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部署開展“河湖保護協作統一行動”
2023年至2025年,內蒙古自治區檢察機關以黃河和一湖兩海為主場,以沿黃7盟市為主力,部署“河湖保護協作統一行動”,為保護母親河貢獻檢察力量。
一、高質效辦案,守護黃河生態底色。一是聚焦水污染防治,強化湖泊濕地保護。2023年以來,辦理黃河流域環資類公益訴訟案件3155件,督促恢復被污染河道229.96公里,治理污染水面1.95萬畝。2024年自治區檢察院對烏梁素海流域環境問題以事立案,三級檢察機關辦案153件,專案入選“公益保護的中國方案”典型案例。二是聚焦荒漠化治理,強化草原林地保護。破壞草原林地是造成黃河流域荒漠化的重要原因。2023年,自治區檢察院開展荒漠化專項監督活動,共辦理非法開墾草原、林地刑事案件1789件,公益訴訟案件487件。三是聚焦水土保持,強化水源涵養區保護。2023年以來,辦理防治水土流失案件123件,督促追繳水土保持費7200余萬元。
二、精準化監督,筑牢黃河保護防線。一是強化科技賦能法律監督。深入推進數字檢察提升工程。呼和浩特市檢察院建立黃河生態保護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依托模型辦案166件,節約黃河用水371萬立方米。二是推進恢復性司法實踐。針對“十大孔兌”(蒙古語,意為洪水溝)、清水川、昆都侖河等黃河一級支流的“四亂”問題重點監督治理,凈化黃河“毛細血管”。三是優化社會化治理。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益心為公”志愿者等參與公益保護進程。包頭市九原區檢察院就二道沙河水污染問題提起行政公益訴訟,就整改效果公開聽證,將群眾滿意作為結案標準。
三、深層次協作,凝聚黃河保護合力。一是強化域內協作。開展河湖保護協作統一行動,沿黃7盟市簽署跨區域協作意見,實現黃河保護協同。烏海、阿拉善檢察機關聯合辦案,確保黃河凌汛安全。二是強化跨省協作。與陜西、山西、寧夏等地檢察機關建立黃河保護跨區域協作機制,鄂爾多斯市檢察機關向陜西省榆林市檢察機關移送多件案件線索。三是強化跨部門協作。深化“河湖長+檢察長”協作,與水利廳連續開展“河湖管護春季”行動,并聯合發布典型案例。
內蒙古自治區檢察機關將繼續以扎實履職助力黃河奔涌千秋安瀾。(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
來源:檢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