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真是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
有網友無意在網上沖浪,突然刷到一個網紅,長得還挺好看的,沒想到再一看,這女人越看越眼熟。
這人……不是那個詐騙犯卿晨某靚嗎?
怎么出獄后搖身一變,不僅變成了網紅,還打著當年“最美通緝犯”的招牌,大談人生容錯率。
信誓旦旦地宣布,自己要開直播,以后少在直播間問自己當年的事情。
如此高調地在網上喊話,不僅沒被罵,居然還火了,而且還是粉絲追著喂飯的那種,拼命打賞,各種禮物滿天飛。
一旦有人發出質疑,鐵粉們就會敲鑼打鼓的在評論區狂刷:
憑什么不給別人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讓你分分鐘自閉,懷疑自己的三觀出了問題。
只怪自己太孤陋寡聞了,見過太多為了流量和關注度制造噱頭的事情,唯獨沒有見過這一種。
難道,現在粉絲的容錯率都這么高了嗎?
要知道2018年只有19歲的卿晨某靚,因為涉嫌“酒托”詐騙,就是因為長相靚麗,到處撒網,打著與男人戀愛的幌子,把男人帶到指定場所消費,一頓下來就是成千上萬的,最后25%的提成都進了她私人的腰包,這可比之前做美甲來錢快多了。
沒想到這些男人也不是個個都是大冤種,花了大價錢請客吃飯后就沒下文了,連美女的手都沒碰過,就跑到警察局去報警。
一來二去,這樣的報警案件越來越多,就引起了當地警方的重視。
經過調查,雖然沒有涉黃,但他們團伙總共有10人,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利用這樣的手段,總共作案45起,詐騙金額高達140多萬元。
被警方盯上后,卿晨某靚就跑了,四川綿陽警方為了把她抓捕歸案,直接在下發了通緝令,還在網上放出了她的照片。
因為證件照相片,長相靚麗,卿晨璟靚突然就在網上火了,被無數網友稱為“最美通緝犯”。
當時網上一片“卿本佳人,奈何做賊”的聲音。
好在,通緝令發出一周后,卿晨某靚就選擇了自首,第二年被判刑14個月。
雖然我們也提倡給這類人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但一個曾經的刑滿釋放人員,居然搖身一變變成人生贏家,在網上大談人生經驗,甚至用曾經“罪犯”的經歷來包裝自己,這就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了。
先不說這種行為是不是為了吸引眼球另辟蹊徑,就說這樣傳遞出來的價值觀,有沒有想過對下一代的影響?
當下一代知道,刑滿釋放人員都能堂而皇之的當上網紅,受到萬人追捧,一年就能賺到無數人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那以后誰還會“做好人,做好事”?
我們不是對刑滿釋放人員有什么成見,網紅人人都能做,但唯獨刑滿釋放人員不能。
這是對社會公序良俗,最基本的良知。
02
當然,卿晨某靚走上網紅之路,也絕不是一蹴而就就能成的事情,這背后有跡可循。
早在她服刑的時候就曾有媒體去采訪她,問她出獄后有什么打算?
卿晨某靚一邊在采訪中流露過對過去“罪行”的悔過態度,一邊表示自己有做網紅的想法,而且還想做“正能量網紅”。
但出獄后的卿晨某靚并沒有第一時間做網紅,而是開了一家奶茶店,直到當年11月份,她突然出現以“反詐人員”的身份出現在綿陽警方的“反詐app”上。
一身光鮮亮麗的打扮站在鏡頭前,頂著詐騙前科刑滿釋放人員的身份,向社會喊話,勸說大家謹防詐騙套路。
沒想到再次火了。
甚至還有很多自媒體,將她和半年前出獄當老板的“偷車周某”,并稱為正能量的典范。
也許就是那一次,終于堅定了卿晨某靚要當網紅的決心。
從此,卿晨某靚就利用網紅的身份,頻頻亮相直播間。
還記得上次她在網上小火了一把,是2024年她在直播間連線“反詐老陳”。
在介紹自己的時候,不但講述了自己被判刑的經歷,還特別介紹自己當年被網友稱為“最美通緝犯”。
不過,她認為這個稱呼不妥當,在她看來,她應該是“九億少男的夢。”
真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之后她還和“反詐老陳”打了一場PK,PK的方式相信大家都懂,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按照兩邊粉絲刷禮物的金額來判定輸贏。
這里插句題外話,我一直覺得這種PK的方式,也是一種變相的那個啥。
也怪不得卿晨某靚在PK的時候,表現出的專業程度不輸任何大主播,最后當年還沒翻車的“反詐老陳”,居然輸掉了PK。
但卿晨某靚也在直播間里承認,自己出獄后雖然談了一個男友,兩人都到了要談婚論嫁的地步,但男友估計還是受不了家人的壓力,想到她曾經的過往,還是和她分手了。
這讓她自己也很苦惱,雖然長得漂亮,但因為之前不光彩的經歷,沒有人愿意娶她回家。
不久后,她就開始在里喊話粉絲,關注她的賬號,自己會開直播,并且下方打著的標簽也是“最美通緝犯”。
03
這讓我想起另一個刑滿釋放人員開直播帶貨的熱搜。
起初他在網上火起來是因為他在主頁中介紹自己:
2000年被拐賣,在廣西玉林的養父家中長大,現在想要尋親,但沒有任何原生家庭的信息,希望獲得網友們的幫助。
在他的主頁里,寫滿了這些年的坎坷經歷,吃了很多苦,遇到了很多人。
后來,又有傳聞說,他長得像上海爸爸23年尋子事件中的兒子。
這也讓他的賬號開始有了熱度。
他也趁著這波熱度,不斷在周柏堅訴說自己的悲慘過往,粉絲們對他也是越發的同情。
但沒過多久,23年尋子的上海爸爸找到了自己的親兒子,反而尋親男孩這邊的很多細節都對不上,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幸運的是,這件事翻篇了,“尋親男孩”的人設卻沒塌,不僅收獲了一波流量,粉絲數也是不斷往上漲,成了坐擁十多萬粉絲的網紅。
看到自己慢慢有了知名度,“尋親男孩”同樣開始了直播帶貨。
沒想到在有次直播的時候,他自己說漏了嘴,說自己曾蹲過監獄,估計是想利用這個再次獲得粉絲們的眼淚,懇請大家能給他第二次機會。
道理的確是這個道理。
沒想到好事的粉絲一查,居然查出“尋親男孩”犯的事不一般,居然是“持刀強奸未成年”,性侵一個15歲少女后被捕。
一時間激起千層浪。
原以為“尋親男孩”的人設就這么塌了,沒想到讓人驚訝的,不是他可疑的“尋親故事”,不是他偏貴的商品定價,也不是他轉頭用從女粉這里賺來的錢,在夜店豪橫地叫上40個女孩陪酒。
而是強奸犯身份坐實后,仍舊力挺他的人:
不要理會那些黑子!
那些人都會得到報應的。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努力生活!
這些人只注意到了他悲慘的身世,卻對他犯下的罪孽視而不見,甚至美化曲解犯罪事實。
好在清醒的網友還是占了上風,“尋親男孩”為了逃避,一度選擇私密了自己的賬號。
可就在網友們以為他會在網上消失的時候,他居然又開啟了直播。
而且這次直播的貨品,還是女性專屬用品衛生巾。
你就說這人是蠢還是壞吧?
一個曾經的強奸犯在直播間公然叫賣女性用品,這難道不是對女性最大的侮辱嗎?
當他帶貨的那一刻,他有沒有想過受害者家屬?有沒有想過被他傷害一身的受害者?
而那些在評論區口口聲聲地為他打抱不平的“圣母”,難道聽不見一個母親,億萬女性的聲音嗎?
而某平臺公然讓這種人成為網紅,在社交媒體上大張旗鼓的賺錢,難道傳遞出來的是這種價值觀嗎?
于情于理,于法于德,這種人都不應該出現在網絡上,更不應該做網紅賺錢。
因為她們賺的錢,都是通過傳遞不良價值觀,用自己不光彩的經歷,利用大眾的獵奇心理蹭來的。
04
在某書上一個不一樣的“哥哥”,在自我簡介中,把自己描繪成一個“重獲新生”、自尊自強的“好男兒”:
我不會接受別人的施舍,會用雙手,靠能力撐起這個家。
我為年輕的錯,付出了代價。人生在世,孰能無過。
隨后,不僅大大方方地表示自己剛刑滿出獄,準備創業,還曬出當年自己的“釋放證明書”。
但這位哥哥卻從未說自己犯的什么罪。
好在細心的網友從他曬出的信息發現,這位滿口“改過自新,重新開始”的哥哥,在2017年因為強迫賣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十個月。
根據刑事裁定書,他和同伙曾把一個未成年女孩騙到湖北某省。
為了讓她乖乖接客,用暴力手段不斷毆打,打到聽話從命。
眼看就要塌房了,結果他又開始哭慘,說自己做自媒體,只是為了“記錄生活”;偏見是座大山,希望大家給自己留一條活路……
結果,評論區還真是畫風突變。
有人安慰他,“不要灰心,好好做自己,加油!”
有人用理想寫詩,“不要在意世俗的眼光,去追逐屬于自己的光,做好自己。”
我們不知道這些粉絲是怎么想的,仿佛她們面對的,是一個不畏世俗、沖破枷鎖的英雄人物。
而反觀他無數在某書上記錄悔過的心路歷程,有對父母的虧欠,有對自我的規劃,唯獨沒有對受害者的歉意。
這句話以上所有人都適用。
目前這人的賬號已被封禁,相信平臺也開始嚴打這樣的”害群之馬”。
想一想為何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多,而且有很多刑滿釋放人員都選擇做起了網紅?
因為這行門檻低,且“服刑”二字也自帶流量。
我們并不是一棍子把所有服刑人員打死,將他們和普通人跟別對待。
但犯罪就是犯罪,它是人類道德的底線。
一旦觸碰了這條底線的人,更應該規規矩矩的做人做事。
可現在反而這樣的經歷,卻成了某些人賺錢的工具,打著“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幌子,騙取網友們的同情。
服刑完畢,并不意味著審判的徹底結束。
真正想改過自新,第一步就得從踏實做人開始。
如果我們讓這些人都能輕易地在網上賺到錢,那些被損害、抹去的受害者姓名,又該何處安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