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南京大學舉辦了第八屆生涯規劃嘉年華,活動吸引了騰訊、榮耀等186家知名企業參與,現場提供近1.7萬個崗位,其中40%的崗位與人工智能領域相關。記者注意到,嘉年華現場還設立了AI產業招聘專區、智能面試體驗、AI賦能展區等,全面展現了人工智能技術對就業生態的重構力量。
政府管理學院的研二學生劉宇豪現場參加了AI面試。面試結束后,系統給劉宇豪的表現,按照不同維度進行了打分,職業認知滿分15分,劉宇豪得到了12.38分;團隊協作能力滿分20分,劉宇豪的得分也不錯,得到了16.30分,但在組織計劃協調能力和溝通表達上,劉宇豪還要進一步加強,滿分20分的項目,得分都沒能超過15分。“它不僅能分析回答邏輯,還能通過攝像頭捕捉微表情和肢體語言,連自信程度都能打分!”劉宇豪表示,和AI的現場“面試”只是一次展示,但這足以讓自己找到未來提升的方向。“真人面試肯定會更加緊張,肯定還是要多練!”
現場AI賦能展區內,虛擬面試官、智能簡歷優化、行業趨勢預測等工具吸引大批學生駐足。 “在人工智能加速落地的背景下,我們今年特別擴大了AI和大數據相關崗位的招聘規模。”騰訊集團校招經理顧宸寧說,騰訊面向2026屆畢業生,釋放出10000個左右實習崗,覆蓋技術、產品、市場等類,其中AI算法工程師、數據分析師等崗位需求顯著增加,“相較于專業,我們更看重學生的實踐能力與跨領域思維。”南大校友企業蘇州易德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化創新總監何輝同樣青睞人工智能類型人才的加盟,由于企業業務拓展需要,智能制造工程師等崗位需求大大增加,“以前每年只招1個左右,現在每年要招3-4個人。”
“無論專業,每位南大學生都必須掌握AI通識技能!”南京大學就業指導中心朱翰墨介紹,學校在全國率先推出AI通識課程體系,覆蓋文、理、工等所有學科,“AI不是替代專業,而是賦能專業,讓學生成為‘跨賽道’競爭力強者,在AI賦能千行百業的時代里,找到就業新契機。”
從“海投”到“精準匹配”,AI幫助應聘者精準找到適合崗位。一名地質學學生在輸入專業和個人信息后,AI系統精準幫其推薦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的多個崗位,還貼心列出了企業展位號、招聘要求、薪資等信息。學生黃佳琦感嘆:“AI幫我匹配到文化數字化傳播崗位,這是我從未想過的方向,讓我打開了就業新思路。”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陸現彩表示,面向人工智能這一新的時代命題,學校正以AI為主題,探索人工智能如何賦能就業工作。以本次生涯規劃嘉年華為例,設有“AI引領未來”圓桌論壇、AI相關產業組團招聘專區、AI賦能展區,以及AI相關行業企業參訪等豐富環節,賦能學生生涯發展。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盛媛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