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萬能學爸關注我,聆聽學爸更多故事
昨天見了一個,87年的大學老師家里農村的,聊了10分鐘他就說走吧,沒什么可談的了,就這樣結束了。
小城市,這是見的第7個男士,相親群里的介紹人又在群里要喝起來,連發6個博士或者碩士的女生信息,他后來偷偷給我吐槽,沒有一個男士找他要信息。
相了這么多,終于發現了小城市的相親規律:男人至死都愛少女!他們選擇范圍非常廣泛。
比如82離婚帶娃都想選擇90左右,92年離婚不帶娃也要90-95年,所以說他們可以選擇90-98范圍的女性。
我見的一位90年男士,前妻96年的,他倆閃婚閃離,彼此充滿了怨恨,他認為自己離婚后就是沒有結過婚的了。
他們有挑剔的權利,因為他們多數屬于家境還不錯的或者學歷還不錯的。
哪怕他們離婚未育或者不帶娃,他們的選擇范圍都很廣,條件非常好的可以快速進入第二次婚姻。
而剩下的群體,要么就是非常窮,要么就是職業非常差,學歷很差,比如中專畢業。
他們在群里根本不敢說話,只是偶爾發一發信息。
而女人就不一樣了。
首先就是來自外界的惡意,群里充斥著介紹人時不時發的視頻,題目大多數是“大齡女不要在挑了”“女人要孤獨終老”等視頻,網絡到處貶低揶揄大齡女性挑,眼光高,絕經,沒人要的黃臉婆等字眼,沒人敢說話,也沒有人不識趣的說話。
其次,多數女性條件都還可以的,但是分層很明顯。
第一類研究生博士,博士研究生家境好的或者家境一般,普遍年齡大,工作非常好。
第二類95后和00后,學歷大多數為本科以上,年輕是她們的優勢,有的女生發照片,臉蛋都能掐出水來那種感覺,干凈利落漂亮,沒見過不會打扮的。
然后問題就產生了,女性選擇范圍非常窄,她們會因為生育年齡被社會上升為道德批判即使這和道德無關,和她們一路卷到大的路一樣,無論哪個賽道落后就要付出慘痛代價加各種惡意。
如果比男性大,甚至哪怕大三歲,是絕對約不出來的,她們都要面臨著要么繼續等要么兼容二婚或者離異不帶娃的,然而這里面條件稍微好的男性并不想兼容她們。
群里最大一位未婚女性,79年,家庭條件非常好,父母都是主任醫師,哥哥公檢法,她本人是單位副手,身高1.75,在群里里晃蕩著晃蕩著。
她仍舊被寄希望于結婚,好像沒有二條路可走。
見過的這7位男士如下: 一位非常窮,家里弟弟也沒錢結婚。
三位男士屬于學歷不錯,年齡86-88年之間,有非常明顯的短板,比如個子矮1.68的或者家里條件非常差,靠個人奮斗獲得今天成就,他們有的不善言談,有的心高氣傲,但是他們共性就是“挑剔年齡加長相”。
有一位最終沒見到的日本留學的男士,研究生學歷,父母都是打零工的農村人,由于長相不錯,他可以挑的范圍又擴大了,提的要求就是女方年輕?要家境好。
還有三位,一位屬于高端人才,研究高能物理,對自己父母都是農村非常不滿,而且不滿社會和gov。
另外兩位,屬于家里條件挺好,但是堅持結婚就該AA制,生孩子也要AA制的男士,并且其中一位,介紹自己也是古文介紹,又非常傳統,在讀史記和二十四史,自覺腳踏實地,卻又非常不切實際。
24史浩如煙海,他希望女士為他紅袖添香,這樣他就專心搞學問,我問了問和他相處最長的是處了3個月。
哎,也許,還要繼續在相親路上走下去,也不知道未來什么樣。 人應該多想想,自己能給什么,對方接受不接受也是另一回事。
認清現實是一回事,認識自我也是另一回事。
網友評論:
網友1:
不論是男還是女 較為正常或者說較為優秀的 都不會進相親群 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根本不缺人兒
所以在相親群里的觀察 也說明不了啥
網友2:
讀起來有點障礙。 男女匹配,存在著給自己打分,和給對方打分。 男人的經濟好能從女性那邊拿到高分,女性年輕貌美能從男性那邊拿到高分。這些都是明牌。 但給自己打分卻復雜的多,包括認知,家境,學識,經濟,性格,經歷,成就,年齡,身高,長相等等,自己視若珍寶,但在別人根本不care,或者標準不一致。 總的來說,自我認知符合主流社會價值的,就是易嫁體。
網友3:
男的就看兩樣,是不是年輕,漂亮。有這兩樣才是最前面的1,別的什么學歷都是后面的0
網友4:
哈哈哈哈,這都啥年代了,真是奇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