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博物館外景
4月25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北京召開媒體通氣會,正式宣布將于今年推出“國家展覽”品牌,通過系列化、主題化、國際化的展覽矩陣,推動歷史敘事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構建兼具本土特色與國際視野的展覽體系,全面激活文化傳播力,向世界宣介中國主張、傳播中華文化、構筑中國精神。作為2025年“國家展覽計劃”的首批項目,包括“青春之歌——全國大學生創新成果展”在內的10項展覽信息同步發布,標志著這一綜合性展覽品牌正式啟航。
“國家展覽”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立足新時代文化使命,依托豐富館藏、優質平臺、卓越策展能力及深厚學術積淀推出的創新品牌。其以展示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為核心,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突破傳統展示邊界,聯合國內外頂尖機構,力求打造展品豐富、形式多元、互動性強的行業標桿。項目涵蓋重大歷史文化、科技創新、國際交流等多元題材,旨在以沉浸式體驗、虛擬現實等技術增強觀眾參與感,實現文化傳播的深度與廣度雙提升。
作為“國家展覽”2025年度首批項目,十大展覽緊扣國家戰略與全球視野,形成歷史、科技、藝術、外交交織的敘事網絡。
“青春之歌——全國大學生創新成果展” 將率先開幕,聚焦國家戰略與青年發展,通過“科技新星”“青春奉獻”“家國情懷”三大篇章的118項創新成果,呈現新時代大學生跨學科融合實踐,彰顯青年一代的科技報國理想與社會擔當。
“萬里同歸——新時代文物追索返還成果展”以文物歸國歷程為主線,講述我國通過法律、外交等手段追索流失文物的艱辛努力與重大成就,折射中華民族從屈辱走向復興的壯闊歷程。
“國際友人與中國抗戰——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則聚焦抗戰時期來華的國際友人,通過醫療、新聞、軍事等領域的真實故事,再現國際主義精神與中國軍民并肩作戰的歷史篇章。
此外,國內題材展覽同樣亮點紛呈:“制造強國成就展”解碼中國工業從“制造”到“智造”的跨越式發展;“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安徽淮南武王墩大墓展”以楚國貴族墓葬出土文物為線索,揭示楚國器用制度與外交關系;“全國農民藝術大展”則聚焦當代農民藝術創作,展現鄉村振興背景下的文化活力。
國際展覽板塊凸顯“國家展覽”的全球視野。“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以“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為主題,匯聚上合成員國珍貴文物,詮釋文明互鑒的當代價值;“龐貝:永恒的發現”展覽則攜手意大利考古機構,展出龐貝古城最新發掘成果,再現古羅馬文明瞬間;作為“中俄文化年”“中沙文化年”重點項目,“俄羅斯列賓特展”與“王國的藝術——沙特現當代藝術展”將分別呈現俄羅斯藝術大家的經典之作與沙特藝術的本土創新,架設跨文化對話新平臺。
編輯 | 張婷婷
制作 | 閆天蒙
校對 | 蔡培新
初審 | 賀 瑋
復審 | 馮知軍
終審 | 金 新
《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內設美術館、貴賓接待室、會議室、茶室、視頻錄播室,背靠中國國家畫院,面臨三環,功能齊全、設備完善,誠邀您到此舉辦藝術展、品鑒會、研討會等活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54號
聯系人:王會
聯系電話: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國美術報》為周報,2025年出版44期。郵發代號:1-171
1.全國各地郵政支局、郵政所均可訂閱,264元/年
2.直接向報社訂閱,發行聯系人:吳坤 電話: 13071178285
新聞熱線
電話:010-68469146
郵箱:zgmsbvip@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