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公元641年(貞觀十五年),大唐遠支宗室女李氏被唐太宗李世民封為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為主婚使,護送文成公主入蕃。
千年來,文成公主入藏被傳為佳話,不僅促進了民族團結友誼,而且增進了民族文化交流,促進西藏地區(qū)的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
但這一切美好的背后卻隱藏著大唐與吐蕃的地緣政治博弈。
利益的導向和國力的壓制是兩國關系維持的基石,文成公主入藏的盛況折射的是吐蕃對大唐的臣服和敬畏。
青藏高原第一牛人松贊干布的崛起
文成公主入藏故事的男主角松贊干布可能在華夏正統(tǒng)歷史上是一個不起眼的存在,大多是給文成公主當背景板,但在西藏地區(qū)卻是一個非常牛的存在。
可以說,松贊干布在西藏的地位類似于秦始皇在中國的地位。
617年,松贊干布出生在西藏貴胄家庭,他的父親南日松贊是吐蕃第32代贊普。贊普即是藏王的意思。
但南日時代的西藏四分五裂,贊普雖是名義上的王,真正掌控的土地僅局限于現(xiàn)在的拉薩一帶。
松贊干布自小聰慧、沉毅、多才多藝,深受寵愛。在松贊干布十二歲的時候,南日病逝。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危機,他的叔父論科耳和宰相尚囊等親信大臣擁戴松贊干布登上贊普寶座。
此時的吐蕃內(nèi)憂外患,舊貴族大臣意欲謀反,周圍部落割據(jù)叛亂,并與拉薩的貴族地主們聯(lián)絡。
松贊干布確定“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策略,在一班親信的支持下,松贊干布查處幾個領頭的舊貴族,消滅了在宮廷內(nèi)部的敵對勢力。
此后,松贊干布親自渡過雅魯藏布江到吉曲河谷地區(qū)巡視,深入民間,問民疾苦,招集和訓練士卒,經(jīng)過三年的養(yǎng)精蓄銳,松贊干布已經(jīng)有了一支忠心且強大的精銳部隊。
632年,松贊干布把都城遷到邏些(今西藏拉薩),許多依山而居的部落也紛紛遷居于此,過去的游牧也改變?yōu)檗r(nóng)牧,生產(chǎn)力得到極大發(fā)展。
對于松贊干布而言,遷都邏些最大的戰(zhàn)略意義在于使吐蕃真正據(jù)有西藏高原心腹,居中控制四方的有利條件,而拉薩所處河谷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得以承載連片農(nóng)田、大批牛羊馬匹。
隨著吐蕃實力和物質(zhì)基礎的增強,松贊干布開始他統(tǒng)一西藏高原的計劃,出兵討伐各地叛亂和割據(jù)勢力,招降吐蕃北面的諸羌,兼并吐蕃西南的羊同。
經(jīng)過十年征服,松贊干布于644年統(tǒng)一西藏,正式建立起青藏高原第一個統(tǒng)一的奴隸制政權——吐蕃王朝。
當然,松贊干布完成統(tǒng)一吐蕃的時間是在文成公主入藏后的事情,在這之前,吐蕃的國土已擴展到青海南部,在地緣上有了與大唐接觸的機會。
不過沖這一點還不足以讓松贊干布與唐朝聯(lián)姻,真正促使其向大唐求親的是泥波羅(尼泊爾)國的影響和壓力。
泥波羅國位于喜馬拉雅山南麓,在松贊干布繼位時,泥波羅已進入封建社會,經(jīng)濟文化都很發(fā)達。他們利用經(jīng)濟地位優(yōu)勢壟斷了藏區(qū)貿(mào)易。
松贊干布為建設都城,還需要泥波羅人的幫助,為了獲取其支持,松贊干布迎娶其國王之女尺尊公主。
可以說,松贊干布的發(fā)展壯大離不開尼波羅的幫助。但松贊干布不想因此受到操控,他想建立一個強大自主的吐蕃國。
為了擺脫尼波羅的依賴,松贊干布把目光轉向富庶強大的大唐,并在遷都拉薩的第二年派遣使者前往長安覲見,求娶大唐公主。
松州之戰(zhàn),唐朝與吐蕃勢力的試探
面對松贊干布的和親請求,唐太宗李世民明確表示拒絕。
和親作為一種對外政治手段,在中原王朝與四夷的關系中起著穩(wěn)定器的作用。
與漢朝時期以和親求取和平的隱忍不同,唐朝一般是在周邊勢力向其表示臣服之時,為加強關系才對其賜婚。
當然,這一切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強大統(tǒng)治力。
在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皇帝中,論綜合能力素質(zhì),李世民絕對是頂尖的存在,十八歲領兵征戰(zhàn)沙場,二十四歲一統(tǒng)中原。
在松贊干布以幼沖之齡繼位前,就發(fā)動玄武門之變除掉太子李建成,逼李淵退位,接掌大唐政權。
在后來的十多年里,李世民指揮大唐鐵騎征服四夷,629年消滅東突厥后,國勢日盛,威震四海。
李世民年長松贊干布近二十歲,無論從資歷還是段位,這位統(tǒng)治雪域高原的西藏之王在大唐“天可汗”面前似乎不是一個平等對話的存在。
但松贊干布卻硬要試探大唐的實力,638年率領吐蕃大軍入侵吐谷渾,關于出兵的理由,史載吐蕃請婚遭拒導致。
但實際的原因是吐蕃處于國力上升期,拉薩地區(qū)狹長的雅魯藏布江谷地很難滿足吐蕃的需求,《資治通鑒》記載:
“近世浸強,蠶食它國,土宇廣大,勝兵數(shù)十萬。”
而吐谷渾經(jīng)過唐朝的打擊,國力羸弱不堪,再加上吐谷渾處于青藏高原地緣邊緣,吐蕃吞并吐谷渾,即可實現(xiàn)對整個高原系統(tǒng)的控制,進而獲取較大戰(zhàn)略空間。
事實上,吐蕃的進攻非常順利,很輕松就擊敗吐谷渾,并把他們趕到青海以北,隨后吐蕃又乘勝折向東南,擊破黨項及白蘭諸羌,幾乎把整個青海收入囊中。
不久,松贊干布統(tǒng)領二十萬大軍攻打唐邊境重鎮(zhèn)松州(四川松潘)。
松州駐防兵力不足萬人,再加上都督韓威準備不足,導致大敗,原本附屬唐朝的部分羌酋發(fā)動叛亂,西南邊關告急。
一向名不見經(jīng)傳的吐蕃勢頭如此之大,竟能威脅大唐邊境安全。
李世民決定對吐蕃重兵出擊,任命吏部尚書侯君集為當彌道行軍大總管,統(tǒng)率步騎兵五萬人阻擊吐蕃。
李世民對自己的手下還是比較有信心的,侯君集自不必說,滅高昌,征西域,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部將左領軍將軍牛進達參加過對高昌和高句麗的征討,洮河道行軍總管劉蘭參加過對突厥作戰(zhàn),均非等閑之輩。
吐蕃雖名義上軍隊人數(shù)較多,但拿得出手能打仗的只有四五萬人。
松州之戰(zhàn)打響后,牛進達作為先鋒,率先與吐蕃交戰(zhàn),戰(zhàn)爭的過程史書沒有詳細記載,《資治通鑒》提到:
“吐蕃攻城十余日,進達為先鋒,九月,辛亥,掩其不備,敗吐蕃于松州城下,斬首千余級。”
通過只言片語,大致可以推斷唐軍通過奇襲獲勝,而且侯君集主力未出手,松贊干布便罷兵休戰(zhàn),遣使謝罪,還把已吞并的黨項、吐谷渾等地全部吐了出來。
經(jīng)此一役,松贊干布已見識到唐軍強大的作戰(zhàn)能力,僅僅是牛進達的先鋒部隊就取得了斬首千余級的勝利,從氣勢上完全壓倒吐蕃。
更重要的是,松贊干布更加堅定聯(lián)姻大唐,以此增加與中原王朝的往來,拉動藏區(qū)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制衡尼波羅的想法。
為此,松贊干布不惜進獻黃金千兩,珍寶數(shù)百,向李世民提出和親。
文成公主入藏,李世民以戰(zhàn)略壓制實現(xiàn)西南和平穩(wěn)定
在此期間,李世民并沒有給予吐蕃過多關注。吐蕃與唐朝也沒有什么交往,當時,李世民較為關注的是漠北的薛延陀、西北的西突厥和東北的高句麗。
松州之戰(zhàn)后,李世民開始籌備攻打高句麗,此時再被吐蕃牽扯精力實在不值,為了避免陷入兩線作戰(zhàn)的被動局面,李世民答應了松贊干布的和親請求。
641年,李世民將一宗室女封為文成公主下嫁松贊干布,此女無漢名記載,其父史書也未記載,更不是李世民的女兒,可見吐蕃在李世民眼中的戰(zhàn)略地位并不顯眼。
雖然文成公主血統(tǒng)不甚高貴,但李世民還是給足了臉面。送親隊伍非常龐大,江夏王李道宗親自任送親使,陪同入藏。
不僅如此,李世民的陪嫁也十分豐厚,不僅有大量金玉珠寶,還帶去了谷物牲畜、文化典籍,以及能工巧匠。
松贊干布為了凸顯重視,親自到柏海(青海瑪多縣)迎接,謁見李道宗行子婿之禮,在見到唐朝服飾和珍寶之美時,更是俯仰有愧沮之色。
返藏后,文成公主被封為王后,享眾生景仰,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相敬如賓,彼此恩愛,被傳為千古佳話。但美好的背后卻凸顯激烈的地緣政治博弈。
李世民作為一名卓越的戰(zhàn)略家、政治家,有著超一般的戰(zhàn)略眼光。
雖然吐蕃以新興勢力映入眼簾,但李世民已隱約意識到這個雪域高原的新生政權日后將會成為大唐的禍患。
雖然文成公主入藏和親,但李世民并沒有對吐蕃的發(fā)展聽之任之,而是制定相應戰(zhàn)略,遏制吐蕃崛起。
首先,他大力扶持親唐的吐谷渾政權,以此遏制吐蕃進犯河西、隴右及劍南道北部。其次,李世民指揮唐軍遠征西域,
從640年起,大唐軍隊先后消滅高昌、焉耆和龜茲等國,并設立安西都護府,鎮(zhèn)守西域。
從此大唐控制了天山以南的廣大土地,把吐蕃與西突厥隔離開來,依托安西四鎮(zhèn)構建起一道強大防線,遏制吐蕃向西域進犯。
李世民分別從吐蕃的正北方和東北方出發(fā),如同鉗子一般死死壓制吐蕃。從刀光劍影走出來的李世民深知和平是打出來的,是依靠國家實力體現(xiàn)出來的。
正是在李世民的強勢壓制下,唐朝與吐蕃維持二十多年和平,使得唐朝得以集中精力對北方的薛延陀和東北的高句麗用兵,而不必過于擔心吐蕃在西線的掣肘。
文成公主下嫁松贊干布確實是李世民以極小的成本獲得了巨大戰(zhàn)略收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