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報道,有記者就聯合國安理會討論美國關稅問題進行提問。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對此表示,我相信,美方發動的關稅戰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則,損害了各國的共同利益,也危害了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體系和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聯合國的各機構有權利也有責任就美方濫施關稅發出自己的聲音。
特朗普(資料圖)
在對美國發起對等關稅回擊后,中方欲聯合193個國家對美發起新反擊。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中國下周將召集聯合國安理會非正式會議,以譴責美國關稅霸凌。在會議概念文件中,中方直指美方將關稅當作極限施壓得武器,此舉嚴重違反國際貿易規則,對世界經濟及多邊貿易體系都產生了沖擊。為點醒與會各國中方更指出,所有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都是美國霸凌行為的受害者,在此基礎上中國支持各國利用包括安理會在內的各種平臺進行討論。
當然,中國并未止步于譴責,在世貿組織,中方針對美國“基準關稅”和“國別關稅”發起申訴,指控其違反最惠國待遇原則。這一行動不僅維護自身利益,也為柬埔寨、越南等受高關稅打壓的發展中國家發聲。相比之下,印度等國急于與美國達成妥協,暴露出“全球南方領袖”口號的空洞。至于中方在聯合國召集的會議,傳達的信號也非常清晰——構建更大的國際統一戰線。
那么中國這么做有必要嗎?畢竟現在對決的是中美兩國,中方召集如此規模的會議譴責美國,在某些西方媒體看來,這有可能是在“小題大做”。但實際上,召開全球范圍內的會議已經刻不容緩。根據世貿組織以及國際貨幣組織等機構的預測,在特朗普關稅新政的作用下,2025年全球貿易量將下降0.2%-1.5%,而聯合國貿易發展署的數據則顯示,由關稅帶來的不確定因素將令全球的經濟增長將由2024年的3.2%放緩至2.3%。
特朗普(資料圖)
4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宮表示,在關稅談判期間他不會對中國采取“強硬手段”,并“樂觀”認為能夠“相當迅速地”與之達成一項協議,“大幅下調”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的145%關稅。他還稱自己會對中國“非常友好”,不會采取強硬態度,還說最終的關稅數字會讓中國“十分滿意”。特朗普此舉,可謂是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畢竟,12天前,他才把對華關稅提高至145%。為什么特朗普軟了下來?最直接的原因是,特朗普的關稅戰損人不利己,還引發了中方的對等反制,讓美國各大產業損失慘重。
這次政策轉向的時機也很微妙。就在宣布降稅前一周,美國勞工部剛公布3月CPI數據,同比上漲3.8%,遠超預期。經濟學家測算,若維持現有關稅,到6月通脹率可能突破4.5%。美國商界的反彈超乎想象。除了零售業,汽車制造商也苦不堪言。福特汽車表示,因鋼鐵等原材料漲價,每輛車的生產成本增加了約600美元。更戲劇性的是,美國大豆協會直接向白宮遞交請愿書,要求恢復對華出口。畢竟中國曾經每年進口價值120億美元的美國大豆,如今這個數字已腰斬。
特朗普(資料圖)
關稅大戰被層層反制、制造業回流不見蹤影、號召命令沒有盟友響應,特朗普的這些手段,用了個遍,最終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制造了大量新聞噱頭,卻沒有造成任何自己想要的結果。說到底,關稅戰的本質是全球化紅利分配之爭,美國的“服軟”暴露了其霸權邏輯的局限性:認不清美國崛起的根本原因,仍然以為自己是全球中心、且在不斷孤立中還妄想保持這種地位。其結果就是,固步自封、自以為是,在滾滾向前的歷史洪流中被不斷邊緣化,害人終害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