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上合組織的“中國年”。日前,上合組織成員國國家協調員代表團到上海參觀訪問,開啟了一次“回家之旅”。
來到上海西南角的西郊賓館,穿過一片綿密的翠林,沿著靜謐的林間小道前行,一座茅草頂的亭子出現在眼前。亭子自然古樸,四面通透。據上海市外辦工作人員介紹,亭子名為逸興亭。2001年6月14日下午,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就是在這里舉行了非正式會晤。次日,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會議舉行。會后,六國元首共同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2006年6月上合組織峰會期間,成員國元首在逸興亭旁共同栽下一株象征友誼的白玉蘭,紀念上合組織成立5周年。
聽完介紹,上合組織成員國國家協調員代表團成員紛紛在逸興亭和玉蘭樹前拍照留念,憑欄欣賞秀美的河濱風光。代表團成員有不少是第一次來到上海,對參訪饒有興致。對于這次“回家之旅”,烏茲別克斯坦國家協調員烏拜杜拉耶夫對本報記者說:“這里是我們創始成員國領導人最早舉行會晤的地方。上海這座城市為上合組織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非常堅實的基礎。隨著上合組織不斷發展壯大,相信我們合作的基礎將變得更加牢固。”
經過24年發展,上合組織已從6個成員擴大為26個國家的“上合大家庭”,構建起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區域合作組織。伊朗國家協調員基亞伊告訴記者:“上合組織的創立極具戰略眼光。始終秉持‘上海精神’,上合組織走出了一條新型區域合作之路。”
代表團成員們認為,創造性提出并始終踐行“上海精神”是上合組織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強勁合作動力的“發展密碼”,這種合作掀開了國際關系史嶄新的篇章。
今年秋天,上合組織峰會將在天津舉辦,作為輪值主席國,中國以“弘揚‘上海精神’:上合組織在行動”為口號,在政治、安全、經濟、人文等領域開展100多項活動,以“中國行動”擦亮“上海精神”,以“中國引擎”驅動上合車輪。代表團成員們堅信,這些活動將凝聚合作共識,取得圓滿成功。上合組織從中國再出發,將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上合命運共同體。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8日 03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