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的菜市場空無一人。 老農蹲在開裂的田埂上數冰雹。
氣象臺的紅色預警像鞭炮炸響。 桂林陽朔的竹筏漂在渾濁的洪水里。 這可是往年游客擠破頭的黃金水道。
民宿老板盯著被冰雹砸穿的玻璃頂。 柳州某小區地下車庫變成游泳池。 三十萬的新能源車泡在水里冒泡泡。
物業說排水系統按五十年一遇標準建的。 河池山區傳來轟隆的悶響。 凌晨三點整個村子都在逃命。
地質專家說滑坡預警早發了三天。 南寧寫字樓白領集體網購雨靴。
快遞站堆成小山的包裝都在滴水。 直播間里防水鞋銷量暴漲700%。
梧州郊外的養雞場最慘。 五千只土雞被冰雹砸得七零八落。 保險公司說自然災害不在理賠范圍。
氣象局數據讓人心驚肉跳。 桂林某監測站單小時雨量破百年記錄。
但水庫負責人說這點水只夠喝二十天。 菜價開始坐過山車。
空心菜從三塊漲到八塊五。 超市經理說物流車困在塌方路段。
朋友圈攝影大賽突然換題材。
昨天還在曬干裂的池塘底。
今天全在拍馬路上的激流瀑布。 有個細節特別諷刺。 五星級酒店用沙袋堵大門時。
環衛工正徒手掏堵塞的下水道。 我個人覺得最魔幻的是天氣。 干旱預警和暴雨預警同時掛著。
像極了生活給的耳光與甜棗。 這場雨暴露的問題比解決的更多。 城市看海的時候。
農村正在為明天的飲用水發愁。
冰雹終會化成水。 但有些裂縫永遠補不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