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釣魚是一項廣受歡迎的休閑活動,在各地城市河道邊上總能看到釣友們的身影,不過大多數時候,大家釣上來的都是小魚,能在城市河道中釣獲幾十斤大魚的場面,恐怕只有在廣東才能見到。比如在2023年11月,有位廣州釣友洪師傅在城市河道釣魚時,就釣上來一條體長1.4米、重達30多斤的巨型塘鲺鯰,吸引來眾多路人的圍觀。
據了解,當洪師傅把這條大魚拉上岸時,它龐大的體型立刻吸引了不少路人的注意,不少人紛紛掏出手機拍照,更有路人驚嘆說它恐怕是河里的魚王吧?塘鲺鯰作為一種外來物種,靠著強大的適應能力和繁殖力早已在廣州水域占據主導地位。它們不僅數量龐大,而且體型普遍偏大。洪師傅釣獲的這條巨型塘鲺鯰,估計平日里在河道中可以說是毫無對手,可它終究難逃釣友的魚鉤。
埃及塘鲺鯰習性兇猛,食性特別復雜,不僅會捕食魚蝦、水生昆蟲,甚至還會吃動物尸體和各種亂七八糟的雜物,這種不挑食的特性讓塘鲺鯰的生長速度非常快,在城市河道中也能長到驚人的體型。不過,像洪師傅釣獲的這種幾十斤重的塘鲺鯰就算是在塘鲺鯰比較密集的廣州也并不算多見。
洪師傅在釣上來這條巨型塘鲺鯰后,并沒有將它帶走,而是決定將它放生回去。他說考慮到這種體型的塘鲺鯰生長不易,自己在拍照留念后就放生了,希望它能繼續在河道中繁衍生息。不過,這一善意的舉動卻在網絡上引發了爭議。不少網友質疑說塘鲺鯰作為入侵物種,它們的數量已經多到要破壞本土生態平衡了,怎么可以將這樣的生態殺手再給放生呢?放生它看似是好心,但實際上卻是在傷害本土野生魚。
網友們說得沒錯,塘鲺鯰的確是生態殺手,因為它們幾乎無所不吃,這種貪婪的習性不僅會擠壓本土魚類的生存空間,還會破壞食物鏈平衡。以洪師傅釣到的這條巨型塘鲺鯰為例,它一年就會吃掉上千斤的野生魚蝦及其它水生生物,如果放任它在自然水域中生存,那將對本土漁業資源和生物多樣性造成不可逆的破壞。
正因如此,即便遇到如此罕見的塘鲺魚王也絕不能輕易放生。如果釣到了這種魚又不想帶回去吃的話,那可以送給圍觀的路人拿回去喂貓喂狗,也可以無害化處理,這些方式都比直接放生更為合理。
這幾年來,隨著公眾環保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生態保護,積極參與各類環保活動。可是在對待外來入侵物種時,大家普遍存在一些認知誤區。比如很多放生者會出于行善的心理,會將外來物種放生到自然水域中。
科學研究表明,外來入侵物種已成為我國生態系統面臨的重大威脅之一,它們不僅會直接捕食本土物種,還可能帶來新的病原體,改變原有食物鏈結構,甚至導致某些珍稀物種滅絕。我國因盲目放生導致的外來物種入侵案例屢見不鮮,給生態環境治理帶來了巨大挑戰。
總的來說,大家應當正確認識外來物種的危害,避免因一時善念將它們放生而造成更大的生態危機。真正的放生應當建立在科學認知的基礎上,而非盲目行善。建議公眾在參與放生活動前,要先了解相關物種的生態特性,或向專業機構咨詢。同時,相關部門也應加強科普宣傳,完善法律法規,引導公眾開展更科學、更負責任的放生活動,共同守護好我們的生態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