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四月,開放熱潮奔涌。
4 月 15 日,成都全市對外開放發展大會舉行; 4 月 16 日, 2025 成都國際友城合作與發展大會開幕。兩場盛會高朋滿座,為成都邁向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錨定嶄新起點。
▲友城大會開幕式
來自意大利、法國、比利時、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城市代表團齊聚一堂,在交流中碰撞合作的火花。自1981年與法國蒙彼利埃市締結友好城市以來,成都的“國際朋友圈”已拓展至244個。成都,正以開放包容的姿態,與全球伙伴在文旅、經貿、科技、教育等領域,攜手書寫互利共贏的時代篇?章。
當然,愿意跨越萬水千山奔赴而來的,又何止各國友城代表?外資企業、500強巨頭、海外研發團隊、外籍人才,乃至數以百萬計的入境游客均紛至沓來。從“蜀道難”到“通全球”,這座地處中國西南腹地的城市用實際行動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6%的GDP增速,8.1%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3.0%的工業投資增幅,161.6%的高技術制造業投資狂飆……在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多的當下,成都交上的這份一季度答卷更加印證了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的要義。
川廣自源,成人在始。回望千年歷史,開放其實一直是成都的底色。天府之國,以通達為帆,憑包容作壤,從未停止敞懷迎客。
“去成都旅游太省心了”
為了讓國際游客實現“刷卡自由”,成都又發力了。2025成都國際友城合作與發展大會現場,成都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與萬事達卡亞太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圍繞提振消費、優化入境支付體驗展開合作。
“這會讓支付變得更加便利!比如在德國,很多人還是習慣使用信用卡,而他們又是特別喜歡去旅游的那群人。所以要服務好這類客戶,信用卡支付還是非常重要的。”德國波恩市副市長烏蘇拉·索特對于成都的舉措表示高度認同。
“經常有游客和我們感嘆,‘和其他城市相比,去成都旅游太省心了’。”旅游業從業者吳明炫舉例說,馬來西亞最常用的線上支付方式Touch'n Go的賬號可以直接綁定支付寶(Alipay),掃碼乘坐地鐵或者付費都非常方便。在成都,兌外幣、刷外卡、用現金……外國游客可選的支付方式很多,而且基本不會被“卡”住。
▲外國游客在成都人民公園體驗中國茶文化
吳明炫所在的機構名叫Chengdu Explorer(成都探索者),去年7月剛成立,專注于從事成都入境游。有著多年推廣經驗的她通過觀察發現,大熊貓、九寨溝、都江堰和SKP燈光秀等在海外社交平臺上的點擊量都非常高,“成都旅游資源豐富且深受外國人喜愛”。
“它們性格溫順,似乎十分享受這里的生活。”英國曼徹斯特市城市政策部政策官漢娜·安德魯是第一次來成都、第一次看大熊貓,她不停駐足拍照,并感嘆,“看了大熊貓,我還特別想去看看小熊貓”。和她一樣,許多國際友城代表也被成都的自然人文之美圈粉,直呼“以后一定還會再來成都”。
▲2025年1月23日,外國游客在天府新區秦皇湖畔體驗中國年(攝影/林漫)
其實,憑借古今輝映的城市氣質和友好包容的人文氛圍,成都已經成為不少外國人心目中首選的入境旅游目的地之一。2025年一季度,成都航空口岸接待外國人35.4萬人次,同比增長70.18%,春節期間同比激增200.7%。
近期,成都入境游愈發火爆。僅清明假期三天,成都航空口岸就有380余架次航班、4.8萬余人次出入境。和去年年底相比,Chengdu Explorer(成都探索者)最近的業務量已經增長50%以上,高峰期甚至一天4個團平行發?團。
截至3月31日,成都直飛國際地區的航線已達74條。今年,“中國航空第三城”更加著力織密“空中絲綢之路”,將開通或加密直飛巴黎、馬德里、雅典等13個城市的14條國際客貨運航線。例如,4月27日,川航已在成都首航開通直飛馬德里航線;4月28日起,國航恢復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往返巴黎航線;4月30日,成都還將新開通直飛馬來西亞檳城的航線。據預測,2027年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年旅客吞吐量將突破1億人次。
▲2025年4月14日,外國游客在成都IFS離境退稅“即買即退”集中辦理點辦理退稅業務
入境游客量的快速增長,也離不開各方面越來越便捷的服務措施。以消費為例,在春熙路商圈IFS商場,來自印度尼西亞的一位游客消費了6萬多元,隨后她來到三樓的“即買即退”集中辦理點,只用了十幾分鐘就取到了約5000元的現金退稅款。
一季度,成都累計落戶首店148家,開展首展首秀首發活動超50場,49家“即買即退“商店升級優化離境退稅政策,釋放一撥消費潛力。
“我覺得我們做的事情還是處于藍海狀態,今年年底我們的訂單應該還會迎來爆發式增長。”吳明炫對于成都入境游的增長趨勢非常有信心,并且已經在計劃提高投放預算和增設深度游路線等。
“在成都可以嗅到未來的氣息”
伴隨著汽笛轟鳴聲,一批“成都造”新能源汽車即將通過中歐班列發往摩爾多瓦。
2019年,正逢成都青白江區建設高能級國際營商環境,優惠的招商引資政策讓來自哈薩克斯坦的Gumar決定和朋友一起成立公司,出口太陽能板、機械設備以及日常用品等中國商品,目的地主要是俄羅斯和摩爾多瓦。
▲哈薩克斯坦籍商人 Gumar(左1)參加SKOLKOVOEXPORTCLUB(斯科沃出口貿易俱樂部)活動
Gumar和合伙人也敏銳發現了摩爾多瓦更進一步的市場機遇。“因為摩爾多瓦沒有自己的油,燃油和汽油都賣得比較貴,所以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在那里非常受歡迎。”
這個位于東南歐巴爾干半島的國家,與羅馬尼亞和烏克蘭接壤,工業基礎薄弱,交通也一向閉塞,但它距離中歐班列的終點站波蘭馬拉舍維奇并不太遠。“利用中歐班列,應該可以開辟一條更加便捷的通道。”有了這個初步判斷后,他們說干就干。如今,他們已經成為摩爾多瓦第一家有能力提供門到門服務的物流公司。
從2023年開始,Gumar覺得生意“忙了起來”。他說到,“沒有‘一帶一路’和中歐班列,我們的客戶不會有現在這么多。”現在,他們公司每個月拼柜4柜左右,整柜在10柜至20柜之間。
Gumar的故事只是縮影之一。自2013年首趟成都中歐班列鳴笛啟程以來,成都國際班列已累計開行超過3.2萬列,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貨品占比逐年提升。
▲2025年2月14日,亞蓉歐大通道(成都-明斯克)大洋物流精品專線實現首發
“在馬可·波羅時代,絲綢之路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貿易道路之一。但馬可·波羅用了3年時間才來到中國,我到成都只坐了10小時的飛機。”意大利都靈大都會副市長雅各布·蘇波談起這種古今對比充滿感慨。
在雅各布·蘇波看來,都靈是歐洲汽車制造業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成都同樣擁有實力雄厚的汽車和電動汽車制造業,所以兩座城市可以加強在汽車產業上的聯系。
“我們可以把傳統的瓷器貿易,變成芯片和人工智能技術貿易。”他也非常期待看見在“一帶一路”上關于創新產業的貿易往來越變越多。
雖然是第一次來到成都,但雅各布·蘇波被成都的創新氛圍深深吸引,“當你走在這個城市的街頭,你可以嗅到未來的氣息,在歐洲或者北美都很難找到這樣的城市。”
機器人隨音樂起舞、無人駕駛車穿梭園區、冰淇淋從智能設備中“誕生”……在成都高新區的新川創新科技園與天府錦城實驗室,一系列高科技發展成果也讓其他許多國際友城代表“眼花繚亂”。
▲友城大會的外國代表們在新川之心機器人公園
“科技創新的實用性在這里觸手可及。”新西蘭哈密爾頓市議員伊萬·威爾森手里握著一支機器制作的棉花糖笑著說。“中國對創新的包容令人敬佩,這種開放生態恰是國際合作的關鍵。”他期待在智慧農業、綠色交通等領域與成都深化協作。
通道是貿易的基礎,創新是合作的引擎。成都全市對外開放發展大會上,一組最新披露的經貿數據更是讓人看到了成都在開放路上的累累碩果:成都國際班列連接境外120個城市、境內30個城市;2024年,成都外貿進出口8390億元,同比增長12.1%;平均每天有2家外資企業來蓉投資,315家全球500強企業落戶成都;2024年成都外商直接投資16.71億美元,居中西部第一……
在吸引利用外資方面,今年一季度,成都新設外資企業147家,同比增長8.89%;吸引外商直接投資(FDI)6.38億美元,同比增長74.04%,增幅高于全國85.33個百分點,總量居中西部城市第一。
“蓉”通世界,“蓉”耀全球。著力釋放機遇與誠意,成都的開放大門正越開越大。
“成都就是我的第二故鄉”
“我非常喜歡這座城市,看起來到處都是樹木和綠植,像一座巨大的公園。”Sebastiɑ?n在第一次看到成都的照片時就心生向往。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從厄瓜多爾來到成都求學,就讀于西南財經大學的國際貿易專業。
剛踏上成都這片土地時,Sebastiɑ?n的心里其實充滿忐忑,因為他那時“完全不懂中文”。但后來他很快意識到成都的國際化程度超乎想象,“去出入境管理部門或者銀行之類的機構辦事,都能遇到會說英語的工作人員”,有些人的英語可能比母語為西班牙語的他更流利。
▲厄瓜多爾籍留學生Sebastiɑ?n夜游錦江
在成都生活的一年半中,Sebastiɑ?n發現遠超他想象的事情太多了。比如網購一件發于東部沿海地區的商品,他三天內就能收到貨。“這太不可思議了,在我的祖國買一件網上的商品可能要等一個月,中國的供應鏈體系實在太強大!”Sebastiɑ?n的語氣中充滿了震驚。
“成都雖然地處內陸,但聚集了很多高質量的公司,特別是四川自貿試驗區里有非常多制造業工廠和高科技企業,我非常想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并且學習。”作為一名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Sebastiɑ?n一直對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發展充滿興趣,他現在正在努力學習中文并希望之后能有機會留在這里工作。
這些年來,中國在許多領域都積淀了扎實的學術基礎和豐富的實踐成果,吸引了無數像Sebastiɑ?n一樣的外國留學生慕名而來。作為一座高校資源豐富的城市,成都更是成為不少留學生的首選之地。
四川天府新區人民醫院的尼泊爾籍醫生李仕華(Bal Krishna Shrestha)已經來中國二十多年了,他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醫生。2003年,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前往尼泊爾招生,在了解到學校的雄厚實力后,他便來到了成都。
▲天府新區興隆湖畔科創生態島
“我剛來成都的時候,天府新區還有很多農田,現在已經高樓林立,發展速度太驚人,而且它給出的外籍人才政策也非常合適,我覺得在這里一定會有非常不錯的發展機會。”畢業后,李仕華選擇在天府新區一家醫院工作,也是該醫院引進的第一位“洋博士”。
“從本科、碩士到博士,再到畢業工作、成家立業,成都這座城市承載了我幾乎所有的青春,可以說成都就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對它有非常深的感情。”說到這里,李仕華的語氣中充滿了感激。
▲尼泊爾籍醫生李仕華參加天府新區志愿者服務活動
李仕華的家鄉被稱為尼泊爾的“藝術之城”,古稱拉利特普爾。從那里驅車3小時可以到達澤里果德市,這也是剛剛與成都都江堰市締結友好合作關系的城市之一。至此,成都的國際友城總數增至244個。
伴隨著一條條國際航線凌空穿云,一趟趟中歐班列呼嘯馳騁,一項項投資項目扎根落地,一份份人才政策精準踐行……成都張開雙臂迎接八方來客,它承載著歷史的厚重底蘊,激蕩著時代的蓬勃活力,在世界舞臺上持續書寫屬于這座城市的璀璨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