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泰爾馬克州,外籍多孩家庭領取社會救濟金的問題引發了廣泛關注,類似的討論此前已在維也納出現。今夏,一家月均領取約4600歐元社會救濟金的敘利亞家庭引發了激烈的政治討論,涉及救濟金額的高低、各州間的救濟標準差異及外籍領取者的比例。
近日,施泰爾馬克州自由黨(FP?)向社會黨(SP?)提出質詢,數據顯示該州共有1121個四孩及以上的家庭(包括夫妻家庭和單親家庭)領取社會救濟金,其中869戶為非奧地利籍,763名申請人是第三國公民或難民。到8月初,非奧地利籍家庭占四孩及以上家庭總數的77%,而三孩家庭中,非奧地利籍的比例也高達66%。
根據自由黨獲得的統計,施泰爾馬克州共有三對夫妻撫養八名未成年子女并領取社會救濟金,其中一對夫妻一人為歐盟公民,一人為第三國公民,另一對則有一名難民身份。雖然單戶領取金額未詳細列出,但對這些家庭的最高月救濟金可達3681.34歐元凈收入。FP?指出,再加上聯邦的家庭津貼,這些家庭每月收入可能接近6000歐元。對此,施泰爾馬克州自由黨黨團主席馬里奧·庫納塞克(Mario Kunasek)表示不滿,質疑“努力工作的奧地利家庭是否會認為這一切公平”。
庫納塞克批評社會事務專員多麗絲·坎普斯(Doris Kampus,SP?)和州長克里斯托弗·德雷克斯勒(Christopher Drexler,?VP),稱其社會政策使斯泰爾馬克成為“吸引世界各地多孩外籍家庭的社會福利磁石”。庫納塞克指出,“目前本地奧地利人不再是社會救濟的主要目標群體。黑紅聯盟的家庭團聚政策產生了破壞性影響,尤其是在四孩及以上家庭中,非奧地利人是主要受益者”。
自由黨提議施泰爾馬克州應借鑒上奧地利和下奧地利的模式,從第二個孩子起逐步減少補助金額。然而,這一提議尚未獲得執政聯盟的通過。
社會黨社會事務專員坎普斯長期以來對黑-藍聯盟的最低保障改革持批評態度,她表示當前數據突顯了對全國統一救濟標準的需求,尤其是在多孩家庭方面。她向《小報》表示,施泰爾馬克州的分級救濟金模式對控制救濟金的合理使用發揮了積極作用。
- THE END -
(以上內容由歐洲時報中東歐Karl原創編譯,部分內容參考自ORF、奧地利《新聞報》《信使報》《奧地利報》《今日報》等,部分圖片來自新華社、APA及網絡,轉載請注明《維城》EuroNew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