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玉良
最近,中國臺灣地區的政治形勢出現嚴重動蕩,4月26日,臺北凱達格蘭大道再次成為臺灣政治風暴的中心,超過25萬人的臺灣民眾手持雨傘、標語甚至自制的“賴清德下臺”燈牌向賴當局示威,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以及兩黨的知名大佬全部與會,包括我們熟悉的馬英九、蔣萬安以及“禿子、燕子、漢子”合體。尤其是韓國瑜,他能出來很不容易,因為他是在職的民意機構負責人,當局的“三把手”,直接聲討“一把手”需要勇氣。這場罕見的“藍白合”對當局發起挑戰的“反罷免”活動前所未有,讓賴清德如芒在背。
大陸有許多網友歡呼雀躍,給朱立倫、黃國昌等人點贊的甚多,有人還一廂情愿地說“請解放軍進城”以迎王師,好像國民黨與民眾黨一夜之間都成了推動兩岸統一的重要政治力量似的。在這里我想給大家潑潑涼水,臺灣的“藍白合”倒賴是為了自身生存,為了國民黨與民眾黨的利益,是賴清德對藍、白的高壓打擊政策、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以及深藍退役中將高安國等人被捕的悲慘命運提醒了他們,兔死狐悲之后的絕地反擊而已。民進黨固然是一個“臺獨”黨,國民黨與民眾黨也不是推動統一的中堅力量,他們呼吁的兩岸和平,并不是統一之后的和平;他們要賴清德下臺,是因為賴清德打痛了藍、白兩黨,民進黨越來越演變為一個獨裁黨罷了。
所以我們看,藍、白打出的口號是“反綠”、“戰獨裁”、“賴清德下臺”等等,可沒有人喊推動兩岸統一。賴清德上臺以來,動用包括行政、司法、媒體等多種資源配合打壓島內在野勢力,如果藍、白兩黨再坐以待斃,以后就完全喪失生存空間了,綠營將一黨獨大,就像日本的政治生態一樣了,怎么選也是自民黨當家。賴清德宣布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后,也不喊“言論自由”了,敢言統一者手銬伺候。近期民進黨當局相繼對國民黨位于臺南、臺北、新北、宜蘭等地的黨部進行搜查,并帶走多人與資料,民眾黨因為柯文哲的被抓,其中央黨部也早被強行搜索,這讓藍、白的頭面人物們都噤若寒蟬。藍、白如果再不反擊,都會一個個成為待宰羔羊。
另外最大的一個政治背景是,解放軍越來越嚴厲的圍島軍演讓藍、白兩黨也感受到了危機,非和平手段統一臺灣的趨勢越來越大,這是藍、白兩黨非常不愿意看到的。為了避免戰爭,罷免賴清德將成為藍、白兩黨的一個選擇,這也會成為臺灣島內未來的一個主流民意。雖然臺灣島內反對統一的呼聲大,但呼吁兩岸和平的聲音也同樣大。如果真到了使用非和平手段推動統一的那一天,我相信就連支持綠營的民眾也會選擇“投降”,因為“綠骨頭”普遍是軟的,真正的“臺獨”頑固分子并不多?,F在臺軍將領已有不少選擇辭職的,不愿當“炮灰”。如果在“一國兩制”和“一國一制”間進行選擇,不提供第三條道路,你猜臺灣民眾會怎么投票?答案不言而喻。
我們也要觀察到,雖然藍、白兩黨喊得歡,但其斗爭性是沒有那么堅決的,最多是南非曼德拉與印度的“圣雄”甘地那種“非暴力對抗”,而不是“槍桿子里出政權”。拿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來說,他既走上凱道領導“倒賴”,又在行動之后帶著謝龍介、楊智伃等人選擇向警局“自首”,藍、白兩黨聲稱5月20日賴清德上臺1周年之際再次發動規模更大的倒賴活動,也只不過是組織更多的人上街而已,但我預料不會真的導致賴清德下臺。示威游行沒有那么大的威力,表演一下,表達他們的憤怒而已。最終法辦賴清德這個最大的“臺獨”頭子,只有靠解放軍的鐵拳重擊。
從另一個角度看,其實賴清德在臺上是有利于統一的,賴清德執政的最大好處,是給解放軍動手揍他充足的理由。你若覺得理由不夠,他會不停地給,就像《水滸傳》中楊志遇到的街頭無賴牛二一樣,伸著脖子讓你試刀,不砍就不是好漢。相反國民黨奉行的“不獨、不統、不武”政策以及民眾黨的騎墻派作風,是兩岸統一的絆腳石。打又打不得,統又統不得,讓臺灣島內的某些政客“得了實惠還賣乖”。島內真正支持統一的,只有張安樂領導的中華統一促進黨、吳成典領導的新黨等少數幾個小黨派,還有國民黨中深藍陣營的一些人。他們人數雖少,卻是未來統一之際可以依托的中堅力量。對于普通藍、綠、白民眾,統一之后進行“思想改造”就可以了。老百姓大多是“墻頭草”性質的,你給他好日子過,他才不管領導他們的是什么顏色呢。紅色代表紅紅火火,照樣可以讓他們“山呼萬歲”,歷史已經N次反復出現這樣的社會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