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信網 責編:王榮 2025-04-27 22:41:17
新人誦讀婚事新辦倡議書。(來源:即墨區委宣傳部)
信網4月27日訊 4月26日“愛在即墨 .情定古城”2025年即墨區美美與共 .琴瑟和鳴集體婚禮在即墨古城舉辦,16對新人身著中式傳統婚服,尊傳統禮制,行婚典之儀,演繹了一場文明、簡約而不失莊重的新時代婚禮,用一場回歸傳統的漢式婚禮見證彼此的愛情,展現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鳳冠霞帔,情定古城,以中式婚禮之儀結百年之好。這場集體婚禮采用中式婚禮形式,以中國紅為主色調,融入了中國古典婚禮的環節與元素,呈現古典而浪漫的氛圍。新人們攜手古城南門入城,迎著市民游客的溫馨祝福,緩緩步入古城北戲臺婚禮殿堂,先后行沃盥禮、對拜禮、同牢禮、合巹禮、結發禮、執手禮。在人們的共同見證下,新人們共同許下“相守一生、白頭偕老”的幸福承諾,發出婚事新辦簡辦、反對高價彩禮的倡議。
騎馬、上轎,迎親……在即墨古城街道上,漢式婚禮展示秀、婚服巡游活動吸引大批游客駐足觀賞。新人身美漢服,以古典之禮,許下今生誓言,喜結良緣。
一曲優雅的舞霓裳拉開了婚禮的帷幕,讓大家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伴隨悠揚的音樂,16對夫婦在禮儀帶領下,身著漢式喜服,長身玉立,面若桃花,款款入場。在司儀的引導和眾人的見證和祝福下,一系列漢唐傳統婚禮儀式重現。此次,整個漢服婚典依循古禮,承襲古法。從新人入場、到沃盥、對席、同牢合巹、結發、執手禮等環節,如詩如畫地鋪展了中華傳統婚禮的瑰麗篇章。其間,古典儀軌與現代情感的交織,恰似唐詩宋詞中的纏綿悱惻,細膩描繪出一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中式浪漫長卷,讓那綿延千年的愛戀綻放出璀璨的文化光彩。整場婚禮還將歌舞表演有機地融入其中,讓新人們在“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賀詞聲中入喜堂,在“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誓詞聲中結束婚禮,意境悠遠深長。
漢風婚禮別開生面,仿佛讓人們穿越千年、回到古代,讓新人和周圍群眾感受到傳統婚禮和中華禮儀的獨特魅力。手持婚書的新人們彼此對望,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
新人劉文浩、謝文靜是即墨區一家金融單位的同事,倆人從相識、相知,相愛,到牽手走進婚姻殿堂。新娘謝文靜一臉甜蜜的說道:“我倆都特別喜歡漢服,想舉行一場“穿越”婚禮,跑了好幾家婚慶公司,可是一場婚禮要2到3萬塊,對于我們剛上班的年輕人來說太貴了。得知即墨區民政局等單位要舉辦漢服集體婚禮,我們就報了名。”
李婭琳是青島市城陽區人,為了觀看漢婚大典一大早專程趕到即墨古城。看完整個漢婚典禮讓她激動不已,“剛剛觀看過程中已經和男朋友商量了,我們也要參加傳統漢婚典禮,看起來非常的莊重,儀式感特別強,漢婚值得大力推廣。”
此次集體婚禮的舉辦,是即墨區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大力倡樹新時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推進文明鄉風建設的一個生動縮影,有利于引導廣大市民在潛移默化中轉變傳統婚嫁觀念,主動接受文明婚俗新風,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社會文明新風尚的生動實踐者。
近年來,集體婚禮因其文明簡約、時尚浪漫、形式多樣的特點越來越受到廣大年輕人的青睞。即墨區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新時代結婚禮堂建設為抓手,統籌推進移風易俗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通過整合陣地、優化流程、統籌力量等有力舉措,打造了即墨古城等各具特色的新時代結婚禮堂。組建由心理咨詢師、律師、社會工作者組成的志愿者隊伍,開辦婚姻家庭輔導小課堂、“墨城婚俗小課堂”,圍繞破除婚俗陋習、建立和諧關系等方面,幫助新人樹立起喜事新辦、婚事簡辦的正確觀念,“喜事新辦、新事簡辦”的文明婚俗新風尚進一步形成。
截至目前,即墨區已連續舉辦8屆集體婚禮,共有130對新人通過集體婚禮的形式喜結連理,平均每場婚禮為新人節約3萬余元。(張濤 杜梅 谷正原)
婚禮上,當地書法家為新人贈送書法作品。(來源:即墨區委宣傳部)
[來源:信網 編輯:王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