財捷徑”。過去駐地有句順口溜:“點點頭,半棟樓;招招手,不用愁!”一茬茬官兵牢牢扎根在哨位上,守護著駐地的繁華與安寧,也面對著數不清的腐蝕和誘惑。
多年前,一個盜竊分子犯罪后越境潛逃,被班長李文浪發現。李文浪拒絕港幣18萬元的賄賂,不懼死亡威脅,與其英勇搏斗,最終成功將其抓獲,榮立二等功。
“有‘拒腐蝕’的排頭,才會有‘永不沾’的排尾。”陳振煒說,中隊官兵永遠記得一名年輕的戰友。
1992年10月17日,中隊戰士梅開春在巡邏途中發現三四個鬼鬼祟祟的黑影,他立即上前盤問。剛剛實施過犯罪的幾人,拿出巨額現金請求“網開一面”,被梅開春果斷拒絕。陷入絕望的幾人頓生歹意,開槍突襲,梅開春奮力反擊,血染巡邏線……犧牲后,年僅18歲的梅開春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如今,又一茬和梅開春同樣年輕的士兵,走上這條巡邏線。他們銘記著英雄的事跡,守望著萬家的燈火。
好作風如何傳下去?一面“批評墻”立起的鏡子——
“一支滿載榮譽的隊伍續寫新的榮光,需要保持頭腦清醒”
在中隊學習室,一面“批評墻”引人注目。
這面墻上,張貼著10余份黨員骨干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材料。隨手翻開幾份,字里行間言辭犀利,直指問題要害。
批評與自我批評雖常見,但這里的“辣味”不一般。
班長廖星煒告訴記者,前段時間,自己因工作失誤,被要求作出自我批評。然而,他的自我批評材料剛貼上墻,又引來新一輪的批評——“滿是空話套話,既講不清事情原因,又沒有找準思想癥結,改進措施也是點到為止!”
廖星煒羞愧難當。他轉變態度,認真反思自己工作中的失誤,重新撰寫了一篇自我批評材料。“一開始確實有些下不來臺,但我打心底感謝戰友們,他們的批評讓我真正看清了自己,找到了改進的方向。”他說。
有人說,批評難,難在批主官。可在這個中隊,中隊長謝志雄和指導員陳振煒都有難忘的被批評經歷——
作為軍事主官,謝志雄素質過硬,是中隊的訓練標兵。但他喜歡抽煙,訓練間隙常忍不住“來一口”,有時順手把煙頭丟到訓練場的角落里。一次隊務會上,風氣監督員小劉毫不留情地批評了謝志雄:“不僅破壞營區環境,更不珍惜打掃衛生戰友的勞動成果。應該改正!”一番話下來,謝志雄滿臉通紅。
一次,上級抽點班組進行比武,陳振煒主動請纓帶隊參考,結果遭遇“滑鐵盧”。復盤反思會上,戰士們“第一炮”就指向了指導員:“前期訓練研究不深入,造成比武時課目銜接耗時太長……”
一位領導這樣評價:“‘紅色前哨連’支部堅如鋼,黨員是榜樣,關鍵在于他們始終堅持和發揚‘黨員問題群眾敢講、支委問題黨員敢說、書記問題支委敢批’的好傳統,敢于拿起批評武器,勇于進行自我革命,做到了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
曾任“紅色前哨連”第4任連長的鄒金鳳介紹,1964年被授予“紅色前哨連”榮譽稱號后,緊接著黨支部就利用兩天時間開展“防驕破滿”教育和“揭短亮丑”活動,查找出20余個問題,制訂30多條整改措施,寫到黑板上、放在門廳里。
2024年7月7日,是中隊歷史上又一個光榮時刻。中隊黨支部被武警部隊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這也是中隊黨支部一班人帶領官兵團結奮斗的結果。
“一支滿載榮譽的隊伍續寫新的榮光,需要保持頭腦清醒。不能只看到成績,很多問題還隱藏在暗處……”在陳振煒倡議下,中隊黨支部一班人決定把“慶功會”變成“揭短會”,人人上去講問題,個個都要給支部“把把脈”。隨著話題展開,從政治工作到軍事訓練,從內務設置到作風養成,官兵打開了話匣子……
不把榮譽當成包袱背,輕裝上陣、從頭開始,他們一步一個腳印向著新的目標邁進。采訪臨近結束,軍號響起,中隊官兵聞令集合,齊聲高唱隊歌:“光榮的‘紅色前哨連’,屹立在偉大祖國的南海邊,刀光劍影嚇不倒,榮華富貴不可撼……”
短評
新時代永葆純潔光榮的基層樣板
習主席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上,深刻闡明政治建軍時代要求,特別強調要確保人民軍隊始終純潔光榮。人民軍隊的純潔光榮,是由我軍的性質宗旨決定的,也是我軍的本色所在、優勢所在、力量所在。我們這支英雄軍隊之所以能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就在于不斷加強革命性鍛造,永遠聽黨指揮、永固打贏優勢、永葆純潔光榮。
在波瀾壯闊的人民軍隊建設史上,全軍上下自覺賡續優良傳統,把純潔光榮鐫刻在軍旗上,涌現出許多先進典型,“紅色前哨連”就是其中突出代表。上世紀50年代起,他們以“心紅眼亮骨頭硬”的本色作風挺立在南粵一線,經受住了特殊使命任務、多種腐蝕誘惑的考驗。新時代以來,“紅色前哨連”官兵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矢志當好永葆本色鑄忠誠的前哨衛士,始終保持軍魂不變、宗旨不忘、傳統不丟、本色不改。
永葆純潔光榮是一道時代必答題。當前,世情、國情、黨情、軍情都在發生復雜深刻變化,鑄魂與蛀魂、固根與毀根的較量一刻也未停歇。純潔光榮不會隨時間推移而自然保鮮,而要在自我革命的淬煉中不斷強化。這些都要求我們堅定用新時代政治建軍方略統領思想和工作,保持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把革命隊伍淬煉得更加堅強。全軍部隊要像“紅色前哨連”那樣,不斷涵養拒腐防變的革命氣節,切實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在各種誘惑中保持清醒頭腦,在復雜環境中堅守精神高地,在奮斗攻堅中彰顯擔當作為,在新時代新征程弘揚好傳統好作風,讓光榮軍旗的底色更為鮮亮。
來源:解放軍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