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楊歡 每經編輯:劉艷美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636524
4月27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牢記囑托建成支點——七大戰略行動方案”系列新聞發布會,會上,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克克解讀了《關于實施文化創新戰略整體提升支點文化影響力的行動方案》。
據介紹,《行動方案》提出了三個階段的目標任務:力爭到2027年,全省旅游綜合收入超過1.3萬億元,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收超過6000億元,建設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取得重大突破;到2030年,全省旅游綜合收入達到2萬億元,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收超過8000億元,初步建成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省,全面建成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解讀:假期將至,旅游正在成為另一個“搶人”戰場。在提出“2027年,旅游綜合收入破1.3萬億元”前,湖北剛剛劃定了“萬億”目標——
就在4月25日舉行的2025湖北文化旅游發展大會上提到,湖北推出“神武峽”“赤黃紅”兩大文旅主軸,以建設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為目標,推動文旅產業加速邁向萬億元級。
在此之前(4月22日),安徽也提出,今年將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發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力爭實現國內旅游總花費突破萬億元,入境游客實現倍增。
“旅游收入破萬億,標志著進入旅游發展的第一梯隊。”此前曾有專家指出,服務業最大的變量就是現代旅游業,利用本地的旅游資源,把外部的服務需求吸引到本地,具有巨大的經濟撬動效應。
聚焦中部地區,今年初,湖南、河南已先后官宣,旅游收入突破萬億大關。湖北離“萬億”臺階還有多遠?數據顯示,2024年湖北省接待游客8.73億人次、同比增長13%,旅游總收入9011.6億元、同比增長18.8%。
從旅游資源來看,湖北稱得上“家底”豐厚,全省共有16家5A級景區、4處世界遺產,以及“知音湖北”等國際文旅IP。但在此次《行動方案》中,湖北自我剖析,直言存在文旅融合不夠深、開發利用不夠好、文旅品牌不夠響、產業鏈條不夠長等短板弱項。
努力把文旅資源優勢轉變為發展勝勢,湖北這次系統提出了八大行動舉措,包括重點打造大黃鶴樓、武當山、長江三峽、神農架、恩施大峽谷5家世界知名旅游景區,同步建設20家5A級旅游景區、100家精品景區,構建“520100”景區品牌體系等。
此外,得益于免簽政策、跨境移動支付迭代升級等因素,我國入境游熱度不斷攀升。對此,當地專家也表示,“湖北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必須跳出傳統國內文旅規劃的局限,摒棄‘以自我為中心’的資源導向思維。要站在海外游客的視角,用跨文化交流的思維重新審視文旅發展路徑。”
#動向
2025蘇州全球招商大會舉行
4月26日,2025蘇州全球招商大會舉行。總投資3415.7億元的417個項目集中簽約,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能、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新賽道產業項目。會上,蘇州發布“全球產業創新合作伙伴計劃”,邀請全球伙伴加入蘇州,與蘇州一同推動科技進步,共建產業合作新模式,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湖北首次成為快遞凈輸出省份
據湖北日報消息,今年一季度,湖北快遞結構發生歷史性變化——快遞業務量(攬收寄出)、投遞量(來件派送)比例,從2024年底的1∶1.03,變為今年的1∶0.97,這意味著湖北首次成為快遞“凈輸出”省份,即從湖北打包寄往外省的快遞數量比從外省寄進來的多,反映出“湖北制造”在電商平臺的競爭力不斷增強。
港珠澳大橋今年出入境客流破1000萬人次
截至4月27日,2025年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1000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18.9%,刷新口岸自開通以來一年內客流破千萬人次的最快紀錄,比2024年提前25天。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提供的數據顯示,“南下”客流成增長“主力軍”。今年以來,經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查驗內地旅客已超過417.6萬人次,同比增加超過30.3%。
教育強國建設基礎教育綜合改革試點來了
教育部4月27日在江西南昌召開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試點暨優化資源配置現場推進會,據悉,教育強國建設基礎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陸續啟動,共設立13個改革試點項目,涵蓋適應人口變化的基礎教育資源調配機制改革、中考改革、縣中發展振興、綜合高中建設、科學教育特色高中建設、學前教育保障機制、特殊教育保障機制等民生關切熱點。
#聲音
商務部等6部門:下調離境退稅起退點至200元
4月27日,商務部等6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離境退稅政策擴大入境消費的通知,從推動離境退稅商店增量擴容、豐富離境退稅商品供給、提升離境退稅服務水平三方面提出8條具體措施。
通知提出,下調離境退稅起退點。境外旅客同日同店購買退稅物品金額達到200元人民幣,且符合其他相關規定的,可以申請辦理離境退稅。
#數讀
時隔7個月規上工業利潤重回正增長
4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1至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093.6億元,同比增長0.8%。扭轉了自上年三季度以來企業累計利潤持續下降的態勢。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由1至2月份下降0.3%轉為增長2.6%,企業當月利潤也有所改善。
據介紹,一季度,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4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增長面近六成;有24個行業利潤增速較1至2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轉增,回升面達58.5%。其中制造業改善明顯,一季度利潤增長7.6%,加快2.8個百分點。
“裝備制造業成為利潤增長重要支撐?!眹医y計局工業司統計師于衛寧表示,一季度,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6.4%,較1至2月份加快1.0個百分點,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的比重為32.0%,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拉動全部規上工業利潤增長2.0個百分點,拉動作用較1至2月份增強0.6個百分點。
#放榜
31省份公布2024年人口數據,8省份正增長
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份均公布了2024年末常住人口規模數據。具體來看,8省份常住人口上漲,3省份維持不變,另有20省份出現下降。從地域分布來看,人口增長最多和下降最多的省份都在東部沿海——
廣東以1.278億人的常住人口總量繼續領跑全國,成為唯一一個人口突破1.2億大關的省份,人口增量74萬人,時隔三年超越浙江,重返全國人口增量第一省。與此同時,山東2024年末常住人口總量1.008億人,較2023年末常住人口減少42.8萬人,是全國人口下降最多的省份。
中部六省中,僅安徽2024年常住人口實現正增長,其余五省份均出現人口減少的情況,合計共減少96萬人。西部地區新疆、西藏、陜西三省份實現人口正增長,2024年末人口增量分別為24.8萬人、5萬人、1萬人。東北地區三省份2024年末人口總量較上年共減少82.1萬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