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去縣醫院,有前途嗎?
你說,研究生去縣醫院到底有沒有前途?讀了這么多年書,最后去縣醫院工作,會不會覺得書都白讀了?我想,現在不少醫學生,甚至醫院的主任、院長、業內專家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學醫并非找不到工作,只是崗位與自己的預期相差甚遠,感覺最終的落腳點對不起多年的付出。別擔心,為了讓大家放寬心,咱們先從一個小故事說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航天領域張小平的故事。張小平從事火箭發動機研制工作,離職前是副主任職務,據說在火箭發動機研制中處于非常關鍵的技術崗位,但年薪只有12萬。這年薪跟很多人差不多。后來他嫌工資低,跳槽到北京一家公司,年薪直接漲到百萬。
網傳,注意是網傳,說他離職給研究工作帶來很大損失,甚至影響了我國登月進度。這個故事聽起來確實讓人很爽,給不少覺得自己懷才不遇的人出了口氣。
但事實顯然不是這樣。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經常能看到類似內容:主角很厲害,卻不被領導和同事賞識,最后一氣之下離開團隊,然后大家發現沒了他團隊就不行,又厚著臉皮把他請回來。這種霸道總裁式的劇情很洗腦,但現實并非如此。就像張小平,這么厲害的人,最后也沒被請回去。而且現在火箭發射頻率不也挺高嘛,不至于因為少了一個人就無法登月。
講張小平的故事和醫學就業有什么關系呢?提問的醫學生反復強調“研究生”和“有前途”這兩個詞,言外之意就是覺得自己去縣醫院有點委屈,想著以后怎么也得當個主任、院長,不然書就白讀了。這就是今天的重點,這種想法千萬不能有。
張小平的故事有很多版本,唯一確定的是確實有公司給他開出高薪。但大家捫心自問,誰會給你開出百萬年薪?別說百萬年薪了,縣醫院要是給你雙倍待遇,你會不會心動?沒有吧?
縣醫院只招碩士,不是因為縣醫院水平高到能和華西等大醫院一樣招研究生,而是因為研究生學位貶值了。它不招本科生,是因為能招到研究生。你不來,還有其他研究生來。要是招不到,它也不會開這樣的招聘條件。所以,你的書并沒有白讀,你甚至已經通過學歷變現,就像“書中自有黃金屋”,換到了一張“二等座”的票。要知道,人口減少是當下的趨勢,以后就業市場的競爭還激烈著呢。
再說前途,你期望的前途是什么樣的呢?在縣醫院當主任、院長?要是抱著這種心態,在縣醫院可能干不了兩年就會崩潰。縣醫院招你,不是讓你去開展新技術、拓展業務、帶著醫院做大做強的。因為當地人口上限擺在那,再怎么折騰意義也不大。縣醫院需要的是能認真寫病歷、開化驗單的人。
縣醫院作為基層醫療單位,主要看簡單疾病,不是搞高精尖技術,不像造飛機、火箭。在這里,不需要你有太多技能,更不需要你有太多想法,做好本職工作,寫好病歷就行。假設你一入職就端著研究生架子,急著展示能力,很可能很快就會出問題。看病和造火箭不一樣,造火箭靠物理、化學理論,理論對了就能指導實踐。
但看病是與人打交道,理論只占一半,存在很多隨機性。同樣的治療方法,有的人有效,有的人無效;同樣的溝通方式,有的人接受,有的人可能就會吵架。所以在縣級醫院看病,更講究程序正確,而程序正確的維護和解釋權在主任和高年資醫生手里。你要做的就是接受縣醫院的規矩,讓怎么做就怎么做。
這里重申一下,我不是說縣醫院不能去,或者縣醫院不好。相反,我很支持大家去縣醫院。但大家一定要放平心態,忘掉自己是研究生,忘掉對前途不切實際的幻想。要認識到,你已經用碩士學歷換到了一份工作,就像把股票賣了,雖然沒賣個好價錢,但賣得早,比后來的人還是強一些。
而且縣醫院的工作能保證你的生活下限。研究生申請公租房會有加分,能很早有自己獨立的房子。縣城不大,房價8000左右也能接受。工作不忙,自己做飯花費也不多,起碼后半輩子衣食無憂。咱們先解決溫飽,再談成功。
除此之外,心態要平和。一個人成不成功,和學習好壞并沒有太大關系。讀書學習的作用是保障人的下限,學歷高有一定社會價值,生活不會太窘迫,但學歷提升不了人的上限。上限靠什么?靠機遇和見識。現在互聯網能提供足夠的知識和見識,大家做好準備,等待機遇。機遇來了就抓住,沒來也沒關系,縣醫院的工作能保證我們不會活得太差。所以別糾結了,好好享受生活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