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梵蒂岡進行短暫會晤后,突然在社交平臺上指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繼續轟炸,質疑俄總統普京“也許并不想停止戰爭,只是敷衍我”。西方媒體對特朗普是否真的會制裁俄羅斯并不確定,但多數分析認為,隨著特朗普第二任期即將滿100天,從競選開始多次承諾“24小時解決烏克蘭沖突”的他顯得愈發焦躁。不僅是普京,就連特朗普之前認為能輕易壓服的澤連斯基表面上答應和談,卻一直在領土問題上堅決不讓步。26日,澤連斯基在羅馬與歐洲多國領導人會面后,又提出“愿意無條件停火”。而當天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強調普京確認“俄羅斯準備在沒有任何先決條件的情況下與烏克蘭進行談判”。有分析稱,盡管雙方都說“無條件”,但實際內涵并不一致。烏克蘭“RBC.UA”新聞網稱,盡管特朗普聲稱“俄烏非常接近達成協議”,但雙方在領土問題、戰后安全保障等關鍵議題上都沒有明顯的妥協,而談判的核心參與者美國幾乎每天都在改變其公開立場,預測未來的局勢尤為困難。
特朗普態度為何突然變化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特朗普26日在梵蒂岡與澤連斯基短暫會面幾個小時后,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俄羅斯不斷升級對烏克蘭的轟炸讓他擔心俄羅斯不想結束戰爭,他對普京發出了嚴厲的譴責,并威脅對莫斯科實施新的制裁。特朗普寫道:“普京沒有理由向平民區、城鎮發射導彈。這讓我覺得,也許他并不想停止戰爭,他只是敷衍我。我們必須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他,比如銀行制裁或者二級制裁?”
《紐約時報》稱,特朗普長期以來一直否認他對普京態度軟弱的批評。此前他的怒火主要集中在澤連斯基身上,后者強烈反對美方提出的和平協議,尤其是有關“克里米亞等烏克蘭領土歸俄羅斯”的提議。特朗普在帖文中將自己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困境歸咎于《紐約時報》及他的前任奧巴馬和拜登。他寫道:“無論我與俄烏簽署什么協議,無論它有多好,即使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協議,失敗的《紐約時報》都會說它不好。”“我只是想收拾奧巴馬和拜登留給我的爛攤子。”
美聯社稱,特朗普質疑普京的和平誠意,表明他對和平協議能否達成感到懷疑。這一言論與前一天他聲稱“俄烏非常接近達成協議”的積極態度形成鮮明對比。美國參議院臨時議長、共和黨議員格拉斯利26日鼓動特朗普“對俄實施最嚴厲的制裁”,他稱“有明顯證據表明,普京正在把美國當傻子”。
特朗普的態度為何會突然發生變化?英國《每日電訊報》分析稱,也許是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從莫斯科帶回來的信息讓他感到沮喪,也許是與澤連斯基的面對面會談讓他確信是時候改變路線了,也許他聽進去了更多盟友的聲音。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的話威脅稱,如果特朗普真的感覺到俄羅斯在欺騙他,他或許會全力支持烏克蘭,而且會加倍投入,這意味著俄羅斯將浪費和談的最佳機會。不過,報道同時稱,如果特朗普真想向普京施壓,他應該直接簽署銀行制裁和二級制裁法案,而不是僅在社交媒體上放話。這究竟是針對普京的真正威脅,還是為了安撫澤連斯基及歐洲盟友而作出的姿態?特朗普的行動而不是他的社交媒體帖子,將對此進行驗證。
與美歐媒體將特朗普指責俄羅斯的內容放在頭條不同,俄羅斯媒體淡化處理特朗普指責俄羅斯的部分,而將他指責《紐約時報》的部分突出處理。俄衛星通訊社27日稱,特朗普這則帖文猛烈攻擊的主要是《紐約時報》及其駐白宮首席記者貝克,后者26日撰文抨擊特朗普被俄羅斯“玩弄于股掌之間”。報道稱,特朗普在帖文中仍然稱該報提到烏克蘭應收復克里米亞和其他領土的說法是荒謬的。
“無條件”停火與“無條件”談判
就在特朗普態度發生變化之際,俄烏提出了帶有“無條件”字眼的不同提議。據法新社報道,澤連斯基26日與特朗普會晤后,還分別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斯塔默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了會晤。馬克龍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他與澤連斯基的交流“非常積極”。他透露,澤連斯基表示“烏已準備好實現無條件停火”,并希望與美國及歐洲各國合作推動這一進程。
《紐約時報》稱,澤連斯基與特朗普的短暫會面正值決定烏克蘭命運的關鍵時刻。這是一個令人矚目的場景——兩個毫不掩飾對彼此憤怒和不信任的人面對面熱烈交談。報道稱,澤連斯基對此次會面的描述清楚地表明,他從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遭遇中吸取了教訓:即使存在尖銳分歧,也要始終心懷感激。澤連斯基會晤后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這是一次非常具有象征意義的會晤,如果我們能取得共同成果,它可能成為歷史性會晤。”他寫道,雙方討論的要點包括“無條件全面停火”及“可靠持久的和平”。
同一天,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宣布,普京在與美國特使威特科夫會晤時確認“俄羅斯準備在沒有任何先決條件的情況下與烏克蘭進行談判”。有分析稱,這是俄方在特朗普就任百天之際送上的一個禮物。俄主流媒體集中對這一宣布進行了重點解讀。俄衛星通訊社引述專家的分析稱,在澤連斯基通過法律禁止談判之際,普京表示愿意在沒有先決條件的情況下與基輔進行談判,考慮到俄羅斯自沖突爆發以來的立場,這表明莫斯科正在致力于解決問題。報道稱,回顧一下2022年俄烏在伊斯坦布爾談判破裂以及最近俄單方面宣布暫停打擊能源設施和提議復活節停火,那么情況就很清楚了。
俄新社27日稱,俄羅斯展現出了希望盡快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意愿,而澤連斯基仍在為他想要的保證討價還價。報道稱,重要的是,“無任何先決條件的情況下進行談判”的措辭意味著雙方都不應提先決條件。
俄媒:烏前線形勢正在崩潰
盡管美俄烏歐等各方在解決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立場不一,但戰場上的形勢對烏方來說并不樂觀。“烏克蘭整個前線形勢正在崩潰。”塔斯社引述頓涅茨克行政首腦助手基馬科夫斯基的話稱,隨著庫爾斯克地區的完全解放,烏克蘭軍隊遭受巨大傷亡,已無力在防御前線的所有方向上守住陣地,“頓涅茨克方向、庫皮揚斯克方向、別爾哥羅德方向的烏軍正在崩潰”。
俄軍事專家、《國家防務》雜志主編科羅琴科稱,完全解放庫爾斯克地區是一次關鍵的軍事勝利,這有利于俄羅斯在邊境地區建立一個緩沖區,同時對俄軍在烏東前線形勢也是一種激勵。另一方面,這也是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這使得俄羅斯在未來的談判中獲得了不可否認的優勢地位。
“俄羅斯希望進行和平談判,澤連斯基才是企圖持續戰爭。”“今日俄羅斯”網站27日稱,俄羅斯目前在戰場上占據絕對的主動。俄軍在庫爾斯克的全面勝利和在烏東戰場的穩步前進,表明是俄羅斯在主導戰場形勢,而不是烏克蘭。盡管處于有利地位,俄方卻表示愿意在沒有先決條件的情況下進行談判。如果烏領導層有責任心的話,應抓住這個機會結束沖突,但澤連斯基卻選擇反對。烏方不顧失敗的戰場形勢妄圖拿回所有失去的土地,這是一個幻想。報道稱,澤連斯基這樣做真的是要和平嗎?這樣的要求只會使和平談判永遠無法開始,只會延長烏民眾的痛苦。烏領導人實際上是希望沖突持續,因為一旦沖突結束,其統治也就結束了。
英國《經濟學人》稱,特朗普從競選開始就承諾“上任24小時內結束烏克蘭沖突”,他的百日任期將于下周來臨,但迄今為止,他甚至未能促成俄烏達成短期停火,更遑論和平協議。特朗普日前聲稱,一旦達不成協議,他將“放棄”這一進程,但除了特朗普及其團隊之外,其他人都認為美國要想“放棄”會同樣艱難。文章稱,最大的問題是,如果特朗普真的退出烏克蘭和平進程,他會停止對烏克蘭的武器供應嗎?他會終止情報共享嗎?他會放棄歐洲嗎?目前沒人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