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青銅器、古玉
天地大觀-跨越時光的文明印記
龍美術館首個古代器物主題展掠影2
無極齋分享
韓回之,字無極,韓天衡美術館藝術總監。愛好收藏,對古代武備、漆器、茶具、香具、印珠、玉器都有涉獵。博涉而深究,視野開闊,頗有心得,樂藝會特開設專欄《無極游》,陸續刊登各系列藏品,與各位同好分享。本篇是古歡齋主韓回之帶大家欣賞《天地大觀——跨越時光的文明印記云南博物館》系列。
2025年3月22日至6月29日,龍美術館(西岸館)將呈現新展“天地大觀——跨越時光的文明印記”,這也是龍美術館開館十三年來,首次集結約200件(套)從商周至明清的珍貴文物展出,包含甲骨文、青銅器、玉器、佛像、瓷器、家具等,呈現了三千年華夏文明及工藝的巔峰,更是帝王意志、文人雅趣與民間智慧的融合。明成化斗彩雞缸杯也將再次亮相。
很多展品系首次面向公眾展出。三函商代甲骨刻辭(34例),涉及祭祀、征伐、田獵、求雨、入貢,原為日本藏家舊藏,曾著錄于《日本散見甲骨文字匯集(二)》《小林斗盦舊作品集》。
西周宣王五年青銅兮甲盤,刻133字銘文,記述尹吉甫(兮甲)跟隨周王討伐玁狁獲勝,并治理南淮夷、監督貢賦、規范商貿、嚴明法律等事件,是流傳年代最久遠的國寶重器。戰國青銅錯金銀嵌琉璃乳釘紋方壺,工藝繁縟,色彩絢麗,錦繡卓絕,代表了戰國時期奢華工藝的巔峰。北宋汝窯天青釉洗,釉如凝脂,天青猶翠,冰裂瑩澈,器形雅致,呈現了極致的宋代美學。
本次展覽是龍美術館開館13年以來,首次以古代器物為主題的展覽,展覽以“金石壽”“器載道”“思無邪”和“無盡藏”四個板塊。
金石壽
“金石壽”是本次展覽的第一個板塊。甲骨、青銅器、玉器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承載了中華文化的延續與永恒的內涵 。本區塊以甲骨刻辭三十四例,以及青銅器、高古玉器、玉璽等十三件(套)珍稀文物,展現跨越三千年的文明印記。
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統,以龜甲、獸骨為書寫載體,不僅刻錄了商代占卜活動,更將先民對天地神靈的敬畏與社會制度的規范凝固于甲骨之上。通過對甲骨文的解讀,商代政治、經濟、宗教等歷史細節得以重生。
明洪熙 永樂仁孝文皇后青玉龍鈕謚寶
10厘米,7.2厘米,高10.2厘米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樂藝會發布
歡迎訂閱轉發
謝絕不經同意擅自拷貝圖文至自己公微號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