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4月27日訊(記者 孫銳)隨著5月1日伏季休漁期臨近,連云港市各大海鮮市場迎來采購高峰。記者走訪港城部分海鮮市場發現,帶魚、鯧魚、梭子蟹等鮮活海產品供應充足,價格平穩。市民呂先生表示:“現在海鮮買最劃算,休漁后大部分就是養殖的水產品了。”水產店老板陸先生介紹,目前海鮮比較平穩,沒什么大變化,但休漁后鮮活海產將大幅減少,冷凍和養殖類產品將成主流。
作為全省漁船數量最多的城市,連云港市今年將有1600余艘漁船從5月1日12時起進入為期四個半月的伏季休漁期,覆蓋北緯35度至26度30分的黃海和東海海域。此次休漁旨在保護大黃魚、鯧魚等經濟魚類的產卵和幼魚成長,遏制過度捕撈對海洋生態的破壞。市農業農村局數據顯示,近年來伏休政策成效顯著,部分魚類資源量恢復超30%,漁獲物體長增加15%。
記者了解到,為落實休漁期管理,連云港市于4月18日召開了漁船管理專題座談會,重點部署涉外漁船監管、安全生產及船員培訓工作。會議強調,將加強執法協作,優化管理流程,并通過專項培訓提升船員專業能力。贛榆區農業執法部門表示,將嚴格執行“海上+港口”巡查機制,確保漁船按時歸港。
盡管休漁期間鮮活海產減少,但市民餐桌仍不缺海味。連云港市海水養殖面積超70萬畝,年產水產品超80萬噸,其中牡蠣、南美白對蝦等養殖品種占近半數。通過三倍體牡蠣選育、海水淡水混合養殖等技術創新,本地養殖產品品質和產量持續提升。市農業農村局指出,扇貝、比目魚等養殖水產品將有效填補休漁期市場空缺。
伏季休漁不僅助力海洋資源恢復,也推動漁業轉型。近年來,連云港漁民逐步轉向生態養殖和休閑漁業,實現“以漁養海”的可持續發展。市漁業處負責人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優化養殖技術,擴大深水網箱等現代化設施應用,為市民提供更豐富的優質海產品。
校對 王麗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