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諸葛亮《便宜十六策》:原文+譯文

0
分享至


《便宜十六策》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蜀漢軍事著作。由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諸葛亮所著的重要兵法。諸葛亮在《便宜十六策》中所提出的一系列治國治軍原則,為后代的人們所推崇,可謂是千古治國治軍者的經典。

治國

治國之政,其猶治家。治家者,務立其本,本立則末正矣。夫本者,倡始也;末者,應和也。倡始者,天地也;應和者,萬物也。萬物之事,非天不生,非地不長,非人不成。故人君舉措應天,若北辰為之主,臺輔為之臣佐,列宿為之官屬,眾星為之人民。是以北辰不可變改,臺輔不可失度,列宿不可錯繆,此天之象也。故立臺榭以觀天文,郊祀、逆氣以配神靈,所以務天之本也;耕農、社稷、山林、川澤,祀祠祈福,所以務地之本也;庠序之禮,八佾之樂,明堂辟雍,高墻宗廟,所以務人之本也。故本者,經常之法,規矩之要。圓鑿不可以方枘,鉛刀不可以砍伐,此非常用之事不能成其功,非常用之器不可成其巧。故天失其常,則有逆氣;地失其常,則有枯??;人失其常,則有患害?!督洝吩唬骸胺窍韧踔ǚ桓曳?。”此之謂也。

【譯文】

治國如同治家,皆須正本清源,根本樹立了,其他末節自可順利發展。所謂本,是事物的源頭,而所謂末,是順著源頭所產生的結果。就自然界來說,天地就是本,萬物就是末,萬物得以衍生不絕,乃天地所賜,人所培育的,因此為人君應舉措應天,一如星象的安排:以北極星居中為主,天樞、天旋居側為臣佐,其他主星為官吏,而散布外圍的小星為百姓。北極星的位置是固定的,而兩側指極星的運行亦不失其節度,其他眾星皆有其軌道,不出差錯,這就是天象。

因此為人君主就須設高臺以觀天象,隨季節變化而舉行郊祀大典,藉以應天,這就是務天之本的表現。建立祭祀山林,川澤的后土廟,定時祈福祈禱,這就是務地之本的表現。重視禮樂教化,設立明堂辟雍與祖先宗廟,這就是務人之本的表現。圓鑿不可配以方柄,鉛刀不可用來砍伐,使用不恰當的工具,便不能成其事;未用適當的方法,不足以成其功。而「本」即是常法要規,因此,天地失常則有災變,人不用常法,必有禍害。所以書經上說:「若非先王所依下來的道統禮法,我不敢遵循。」就是這個道理。

君臣

君臣之政,其猶天地之象,天地之象明,則君臣之道具矣。君以施下為仁,臣以事上為義。兩心不可以事君,疑政不可以授臣。上下好禮,則民易使;上下和順,則君臣之道具矣。君以禮使臣,臣以忠事君。君謀其政,臣謀其事。政者,正名也;事者,勸功也。君勸其政,臣勸其事,則功名之道俱立矣。是故,君南面向陽,著其聲響;臣北面向陰,見其形景。聲響者,教令也;形景者,功效也。教令得中則功立,功立則萬物蒙其福。是以三綱六紀有上中下。上者為君臣,中者為父子,下者為夫婦,各修其道,福祚至矣。君臣上下,以禮為本;父子上下,以恩為親;夫婦上下,以和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亂下逆。故君惟其政,臣惟其事,是以明君之政修,則忠臣之事舉。學者思明師,仕者思明君。故設官職之全,序爵祿之位,陳璇璣之政,建臺輔之佐;私不亂公,邪不干正,此治國之道具矣。

【譯文】

君之於臣,猶如天之於地,能厘清彼此的關系,則君臣之道就能彰顯出來了。人君須施仁政,而臣子須盡心事奉主上,而違背正道的政策,人君不應交付臣子去實施,陷之於不義,臣子事君亦可有貳心。上下皆守禮,則百姓也亦於統治,上下和順,則君臣之道已具備。

君待臣以禮,而臣事君以忠,則君可專心為政,而臣子會為其效力。君王勤於政事,臣子勤於輔佐,則可成就霸業。

君王向南施其政令,臣子向北盡人臣應盡的義務,彼此不逾越,且合作無間,那麼國家就會強盛,福澤被及萬事萬物。因此,三綱六紀將人倫關系區分為上、中、下三種,上為君臣,中為父子,下為夫婦,能各尊其道,必享福祚。君臣之間,必嚴守君臣之禮,不可以下犯上;父子必講究親恩,父慈子孝,互不違道;夫婦之間,以和為貴,維持家庭的和睦。居上位的行為不端正,居下位的就會起來做亂。所以人君要致力於政治的整頓,而人臣要竭盡心力事奉主上,政治修明了,人君人臣皆有功勞。

好學者可望一位好老師,出仕為官者希求遇著一位明君,因此,官職體系要完備,爵位俸祿也要規劃好,才能收輔佐之效,使百惡不興,如此,治國之道則具備了。

視聽

視聽之政,謂視微形,聽細聲。形微而不可見,聲細而不可聞,故明君視微之幾,聽細之大,以內和外,以外和內。故為政之道,務於多聞,是以聽察采納眾下之言,謀及庶士,則萬物當其目,眾音佐其耳。故《經》云:“圣人無常心,以百姓為心?!蹦繛樾囊?,口為心言,耳為心聽,身為心安。故身之有心,若國之有君,以內和外,萬物昭然。觀日月之形,不足以為明;聞雷霆之聲,不足以為聽,故人君以多見為智,多聞為神。夫五音不聞,無以別宮商;五色不見,無以別玄黃。蓋聞明君者,常若晝夜,晝則公事行,夜則私事興。或有吁嗟之怨而不得聞,或有進善之忠而不得信。怨聲不聞,則枉者不得伸;進善不納,則忠者不得信,邪者容其奸。故《書》云:“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贝酥^也。

【譯文】

為政之道在於能看到不被重視的問題,聽到不為人知的意見。因此能觀微聽細,使下情能上達,以鞏固國本,安定民生。能采納臣子以及庶民的意見,則萬物皆為其目,眾音皆為其耳,如此,君王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所以書經上說:「圣人沒有固定的意見,完全以百姓的意見為意見?!谷说纳眢w接受意志所主宰,一國之君就如同人的意志,內外相應和,則全國一片祥和。

國君雙眼只觀日月,而不察民情,就稱不上目明;雙耳只聞雷霆之聲,而不聞民意,就算不上耳聰,所以為人君要多關心百姓疾苦,才識圣明之君。

未曾聽過音樂,就無法分辨音階高低;不觀察萬物,就無法辨別出顏色的變化。君王并非時時刻刻專心於國事,若太過專注於私事,則會錯過許多忠言與民怨,如此一來,冷落了忠良,奸邪之人就趁細為亂,國家就會出現危機。所以書經上說:「施政要以民意為依歸?!?/p>

納言

納言之政,謂為諫諍,所以采眾下之謀也。故君有諍臣,父有諍子,當其不義則諍之,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惡不可順,美不可逆;順惡逆美,其國必危。夫人君拒諫,則忠臣不敢進其謀,而邪臣專行其政,此為國之害也。故有道之國,危言危行;無道之國,危行言孫,上無所聞,下無所說。故孔子不恥下問,周公不恥下賤,故行成名著,後世以為圣。是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矣。

【譯文】

身為國君應廣納眾議,虛心接受諫言。為人父者有直言不諱的子女,而為人君者有極言直諫的臣子,那麼當他們行為不義時,為人臣子、兒女便會提出告誡,及時挽救危機,也保全為君為父的美德。有惡習就要戒除,不可違逆正道,倘若破壞正道,國家將遭遇危機。

人君若專斷固執,不納諫言,忠臣的計策便無法上達,使奸邪趁機而危害朝政。因此政治清明的國家,臣子能直言無諱;而無道之國,在朝者盡為趨炎附勢、言語諂媚的人,進而使朝政更為腐敗。

孔子不恥下問,周公樂與百姓結交,而能成就偉大的學問,為后世萬代所景仰,奉為圣人。所以屋頂漏水,若不修補,便無法居住,為政者有缺失,卻不能改過,百姓的生活必然不安定。

察疑

察疑之政,謂察朱紫之色,別宮商之音。故紅紫亂朱色,淫聲疑正樂。亂生於遠,疑生於惑。物有異類,形有同色。白石如玉,愚者寶之;魚目似珠,愚者取之;狐貉似犬,愚者蓄之;栝蔞似瓜,愚者食之。故趙高指鹿為馬,秦王不以為疑;范蠡貢越美女,吳王不以為惑。計疑無定事,事疑無成功。故圣人不可以意說為明,必信夫卜,占其吉兇?!稌吩唬骸叭苏?,必從二人之言?!倍写笠烧?,“謀及庶人”。故孔子云:「明君之治,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外不知內,惟患內不知外;不患下不知上,惟患上不知下;不患賤不知貴,惟患貴不知賤。故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馬為策己者馳,神為通己者明。故人君決獄行刑,患其不明?;驘o罪被辜,或有罪蒙??;或強者專辭,或弱者侵怨;或直者被枉,或屈者不伸;或有信而見疑,或有忠而被害,此皆招天之逆氣,災暴之患,禍亂之變。惟明君治獄案刑,問其情辭,如不虛不匿,不枉不弊,觀其往來,察其進退,聽其聲響,瞻其看視。形懼聲哀,來疾去遲,還顧吁嗟,此怨結之情不得伸也。下瞻盜視,見怯退還,喘息卻聽,沉吟腹計,語言失度,來遲去速,不敢反顧,此罪人欲自免也??鬃釉唬骸耙暺渌?,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譯文】

為政者應明察秋毫,杜絕歪風,維護道統。變亂往往發生在政令不及的地方,謠言總是因眾心疑惑而產生的。物質的外表相似,其本質卻不相同,白石如玉,魚目似珠,狐貉似犬,栝蔞似瓜,不明事理的人就把它當珍寶。因而趙高指鹿為馬,秦王不加反駁;范蠡進貢越國美女,而吳王不加懷疑,此皆將釀成大禍。

計策有疑點,就無法成事,因此圣人行事皆求諸於天意,人卜其吉兇,不可任意行動。書經上說:「有三個人占卜的結果,則須遵從其中的多數?!谷粼儆幸蓡?,那麼就要徵詢百姓的意見了。所以孔子曾說:「有為的君王不擔心百姓不懂他為政的苦心,而擔心自己不了解民意?!?/p>

士為知己者死;女者悅己者容,馬為其雇主而馳遠,神明為通靈者顯靈。人君審理案件最怕不能查明真相,而累及無辜,或縱容小人,使強者不招供、弱者藉機誣陷他人,而致使剛直者被陷害,有冤屈者不得伸張,忠良、信義之士被害,這些都是敗德的事,必會引來災禍。

所以明君處理刑案、問案時,若毫無破綻可循,就要觀察犯人的言行舉止。若罪犯有敬畏之色,且言詞哀怨,匆忙上堂,而遲遲不肯離去,離去時還不時反顧嘆息,這人必是有冤而未伸。若見其言語反覆,前后矛盾,多方揭詞,似有詭計,畏畏縮縮,不敢直視判官,這人必定是罪犯而急欲脫罪??鬃诱f:「觀察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察明他行為的動機,再看他是否心安理得,那麼一切奸情皆無所隱瞞了!」

治人

治人之道,謂道之風化,陳示所以也。故《經》云:“陳之以德義而民與行,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比赵轮?,眾下仰之;乾坤之廣,萬物順之。是以堯、舜之君,遠夷貢獻;桀、紂之君,諸夏背叛;非天移動其人,是乃上化使然也。故治人猶如養苗,先去其穢。故國之將興,而伐於國,國之將衰,而伐於山。明君之治,務知人之所患,皂服之吏,小國之臣。故曰:皂服無所不克,莫知其極,克食於民,而人有饑乏之變,則生亂逆。唯勸農業,無奪其時;唯薄賦斂,無盡民財。如此,富國安家,不亦宜乎?夫有國有家者,不患貧而患不安。故唐、虞之政,利人相逢,用天之時,分地之利,以豫兇年,秋有余糧,以給不足,天下通財,路不拾遺,民無去就。故五霸之世,不足者奉於有余。故今諸侯好利,利興民爭,災害并起,強弱相侵,躬耕者少,末作者多,民如浮云,手足不安?!督洝吩疲骸安毁F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貴無用之物,使民心不亂。”各理其職,是以圣人之政治也。古者,齊景公之時,病民下奢侈,不遂禮制。周秦之宜,去文就質,而勸民之有利也。夫作無用之器,聚無益之貨;金銀璧玉,珠璣翡翠,奇珍異寶,遠方所出,此非庶人之所用也。錦繡纂組,綺羅綾縠,玄黃衣帛,此非庶人之所服也。雕文刻鏤,伎作之巧,難成之功,妨害農事,輜軿出入,袍裘索襗,此非庶人之所飾也。重門畫獸,蕭墻數仞,冢墓過度,竭財高尚,此非庶人之所居也?!督洝吩疲骸笆酥谜?,唯躬耕勤苦,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敝浦载?,用之以禮,豐年不奢,兇年不儉,素有蓄積,以儲其後,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時之氣乎?

【譯文】

書經上說:「以德義教化百姓,百姓就不會悖德忘義;教民以是非之辨,百姓行為就有分寸。」所以要依正道來教育百姓。

日月之光,廣被眾人,眾人皆仰望他;天地之大,孕育萬物,萬物皆順其生長。因此堯舜之恩澤廣布,令遠夷皆來歸服;夏桀、商紂之敗德,使諸夏背叛,這并非上天所指使的,乃造化使然。

統治百姓猶如培養幼苗,必先拔去雜草;所以要使國家興盛,要先去除禍根。有為的君主,應知皂服小吏,危害甚大,因此有的說:「皂服小吏是百姓的克星,廣徵暴斂,使百姓匱乏,而導致動亂發生。」平時若能注重農業,不加侵擾,減少賦稅,增加百姓收入,這才是使國家富強的最好方法。

國軍不憂心國家不夠繁榮,卻憂心國內不安定,所以堯舜劃分地利,與民耕作,觀測天象,預測兇年,使年年有余糧,人人都衣食不缺,路不拾遺,百姓皆滿足於現況。春秋時代貧弱者開始為富者耕作,延續至今的諸侯皆爭一己之私利,形成弱肉強食的社會,耕作的農人減少,紛紛改行從商,互相爭利,以致人心惶惶,社會不安定。

書經上說:「居上位者不把金銀當寶貝,百姓就不會去當盜賊;不常使用奢侈無用的器物,民心就不會大亂。」能使百姓安於其職,才是盛民的政治。齊景公生活奢侈,禮制就無法施行,周朝與秦朝,去除紋飾,崇尚儉樸,使民風敦厚。

金銀璧玉,珠璣翡翠,奇珍異寶,皆非中原所產,也非平常百姓日常所需。錦繡編織,綺羅綾縠,染色布帛,皆非百姓身上所能穿的。雕文刻鏤,耗時貴工,只有妨害農事,無重要用途。輜軿袍裘,亦非百姓所需,那些刻意垛高圍墻裝點門面,大肆翻祖墳,炫燿財富的行為,都是富人才做的事。

書經上說:「庶民最需求的生活是努力躬耕,謹身節用,以侍奉父母?!顾詾檎咭芸刂曝斬浟髁?,并以禮教化百姓,使之勤儉刻苦平日有積蓄,便不愁荒年時物貨缺乏,這樣的治民之道,不也合乎了四時的變化嗎?

舉措

舉措之政,謂舉直措諸枉也。夫治國猶於治身:治身之道,務在養神;治國之道,務在舉賢;是以養神求生,舉賢求安。故國之有輔,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細,輔不可弱;柱細則害,輔弱則傾。故治國之道,舉直措諸枉,其國乃安。夫柱以直木為堅,輔以直士為賢;直木出於幽林,直士出於眾下。故人君選舉,必求隱處,或有懷寶迷邦,匹夫同位;或有高才卓絕,不見招求;或有忠賢孝弟,鄉里不舉;或有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或有忠質於君,朋黨相讒。堯舉逸人,湯招有莘,周公采賤,皆得其人,以致太平。故人君懸賞以待功,設位以待士,不曠庶官,辟四門以興治務,玄纁以聘幽隱,天下歸心,而不仁者遠矣。夫所用者非所養,所養者非所用;貧陋為下,財色為上;讒邪得志,忠直遠放,玄纁不行,焉得賢輔哉?若夫國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賢之過也。夫失賢而不危,得賢而不安,未之有也。為人擇官者,亂;為官擇人者,治。是以聘賢求士,猶嫁娶之道也。未有自嫁之女,出財為婦。故女慕財聘而達其貞,士慕玄纁而達其名,以禮聘士,而其國乃寧矣。

【譯文】

要使國家長治久安,須起用賢能之士,而貶抑小人。治國猶如養生,養生之道,莫過於養神調氣,而治國之道,在於選賢舉能,養神可以健身,而舉用賢能,國家就會安定。

輔佐之臣猶如支撐房屋的木柱,木柱不可太細,太細房子就不穩固;國內的良佐不可太少,少了國家就會傾覆。所以多方起用賢士,國家便會安定。

房子的支柱以直木較為堅固,而國之佐臣以能直言極諫的忠直之士為佳;直木多生長於幽山林之中,而忠直之士多潛藏於布衣百姓之中,所以君王求才,必求諸於鄉里之間。他們有的是懷才不遇,而流為庶民。有的才智過人,卻不得君王的賞識。有的生性忠賢孝悌,卻未被鄉里所薦舉。有的曲高和寡,甘愿隱遁山林,而不愿在朝與小人同流合污。有的忠誠事君,卻為奸佞所陷害。

堯、舜、周公等明主,都是在這些卑微的地方,覓得良材,建立太平盛事的。所以人君須設厚賞來鼓勵有功的人,設高官來攏絡賢才,使人人皆固守崗位,則百廢俱興,隱士得到聘用,天下歸服,罪惡皆隱遁。國家之所以危險不安,百姓無法安居樂業,是因為得賢士的效忠,那些奸讒小人重財色,皆非國之棟梁,蓄養他們毫無用處,若因小人得志,而始忠良退隱,不愿出仕,那國家必會衰敗。

藉著交情,而安排職務,那麼吏治會大亂,若因職務的性質而選材,才會有條理,聘賢求才猶如嫁娶兒女,未有不娶自嫁,出錢為婦的,正因女子盼望迎娶,才會守其貞潔;賢士因冀求君王的發掘而守其高節之名。為人君能以厚禮聘才,國家才會安定。

考黜

考黜之政,謂遷善黜惡。明主在上,心昭於天,察知善惡,廣及四海,不敢遺小國之臣,下及庶人,進用賢良,退去貪懦,明良上下,企及國理,眾賢雨集,此所以勸善黜惡,陳之休咎。故考黜之政,務知人之所苦。其苦有五:或有小吏因公為私,乘權作奸;左手執戈,右手治生;內侵於官,外采於民,此所苦一也?;蛴羞^重罰輕,法令不均;無罪被辜,以致滅身;或有重罪得寬,扶強抑弱,加以嚴刑,枉責其情,此所苦二也?;蛴锌v罪惡之吏,害告訴之人,斷絕語辭,蔽藏其情,掠劫亡命,其枉不常,此所苦三也。或有長吏數易守宰,兼佐為政,阿私所親,枉克所恨,逼切為行,偏頗不承法制,更因賦斂,傍課采利,送故待新,夤緣徵發,詐偽儲備,以成家產,此所苦四也。或有縣官慕功,賞罰之際,利人之事,買賣之費,多所裁量,專其價數,民失其職,此所苦五也。凡此五事,民之五害。有如此者,不可不黜,無此五者,不可不遷。故《書》云:“三載考績,黜陟幽明?!?/strong>

【譯文】

要使政治清明,必須升遷忠良之士而罷黜圖謀不軌的人。有為的國君,德澤廣被天下,遍察全國政務的施行情況,小官吏與百姓都在他的視線掌握之中。進用忠賢,革去貪懦的人,厘清上下的關系,使得國政有條哩,由朝中人才云集,這才是實施選罷政策的結果。

但行使選罷之前,務必先了解百姓受官吏壓迫的痛苦,其狀況有五種:

其一,官吏假借職權,作威作福,將百姓的生死,玩弄於股掌之間,欺瞞上司,壓榨百姓,令百姓敢怒不敢言。

其二,有的官吏斷獄不公,執法不嚴,有人犯大罪,卻得以不受制裁,官吏欺善怕惡,使無辜之人,倍受迫害。

其三,官官相護,徇私勾結,迫害告發奸情的人,隱藏實情,湮滅所有證據,甚至殺人滅口。

其四,有的官吏對剛到任的長官,極力的諂媚,以贏得長官的信任,對於仇人,則刻意逼陷,公報私仇。此外,更假借徵稅之名,搜括民財,表面上是儲備以防患未然,暗中卻擴增私產。

其五,有的縣官貪求財富與權勢,施行賞罰,則考慮是否有利於己,還介入民間買賣商業,與民爭利,使百姓損失很大。

以上五種官吏,危害百姓甚深,不可不罷黜除去。沒有此五種惡行的官吏,要予以升官獎賞。

所以書經上說:「新官上任三年后,需考核其功績,決定升遷或辭退?!?/p>

治軍

治軍之政,謂治邊境之事,匡救大亂之道,以威武為政,誅暴討逆,所以存國家、安 社稷之計。是以有文事,必有武備,故含血之蠹,必有爪牙之用,喜則共戲,怒則相害;人無爪牙,故設兵革之器,以自輔衛。故國以軍為輔,君以臣為佐;輔強則國安,輔弱則國危,在於所任之將也。非民之將,非國之輔,非軍之主。故治國以文為政,治軍以武為計;治國不可以不從外,治軍不可以不從內。內謂諸夏,外謂戎狄。戎狄之人,難以理化,易以威服。禮有所任,威有所施。是以黃帝戰於涿鹿之野,唐堯戰於丹浦之水;舜伐有苗,禹討有扈,自五帝三王至圣之主,德化如斯,尚加之以威武,故兵者兇器,不得已而用之。夫用兵之道,先定其謀,然後乃施其事。審天地之道,察眾人之心,習兵革之器,明賞罰之理,觀敵眾之謀,視道路之險,別安危之處,占主客之情,知進退之宜,順機會之時,設守御之備,強征伐之勢,揚士卒之能,圖成敗之計,慮生死之事,然後乃可出軍任將,張擒敵之勢,此為軍之大略也。夫將者,人之司命,國之利器,先定其計,然後乃行。其令若漂水暴流,其獲若鷹隼之擊物;靜若弓弩之張,動如機關之發,所向者破,而勍敵自滅。將無思慮,士無氣勢,不齊其心,而專其謀,雖有百萬之眾,而敵不懼矣。非讎不怨,非敵不戰。工非魯般之目,無以見其工巧;戰非孫武之謀,無以出其計運。夫計謀欲密,攻敵欲疾,獲若鷹擊,戰如河決,則兵未勞而敵自散,此用兵之勢也。故善戰者不怒,善勝者不懼。是以智者先勝而後求戰,闇者先戰而後求勝;勝者隨道而修途,敗者斜行而失路,此順逆之計也。將服其威,士專其力,勢不虛動,運如圓石,從高墜下,所向者碎,不可救止。是以,無敵於前,無敵於後,此用兵之勢也。故軍以奇計為謀,以絕智為主;能柔能剛,能弱能強,能存能亡;疾如風雨,舒如江海;不動如泰山,難測如陰陽;無窮如地,充實如天;不竭如江河,終始如三光,生死如四時,衰旺如五行;奇正相生,而不可窮。故軍以糧食為本,兵以奇正為始,器械為用,委積為備。故國困於貴買,貧於遠輸。攻不可再,戰不可三,量力而用,用多則費。罷去無益,則國可寧也;罷去無能,則國可利也。夫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故善攻者不以兵革,善守者不以城郭。是以,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堅甲銳兵,不足以為強。敵欲固守,攻其無備;敵欲興陣,出其不意。我往敵來,謹設所居;我起敵止,攻其左右。量其合敵,先擊其實。不知守地,不知戰日,可備者眾,則專備者寡。以慮相備,強弱相攻,勇怯相助,前後相赴,左右相趨,如常山之蛇,首尾俱到,此救兵之道也。故勝者全威,謀之於身,知地形勢,不可豫言。議之知其得失,詐之知其安危,計之知其多寡,形之知其生死,慮之知其苦樂,謀之知其善備。故兵從生擊死,避實擊虛。山陵之戰,不仰其高;水上之戰,不逆其流;草上之戰,不涉其深;平地之戰,不逆其虛;道上之戰,不逆其孤。此五者,兵之利,地之所助也。夫軍成於用勢,敗於謀漏;饑於遠輸,渴於躬井;勞於煩擾,佚於安靜;疑於不戰,惑於見利;退於刑罰,進於賞賜;弱於見逼,強於用勢;困於見圍,懼於先至;驚於夜呼,亂於闇昧;迷於失道,窮於絕地;失於暴卒,得於豫計。故立旌旗以視其目,擊金鼓以鳴其耳,設斧鉞以齊其心,陳教令以同其道,興賞賜以勸其功,行誅伐以防其偽。晝戰不相聞,旌旗為之舉;夜戰不相見,火鼓為之起;教令有不從,斧鉞為之使。不知九地之便,則不知九變之道。天之陰陽,地之形名,人之腹心,知此三者,獲處其功。知其士乃知其敵;不知其士,則不知其敵;不知其敵,每戰必殆。故軍之所擊,必先知其左右士卒之心。五間之道,軍之所親,將之所厚;非圣智不能用,非仁賢不能使。五間得其情,則民可用,國可長保。故兵求生則備,不得已則斗;靜以理安,動以理威;無恃敵之不至,恃吾之不可擊。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饑,以實待虛,以生待死,以眾待寡,以旺待衰,以伏待來。整整之旌,堂堂之鼓,當順其前,而覆其後;固其險阻,而營其表,委之以利,柔之以害,此治軍之道全矣。

賞罰

賞罰之政,謂賞善罰惡也。賞以興功,罰以禁奸;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賞賜知其所施,則勇士知其所死;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故賞不可虛施,罰不可妄加,賞虛施則勞臣怨,罰妄加則直士恨,是以羊羹有不均之害,楚王有信讒之敗。夫將專持生殺之威:必生可殺,必殺可生,忿怒不詳,賞罰不明,教令不常,以私為公,此國之五危也。賞罰不明,教令有不從;必殺可生,眾奸不禁;必生可殺,士卒散亡;忿怒不詳,威武不行;賞罰不明,下不勸功;政教不當,法令不從;以私為公,人有二心。故眾奸不禁,則不可久;士卒散亡,其眾必寡;威武不行,見敵不起;下不勸功,上無強輔;法令不從,事亂不理;人有二心,其國危殆。故防奸以政,救奢以儉;忠直可使理獄,廉平可使賞罰。賞罰不曲,則人死服。路有饑人,廄有肥馬,可謂亡人而自存,薄人而自厚。故人君先募而後賞,先令而後誅,則人親附,畏而愛之,不令而行。賞罰不正,則忠臣死於非罪,而邪臣起於非功。賞賜不避怨讎,則齊桓得管仲之力;誅罰不避親戚,則周公有殺弟之名。《書》云:“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贝酥^也。

【譯文】

為政者應確立賞罰制度,獎善懲惡,藉以鼓勵百姓立功,并杜絕罪惡。使部屬都確知賞罰的標準,那麼他們的行為就有分寸,不至於犯法。但賞罰要公平,不可以厚此薄彼,徇私偏袒,無功之人,不受祿;無過之人,也不應受罰,若任意獎賞或懲罰,將使部屬不服。

春秋戰國時,中山國國王只因一杯羊肉羹而亡國;楚平王因聽信讒言而迫害賢良,禍及子孫,都是賞罰不當的例子,值得后人警誡。

將領把持了屬下的生殺大權,若是誤殺好人,縱容惡人,喜怒無常,賞罰不明;常假公濟私,政令朝令夕改,使部屬不知所從。凡是犯有以上的過失的將領,都是國家的禍害。若賞罰不明,其所下的命令,無人愿意遵守;若縱容惡人,各種敗壞道德的事都會出現;若枉殺無辜,眾人必懷恨在心;若喜怒無常,那就很難樹立威嚴;若賞罰不公,百姓便不會爭相報國立功;若正教實施不當,法令自然也無法施用;若假公濟私,人人必有貳心。所以說眾惡不止,國祚必不能長久,士卒離心離德,再龐大的軍隊,終必潰??;將領毫無威嚴,軍隊就會軟弱;屬下無心作戰,將領就無從激勵士氣;法令不彰,事物就沒有條理;人人有貳心,國家就將面臨崩解的命運了。

因此要杜絕罪惡,須先使政治清明;要阻絕奢侈,須崇尚節儉,令忠直之士,審理訟獄,令清廉之士,執行賞法,賞罰嚴明了,則人人致力效忠。

路旁還有饑民,官吏的馬就中卻有肥馬,這可謂亡人而自存,薄人而自厚,太不懂得體恤百姓了。

人君必先訂立賞罰條例,而后才實施刑賞,令百姓既敬且畏,不須命令,即能服從。

賞罰不公,則忠臣盡死於冤屈,而奸臣皆因不實的戰功,而受重用。賞罰應不受恩怨情仇的影響,齊桓公就因不計前嫌而重用管仲,得以成就霸業;周公大義滅親,而能樹立威信,所以書經上說:「無所偏私,無所袒護,則王道可以施行無阻了。」

喜怒

喜怒之政,謂喜不應喜無喜之事,怒不應怒無怒之物;喜怒之間,必明其類。怒不可犯無罪之人,喜不縱可戮之士;喜怒之際,不可不詳。喜不可縱有罪,怒不可戮無辜;喜怒之事,不可妄行。行其私而廢其功,將不可發私怒,而興戰必用眾心,茍合以私忿而合戰,則用眾必敗。怒不可以復悅,喜不可以復怒,故以文為先,以武為後。先勝則必後負,先怒則必後悔;一朝之忿,而亡其身。故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憂而不懼,悅而不喜??煞拗?,然後加之威武,威武加則刑罰施,刑罰施則眾奸塞。不加威武,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眾惡不理,其國亡。

【譯文】

身為將領應注意隨時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境雖難免有怒有喜,但仍應將公事與私心區分開來,才不至於誤事。

生氣時,不可遷怒無罪的人,也不可因一時的高興,而赦免罪大惡極的人,應詳究其情,再行發落。決斷案件,也不可因自己的喜好,而濫殺無辜,或縱容有罪之人,不使情緒影響決策。將領不可喜怒無常,這足以抵銷以往所有的戰功,作戰時,應團結部眾的心,激勵士氣,齊力作戰,如果只憑自己的血氣之勇,強求軍隊硬攻,那麼全軍將毀在他的手中。

時時保持愉快的心情,就不容易發怒;終日郁郁寡歡,也就很難快樂的起來,所以將領必先修文德,而后再講究武功,如果戰勝后不能更加謹慎,則將因輕敵而戰敗。一味的意氣用事,事后必會后悔。一時的沖動,將導致身敗名裂。

所以有才德的君子,威武而不野蠻;只知憂心,而不知恐懼;喜怒皆不形於色。平時就要樹立威嚴,這樣,刑法才有效力,一切的罪惡都可以掃盡。若無法確立威信,則刑罰就無法施行,眾人跋扈而無法管束,那麼國家就會滅亡。

治亂

治亂之政,謂省官并職,去文就質也。夫綿綿不絕,必有亂結;纖纖不伐,必成妖孽。夫三綱不正,六紀不理,則大亂生矣。故治國者,圓不失規,方不失矩,本不失末,為政不失其道,萬事可成,其功可保。夫三軍之亂,紛紛擾擾,各惟其理。明君治其綱紀,政治當有先後。先理綱,後理紀;先理令,後理罰;先理近,後理遠;先理內,後理外;先理本,後理末;先理強,後理弱;先理大,後理?。幌壤砩希崂硐拢幌壤砩?,後理人。是以理綱則紀張,理令則罰行,理近則遠安,理內則外端,理本則末通,理強則弱伸,理大則小行,理上則下正,理身則人敬,此乃治國之道也。

【譯文】

要整頓政治,必須先裁汰冗官,去除虛職,不使閑散無用的官員,群聚結黨,危害政務。全國上下若不遵守三綱六紀,就會大亂。所以國君行為舉止必不失正道,為政需合乎理法道統,則萬事可成,而功業亦可長久保持。

軍隊之所以會紛擾沒有秩序,是因部隊各自為政,缺乏統一的管理。所以國君要治理國家,要有先后次序,先整頓大綱,而后處理細目;先頒布戒令,而后執行刑罰;先治理好國都附近幾省,而后全國都可治理好;先安內而后攘外;先修身而后治人。

如此一來,法令申明了,刑罰就可以執行無礙了;國家強盛了,鄰國就不敢來犯;壓制強者,則弱者得以伸張;吏治清明,則百姓亦會循規蹈矩,國君擁有崇高的品德,就能得天下人的景仰,這就是治國之道。

教令

教令之政,謂上為下教也。非法不言,非道不行,上之所為,人之所瞻也。夫釋己教人,是謂逆政;正己教人,是謂順政。故人君先正其身,然後乃行其令。身不正則令不從,令不從則生變亂。故為君之道,以教令為先,誅罰為後;不教而戰,是謂棄之。先習士卒用兵之道,其法有五:一曰:使目習其旌旗指麾之變,縱橫之術;二曰:使耳習聞金鼓之聲,動靜行止;三曰:使心習刑罰之嚴,爵賞之利;四曰:使手習五兵之便,斗戰之備;五曰:使足習周旋走趨之列,進退之宜;故號為五教。教令軍陳,各有其道。左教青龍,右教白虎,前教朱雀,後教玄武,中央軒轅。大將軍之所處,左矛右戟,前盾後弩,中央旗鼓。旗動俱起,聞鼓則進,聞金則止,隨其指揮,五陳乃理。正陳之法,旗鼓為之主:一鼓,舉其青旗,則為直陳;二鼓,舉其赤旗,則為銳陳;三鼓,舉其黃旗,則為方陳;四鼓,舉其白旗,則為圓陳;五鼓,舉其黑旗,則為曲陳。直陳者,木陳也;銳陳者,火陳也;方陳者,土陳也;圓陳者,金陳也;曲陳者,水陳也。此五行之陳,輾轉相生,沖對相勝,相生為救,相勝為戰;相生為助,相勝為敵。凡結五陳之法,五五相保,五人為一長,五長為一師,五師為一枝,五枝為一火,五火為一撞,五撞為一軍,則軍士具矣。夫兵利之所便,務知節度。短者持矛戟,長者持弓弩,壯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給糧牧,智者為謀主。鄉里相比,五五相保,一鼓整行,二鼓習陳,三鼓起食,四鼓嚴辦,五鼓就行。聞鼓聽金,然後舉旗,出兵以次第,一鳴鼓三通,旌旗發揚,舉兵先攻者賞,卻退者斬,此教令也。

斬斷

斬斷之政,謂不從教令之法也。其法有七:一曰輕,二曰慢,三曰盜,四曰欺,五曰背,六曰亂,七曰誤,此治軍之禁也。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故設斧鉞之威以待,不從令者,誅之。軍法異等,過輕罰重,令不可犯,犯令者斬。期會不到,聞鼓不行,乘寬自留,避回自止,初近後遠,喚名不應,車甲不具,兵器不備,此為輕軍,輕軍者斬。受令不傳,傳令不審,迷惑吏士,金鼓不聞,旌旗不睹,此謂慢軍,慢軍者斬。食不稟糧,軍不省兵,賦賜不均,阿私所親,取非其物,借貸不還,奪人頭首,以獲其功,此謂盜軍,盜軍者斬。變改姓名,衣服不鮮,旌旗裂壞,金鼓不具,兵刃不磨,器仗不堅,矢不著羽,弓弩無弦,法令不行,此為欺軍,欺軍者斬。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按旗不伏,舉旗不起,指揮不隨,避前向後,縱發亂行,折其弓弩之勢,卻退不斗,或左或右,扶傷舉死,自托而歸,此謂背軍,背軍者斬。出軍行將,士卒爭先,紛紛擾擾,車騎相連,咽塞路道,後不得先,呼喚喧嘩,無所聽聞,失亂行次,兵刃中傷,長短不理,上下縱橫,此謂亂軍,亂軍者斬。屯營所止,問其鄉里,親近相隨,共食相保,不得越次,強入他伍,干誤次第,不可呵止,度營出入,不由門戶,不自啟白,奸邪所起,知者不告,罪同一等,合人飲酒,阿私取受,大言警語。

思慮

思慮之政,謂思近慮遠也。夫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故君子思不出其位。思者,正謀也;慮者,思事之計也。非其位不謀其政,非其事不慮其計。大事起於難,小事起於易。故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是以九重之臺,雖高必壞。故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後。是以秦穆公伐鄭,二子知其害;吳王受越女,子胥知其敗;虞受晉璧馬,宮之奇知其害;宋襄公練兵車,目夷知其負。凡此之智,思慮之至,可謂明矣。夫隨覆陳之軌,追陷溺之後,以赴其前,何及之有?故秦承霸業,不及堯舜之道。夫危生於安,亡生於存,亂生於治。君子視微知著,見始知終,禍無從起,此思慮之政也。

陰察

陰察之政,譬喻物類,以覺悟其意也。外傷則內孤,上惑則下疑;疑則親者不用,惑 則視者失度;失度則亂謀,亂謀則國危,國危則不安。是以思者慮遠,遠慮者安,無慮者危。富者得志,貧者失時,甚愛太費,多藏厚亡,竭財相買,無功自專,懮事眾者煩,煩生於怠。船漏則水入,囊穿則內空;山小無獸,水淺無魚,樹弱無巢;墻壞屋傾,堤決水漾;疾走者仆,安行者遲;乘危者淺,履冰者懼,涉泉者溺,遇水者渡,無楫者不濟,失侶者遠顧,賞罰者省功,不誠者失信。唇亡齒寒,毛落皮單。阿私亂言,偏聽者生患。善謀者勝,惡謀者分。善之勸惡,如春雨澤。麒麟易乘,駑駘難習。不視者盲,不聽者聾。根傷則葉枯,葉枯則花落,花落則實亡。柱細則屋傾,本細則末撓,下小則上崩。不辨黑白,棄土取石,虎羊同群。衣破者補,帶短者續。弄刀者傷手,打跳者傷足。洗不必江河,要之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疾足;賢不必圣人,要之智通。總之,有五德:一曰禁暴止兵,二曰賞賢罰罪,三曰安仁和眾,四曰保大定功,五曰豐撓拒讒,此之謂五德。

▼今日推薦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就在今天,4月28日凌晨,國乒傳來樊振東、王勵勤、張繼科新消息

就在今天,4月28日凌晨,國乒傳來樊振東、王勵勤、張繼科新消息

觀察鑒娛
2025-04-28 09:22:00
“120要求穿衣才抬人,老漢入院十多分鐘無醫救”:死者家屬稱衛健局回應“有職責沒能力”

“120要求穿衣才抬人,老漢入院十多分鐘無醫救”:死者家屬稱衛健局回應“有職責沒能力”

大風新聞
2025-04-28 17:44:18
中方堅決不給臺階,特朗普態度變了,或將退出“涉臺”換談判

中方堅決不給臺階,特朗普態度變了,或將退出“涉臺”換談判

天氣觀察站
2025-04-28 00:39:24
美財長大言不慚,美債或出現技術性違約,人民幣國際化再進一步

美財長大言不慚,美債或出現技術性違約,人民幣國際化再進一步

今墨緣
2025-04-28 12:13:21
為什么不參加世乒賽贏給所有人看?陳夢的回復絕了,球迷釋懷了!

為什么不參加世乒賽贏給所有人看?陳夢的回復絕了,球迷釋懷了!

振華觀史
2025-04-23 09:40:09
蘋果加速移走生產線遭中國阻撓,銷美iPhone將全「印度制造」

蘋果加速移走生產線遭中國阻撓,銷美iPhone將全「印度制造」

阿鳧愛吐槽
2025-04-26 11:38:08
特朗普智囊:若中國解決臺灣問題,美國霸權將崩塌,有3筆賬要算

特朗普智囊:若中國解決臺灣問題,美國霸權將崩塌,有3筆賬要算

陳穟侃故事
2025-04-28 02:27:42
大消費股全線大跌 有友食品等多股跌停

大消費股全線大跌 有友食品等多股跌停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28 09:44:07
狄波拉再次讓王菲顏面掃地!最后一場演唱會婆孫同行,謝霆鋒表態

狄波拉再次讓王菲顏面掃地!最后一場演唱會婆孫同行,謝霆鋒表態

小晨同學啊
2025-04-27 18:27:24
男子現場問欠的360借條能不能不還,周鴻祎:這不是我的公司

男子現場問欠的360借條能不能不還,周鴻祎:這不是我的公司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04-27 15:17:34
凡是身體好的人,這個部位都不會“凸起”!

凡是身體好的人,這個部位都不會“凸起”!

華人星光
2025-04-25 15:15:22
平壤將建朝鮮人民軍庫爾斯克戰斗紀念碑

平壤將建朝鮮人民軍庫爾斯克戰斗紀念碑

深度Militaire
2025-04-28 11:18:20
長期不上班的人是咋生活的?網友:你們誰見過餓死的人!

長期不上班的人是咋生活的?網友:你們誰見過餓死的人!

解讀熱點事件
2025-04-27 00:35:02
五一買車有福了!燃油車再迎大降價,最大降幅47%,合資車霸榜!

五一買車有福了!燃油車再迎大降價,最大降幅47%,合資車霸榜!

侃故事的阿慶
2025-04-27 01:00:16
世體:國王杯巴薩無人受傷;萊萬&巴爾德趕不上戰國米首回合

世體:國王杯巴薩無人受傷;萊萬&巴爾德趕不上戰國米首回合

懂球帝
2025-04-28 18:21:05
抵車又抵房,還貸了幾百萬,農村夫妻放手一搏,把全家變成了巨富

抵車又抵房,還貸了幾百萬,農村夫妻放手一搏,把全家變成了巨富

灰鴿觀察室
2025-04-28 19:31:27
俄總參謀長盛贊朝軍英勇,庫爾斯克解放后1.2萬名朝軍去向成謎!

俄總參謀長盛贊朝軍英勇,庫爾斯克解放后1.2萬名朝軍去向成謎!

凱撒談兵
2025-04-26 22:04:44
我媽和情夫在一起47年,我爸視而不見,她70歲生日大壽上絕地反擊

我媽和情夫在一起47年,我爸視而不見,她70歲生日大壽上絕地反擊

濤哥講堂
2025-04-22 17:30:29
楊冪香港被偶遇!11歲小糯米身高1米6,楊冪叫著“寶寶”很溫柔

楊冪香港被偶遇!11歲小糯米身高1米6,楊冪叫著“寶寶”很溫柔

書雁飛史oh
2025-04-28 17:20:37
大批美國游客涌入中國,打著采購的幌子,真實目的竟讓美國難堪?

大批美國游客涌入中國,打著采購的幌子,真實目的竟讓美國難堪?

小噎論事
2025-04-19 09:18:10
2025-04-28 20:56:49
讀史 incentive-icons
讀史
博聞通識,知古鑒今。
11460文章數 158015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頭條要聞

貴陽越界影城真人版"石磯娘娘"宣布"退圈" 本人回應

頭條要聞

貴陽越界影城真人版"石磯娘娘"宣布"退圈" 本人回應

體育要聞

“我們欠球迷一個冠軍慶典,現在可以狂歡了”

娛樂要聞

黃渤青島做東請客 桌上全人情世故

財經要聞

外賣平臺陷入內卷,傷害的是誰?

科技要聞

傳騰訊阿里從字節搶購算力資源 字節否認

汽車要聞

東風日產,重新起跑

態度原創

本地
教育
親子
時尚
房產

本地新聞

亮劍緝車—蕉城法院首場法拍車聯合直播

教育要聞

任何粵語視頻,都可以生成粵語口語字幕了

親子要聞

萌娃知識分享,晚上睡覺八不要!

別再披頭散發了!這5個神仙春夏發型顯臉小巨洋氣,絕美!

房產要聞

灣區最美戶外教育社區!這座世界莊園自然能量場,為孩子解鎖人生新高度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勤县| 西丰县| 景德镇市| 五常市| 呼伦贝尔市| 乡城县| 琼中| 临安市| 赤水市| 台中市| 青州市| 察隅县| 余干县| 九台市| 广元市| 齐河县| 垦利县| 叶城县| 睢宁县| 永济市| 平果县| 东乌珠穆沁旗| 迭部县| 东阿县| 永善县| 资溪县| 宁波市| 冕宁县| 当涂县| 南投县| 莱州市| 正宁县| 合山市| 鄂州市| 利辛县| 鹤山市| 旅游| 大港区| 吴旗县| 永春县| 广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