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瑞昌六二一四醫院宣告停運的公告登上熱搜,這家服務贛鄂交界地區50余年的老牌醫院,在虧損重壓下被迫將患者轉院、醫護人員遣散。
資金鏈斷裂致魯西南醫院破產,院長絕食減薪愧疚視頻瘋傳;唐山南湖醫院突停診,曾斥資20億的明星機構一夜傾覆。2022-2024年全國超2000家民營醫療機構倒閉,公立醫院負債率達45.1%。
2024年,廣東梅州一家公立二級醫院因欠薪停診,最終走向破產;黑龍江某市級醫院負債9100萬元,年收入卻不足1億。
西南某三甲醫院負債4億元,年收入僅2億,每年需償還專項債利息1400萬元,但實際還款不足1%。
截至2022年底,全國共有2.523萬家民營醫院,占醫院總數的68.23%。聽起來很厲害對吧?但是,實際盈利的不到5%!
根據國家衛健委及地方衛健委披露的數據,2024年至2025年4月,全國已有多家醫院因運營困難或政策調整宣布倒閉或停業,其中公立醫院占比15%。
區域集中性:中西部及三四線城市醫院倒閉風險更高,因財政支持較弱、人口外流明顯。
科室困境:產科、兒科、康復科因低收益首當其沖,部分醫院被迫合并或關停。
重慶全域腫瘤醫院30億投入兩年半破產,醫保支付改革與零加成政策擠壓利潤,民營醫院負債率攀升超45%。
數據揭秘:2022-2024年,全國超過2000多家民營醫療機構倒閉,占民營醫療企業總數的5%-10%。
醫保控費:DRG/DIP支付改革和高值耗材集采,讓醫院傳統盈利模式失靈。
經濟下行:患者就醫需求減少,收入銳減,而運營成本卻居高不下。
人口老齡化:醫療需求激增,但醫保支付能力跟不上,醫院入不敷出。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轉載了央視電視專題片《反腐 為了人民》第三集《揭開腐敗隱身衣》,其中列舉了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人民醫院原院長王茂生收受賄扣高達 2 億的案例。
2025年2月24日,中紀委官網發布《做深做實“后半篇文章”提升以案促改促治綜合效能》一文,劍指醫療領域“關鍵少數”腐敗問題。2025年僅前兩個月,全國已有**16名醫院書記、院長被調查**,其中**6名為三甲醫院負責人**,涉及湖北、山東、重慶等十余省份。
一臺進口價僅1500萬元的醫療設備,醫院購入時卻花費了3520萬元,中間的差價令人咋舌,原來院長一人就獨吞了1600萬元回扣。
還有更夸張的,有的院長收受多達100套房產,而一些科主任甚至從每張膠片中抽成2 - 3元。
2024年已有至少320名醫藥衛生系統 “關鍵少數” 被查,包括160余名醫院院長或書記,其中超過20名為廳級干部,涵蓋地方衛健、醫保、藥監領域 “一把手”。
衛健委的《報告》中提到了關于深入整頓醫藥領域亂象的工作成效,推動對全國510家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開展國家飛行檢查,查實欺詐騙保機構124家,2024年全國各級醫保部門共追回醫保資金242.3億元;
2025年4月,全國醫保基金監管風暴持續升級,從廣東潮州到新疆阿勒泰,從山西全省到安徽碭山,醫療機構自查自糾的浪潮席卷而來,退繳金額屢創新高。
一方面是大量醫療機構紛紛破產倒閉,一方面是醫療系統的腐敗讓人痛徹心扉,也許醫療系統回歸到醫療本質上,就不會再出現這么多倒閉的醫療機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