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給大家聊樓市了,最近看到好些小伙伴想聽聽國內地產,加上最近不少報道說是房價上漲了,那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國內地產:為什么現在都在說房價上漲了?真實的樓市情況如何?樓市今年走勢會是什么樣?普通人要不要上車?
先來說說最近不少房產博主,以及媒體都在吹風房價上漲。
這事根據堂主的觀察,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最新的樓市數據出來了。
上周統計局發布2025年3月份的樓市數據。
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的有24個,比上月增加6個;
二手住宅環比上漲城市有10個,比上月增加7個。
這個數據看起來挺不錯的,
但是,代表樓市風向標的四個一線城市,數據卻很不統一
一手房方面,上海和深圳分別上漲0.7%和0.1%,北京和廣州則分別下降0.2%和0.1%。
二手房方面,北京、上海、深圳分別上漲0.5%,0.4%和0.3%,廣州則是下降0.2%。
所以整體3月份的樓市情況,個人對于三月樓市的看法,感覺一般吧。
若說真的漲價了吧,但其實也就那樣。
若說的跌了很多吧,但它又沒跌多少。
當然了,這也符合“企穩”的高層定調。
第一個原因是很多媒體報道的,而第二個原因,則是不少房產博主聊到的,
這些房產博主鼓吹樓市上漲的邏輯是這樣的——在中美關稅戰之下,國內會降準降息,然后就是大放水,結果就是樓市這個資產肯定會大漲。
說實話,堂主不太贊同這個邏輯。
降準降息是一定的,這沒錯。可降準降息大放水之后,大水真的會流進樓市嗎?
堂主認為不一定會。
給大家看一下4月18日的央視新聞聯播,股市破天荒地放在樓市前面。
這是什么意思呢?
字面上的已經很明顯了,就是要提振資本市場。
而我們的資本市場,是有5000多家的上市公司作為代表。
我個人的理解,這更深一層的含義,是長遠來看,搞好企業或許比拉起樓市更有效果。
當然了,這里不是讓你們進入大A,只是說高層的想法現在是這樣的。
我們順著這個角度進一步展開:
降準降息大放水的目的,其實是為了給企業資金,讓企業擴大生產、招更多的工人,提高工人的收入,只有最后大家收入提上去了,樓市才會漲。
所以大放水等于樓市會漲,這個邏輯不是完全成立的、
最重要的是中間兩環:企業擴大經營和工人收入提高。
只要這兩個沒達成,都會影響房產博主所說的樓市上漲。
給大家再看一個數據,央行前段時間發布的《2024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全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共計7.27億張,同比下降5.14%。
折算下來,減少了4000多萬張信用卡。
傳遞出來的信號很直接,就是居民 部門都在去負債。
這個趨勢不是說現在才有的。
從信用卡的角度來看,從2022年人均8.07張,然后一路下降,到2024年末人均7.27張。
這種居民負債,不是說短期形成的,要解決的話,只能是以年為單位。
居民現在都在去負債,樓市還能上漲?這是不符合現實情況的。
能完成“止跌回穩”,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可能這時候有房產博主給你說,只有樓市上漲了,地方才有賣地收入,這就是土地財政,所以還得讓樓市漲起來才行。
堂主的老粉絲應該知道,我之前聊過,現在地方的國資委,成立了不少投資基金,加大對資本市場的投入,不管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我們能看到越來越多有國資背景的創投資金。
當然了,現在地方賣地收入還是大頭,但總不能一直賣地的吧,這道理你懂我懂,高層更懂。
高層的態度早就明牌了,樓市你穩住就行了,不要大跌就好。
接下來聊聊樓市的趨勢,這里以廣州為例,因為堂主對廣州樓市比較熟悉,最近還陪朋友去看了新盤,所以就以廣州作為例子,說說我的觀察。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新產品對舊產品的降維打擊。
這種沖擊,不僅僅是對于剛需市場,就連廣州的豪宅市場也不能幸免。
廣州的豪宅區,集中在珠江新城,我了解到的情況是現在珠江新城的豪宅都在降價了,而且降得比較猛。
這一波廣州樓市的降價特點是這樣的,最先是剛需降價,比如近郊區,都已經降了好幾年了,然后是市區的房子,現在已經傳導到珠江新城的豪宅區了。
所以資產價格奔潰的時候,沒有人能幸免,不過是時間問題。
珠江新城很多年沒有新地塊了,都是二手房。
因此上面堂主說的是二手房情況。
而在新房方面,就是對二手房的降維打擊。
這里的新房說的是采用廣州新規的房子,而不是那些還沒賣出去又不是新規的樓盤。
什么是新規的房子?就是使用率達到120%、130%的房子。
這個文件兩年前2023年底出臺的《廣州市規劃管理容積率指標計算辦法》。
里面說了:將住宅套內半開敞空間半計容的比例由原不超過套內建筑面積的15%放寬至20%。
啥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容許開發商通過擴大飄窗去提高房子的使用率。
在2024年廣州出讓的地塊中,有些是在地塊出讓文件中,表明使用率去到130%。
今年2025年的出讓地塊,這種已經是出讓地塊的標配了。
有一說一,市場吹風的時候,堂主其實沒什么感覺。
因為我之前也做過一期聊現在所謂的第四代住宅,就是恒大20年前就在珠江新城就搞過,陽臺很大那種,比客廳還大那種,后續維護成本太高,市場口碑很一般。
但是前段時間我去看了一個剛需盤的130%使用率。
說實話,堂主有被震驚到。
他一個75平的房子,能做到三房一廳,主人房還能帶浴室那種,而且他不是所有多出來的都加到陽臺,而是每個房間的飄窗都增加了。
最終的效果是什么呢?
75平的房子,130%的使用率,所以最后實際使用率是75乘與130%,等于97.5平。
那么現在這個數據放到二手房市場,都知道最近十年的房子,公攤是20%到30%,我們取個中間25%。
那么97.5除于75%,等于130.
這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使用率130%新規的75平房子,相當于二手房130平的房子。
如果你是最近十年買的房子,面對這樣的新規產品,毫無疑問,在產品上是沒有任何優勢。
簡直就是兩個時代的產品。
這點其實也是側面解決了“天下苦公攤久矣”的難題,你要取消吧,那么已經買了房的業主,肯定不答應。
于是廣州就搞了新規產品,側面解決了公攤問題。
可能有小伙伴說了,堂主我是最近這幾年買的房子,面對這樣的新規產品,怎么辦?
還能怎么辦?涼拌唄!!!
時代要推陳出新,那免不了有人要承擔代價的。
這里堂主說的是廣州的情況,其他城市我不清楚,也不知道你們那有沒有推出新規產品。
廣州這個新規其實還是挺值得注意一下的,雖然地段配套依然重要,但這種新規產品的沖擊肯定很大,大家不要一上來就噴,堂主也不是要鼓吹樓市,
因為我是去看了盤的,每個房間和客廳的飄窗部分變多了。
你還真別看不起,人家實用面積是實打實變多的,這你沒辦法反駁。
再次強調,不是說要讓大家去買新規房子。
只是想告訴大家,新規推出后,本來二手房就存量很高很難賣,那現在更加難麥了!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你想買二手房的話,你砍價的空間又變多了!!
去年有小伙伴私信堂主,我建議是直接20%-30%砍。
現在,我覺得還能砍得再狠一些。
對于樓市,堂主還是持觀望的態度。
還是之前的觀點:居民部門的負債沒下去、工資性的收入沒上去,那其他的就是表面富貴。
我是堂主,希望內容對你有所幫助,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