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此前備受關注的廣西百色體育生“左膝長骨瘤被醫生錯切右膝”一事正式開庭。
據網絡資料顯示,2024年3月,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百東院區骨外科在為17歲體育生做手術時出現部位差錯,患者左膝長骨瘤卻被醫生錯切右膝。
2024年5月,廣西百色官方人士曾表示:“主刀醫生已經被撤銷科室主任職務,自治區衛健委已介入成立工作專班。計劃請第三方專家來為孩子的恢復情況進行評估。”
隨后,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就此事發布情況通報,稱對6名負有管理責任和醫療責任人員給予撤銷職務、暫停處方權、扣罰績效工資等相應的處理。
通報內容如下:
當事學生母親何女士表示,事情發生在2024年3月底,孩子17歲,是體育特長生,就診于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百東院區。當天,手術還沒結束,醫生便出來說他做錯了,誤切了右膝。
該家長提供的醫學影像診斷報告單顯示,診斷意見為“左股骨內側髁骨軟骨瘤、左膝關節少量積液”,手術前簽署的知情同意書上也寫著“左股骨遠端軟骨瘤切除手術”。
然而在手術記錄單上,手術名稱卻是“右股骨遠端腫物切除”。從孩子的術后照片可以看到,右膝有術后縫合痕跡,而左膝的腫物肉眼可見,骨頭有明顯的外凸。
術后,右膝錯切處可見縫合痕跡;左膝的骨頭明顯凸起/圖源:《新京報》
何女士稱,4月22日開庭當天,醫院方面的代表在庭外向他們表示歉意。
然而在庭審現場,家屬方與院方存在一定的分歧:“院方不同意我們向法院提出的做醫療事故鑒定的申請,只同意做醫療損害鑒定。”
此外,何女士稱,雙方對于“左膝長骨瘤被醫生錯切右膝”的定性存在分歧:“院方表示手術沒有過錯,只承認是差錯,并不構成醫療事故。”
“切錯膝蓋案”開庭的傳票。圖源:新京報
針對何女士所述,4月22日下午,央廣網記者致電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宣傳科,工作人員在記錄問題后表示會由專人答復。
何女士告訴媒體記者:事件引發關注后,家屬一方收到由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出具的《診療情況說明》。
《說明》提到: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對患者右膝手術負有完全責任,愿意承擔因手術部位差錯導致的相關責任;患者可到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繼續完成右膝康復治療和評估,如患者同意手術,可在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完成左膝的手術,費用由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承擔。
然而,何女士稱,小羅因錯切膝蓋事件產生心理陰影,不愿意配合手術。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的專家告訴他們:如果只是做康復,醫院不收診;除非先做左膝手術,手術后才能一起做康復治療。”何女士無奈地表示,會尊重孩子的意見,不會強迫他做手術。
當事人小羅說,現在他上下樓梯時,做錯手術的那條腿還會痛。“做完手術后感覺站著平衡感不好,會自己摔。”
他說,自己從小學開始一直到高中都很喜歡體育鍛煉,原計劃是去年的手術做完之后,就去康復的。作為田徑特長生的他,未來的規劃原本“是當個體育教練,現在感覺這條路走不通了”。
官網信息顯示,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創建于1980年,是廣西百色市的一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2018年,曾被國家衛健委公布為首批腫瘤多學科診療試點醫院。
圖源:醫院官網
該院骨外科是廣西臨床重點專科之一,是區域骨關節診療中心。骨關節疾病及運動醫學診治是骨外科亞專科發展重點之一。
占用您一分鐘時間,做個簡單的小問卷~
撰文 | 梅斯醫學
編輯 | 木白
版權說明:梅斯醫學(MedSci)是國內領先的醫學科研與學術服務平臺,致力于醫療質量的改進,為臨床實踐提供智慧、精準的決策支持,讓醫生與患者受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