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農歷四月初一,也就是農歷四月第一天,標志著農歷四月的開始。有關農歷四月初一的民間說法比較多,傳統文化中,四月初一屬于朔日,也稱之為朔日節。農歷四月初一,也叫“清和節”,指天氣清明和暖。今天農歷四月第一天,記住“吃三樣,做一事”習俗,平安順遂過四月。
一、吃三樣
1、吃豌豆
豌豆是農歷四月這個時候上市的健康食材,它的口感相當不錯,軟糯鮮香,還能起到健脾祛濕的效果,農歷四月千萬不要錯過。豌豆糕又叫豆沙糕,豌豆澄沙糕,是流行于山西、河南、河北、北京等地的特色糕類小吃,屬甜食,宜夏季食用。用上等豌豆磨粉,加入白糖、柿餅、梔子黃、柿子霜制作而成,香甜可口,清涼下火,爽口綿甜,益脾胃,解熱祛毒。
食材:新鮮豌豆、細砂糖、黃油、食用油、
做法:1、準備好材料,水開后,倒入鍋中。2、再加入少許食用油,煮10到15分鐘,過冷水,晾干一下水。3、用攪拌機打細膩,打成豌豆泥。4、打好的豌豆泥過篩一下,口感會更細膩,為了方便,我沒有過濾,口感也不差。5、豌豆泥倒入不粘鍋,加入25克細砂糖,15克黃油,小火翻炒。炒到很結,不粘刮刀就可以了。6、裝在盒子里面弄平,放到冰箱冷藏30分鐘以上,拿出來邊邊刮一下就能倒出來。7、切塊即可食用,也可以捏成團,用月餅模具壓成喜歡的形狀,真的挺好吃。
2、吃蒸蛋羹
進入農歷四月,正是做好夏補的最佳時機,夏季隨著氣溫上升,體力會消耗越來越大,就需要多補充蛋白質含量高和容易消化吸收的食材,農歷四月正是雞蛋產蛋量高峰期,可以多吃一些雞蛋補充身體營養,增強體質和身體免疫力。蒸蛋羹說簡單特別簡單,二十分鐘就能吃到嘴里,但對于不會做的廚房小白,真需要注意一些小細節。分享蒸蛋羹的詳細做法,看完你也能蒸出入口即化的雞蛋羹,喜歡就一起來試試。
食材:雞蛋2個,清水適量,小蔥末,生抽醬油,香油幾滴。
做法:1、雞蛋打到碗中,用筷子充分的攪拌均勻加入清水。雞蛋液和水是1:2的比例。2、加入清水以后,再用筷子充分的攪拌均勻,然后用勺子把蛋液上面的泡泡撇去,這樣可以讓蛋羹表面沒有小孔更細膩。3、把處理好的蛋液表面蓋上一層保鮮膜用牙簽扎幾個小孔,可以出氣,這樣是為了防止鍋蓋上的水滴落到蛋羹中。4、啟動電飯鍋的蒸煮鍵,用時14分鐘至15分鐘,就可以關掉電源,出鍋,去掉保鮮膜,蛋羹就蒸好了。5、清楚打看到蛋羹滑嫩,表面平整,把蛋羹中加入1勺生抽醬油調味,幾滴香油,撒一點小蔥末,即可上桌。6、入口即化,細嫩好吃的蛋羹就做好了,喜歡就試試。
3、 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美食,但有些地區,四月初一也有吃粽子的習俗。粽子寓意著團圓和豐收,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農歷四月初一這一天,吃粽子也是為了傳承傳統文化和祈求吉祥如意。
食材:糯米、五花肉、老抽、生抽、糖、鹽、粽葉、姜
做法:1、把粽葉煮水,然后剪掉粽葉頭上的二個小角。2、把腿肉用老抽二勺、生抽二勺、蠔油一勺,鹽一勺,姜片適量,拌勻后放冰箱冷藏八個小時以上。3、糯米用水淘洗干凈,浸泡六個小時左右。4、浸泡好的糯米,去掉水分,放生抽二勺、老抽一勺、鹽二勺,拌勻,最好也靜置一、二個小時。5、把粽子里的米拍拍實,這樣煮出來的粽子不會太軟塌。去掉粽葉后是很有線條感的三角立體粽,粽子包好了,剪去多余的葉尖。6、放大鍋里,大火燒開后小火煮,其間要加幾次開水。我一般要煮四、五個小時。
二、做一事:不洗冷水澡
進入四月,天氣逐漸炎熱,很多人喜歡在睡前沖個澡以解乏。但在“平日”這一天,切記不要洗冷水澡。因為立夏時節正是陽氣生發旺盛的時候,冷水澡容易導致陽氣閉合,使人出現“夏乏”狀態,影響第二天的精神狀態。此外,冷水澡越洗越熱,不利于身體健康。
三、忌一事:忌出遠門
四月初一作為“朔日”,傳統上不宜出遠門。朔日時月球和太陽會同時出現在同一黃經線上,地球上看不到月亮。在古代沒有先進的照明設備的情況下,夜間出行很不安全。因此古人避免在朔日出遠門以免遭遇不測。
看風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