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房地產接連暴雷,如今連裝修公司也靠不住了?
2024年,家裝行業知名企業東易日盛,由于資金鏈出現問題,致使全國1000多戶家庭的裝修被迫中斷,拖欠金額達到1.63億。
武漢的一位業主付款38萬,卻只改造了水電,工長、設計師集體失聯。
更諷刺的是,這家巔峰時年營收42億、品牌價值400億的行業巨頭,如今連總部大樓都被賤賣。
公司負債率飆升至97%,股價跳水,小米、萬科等股東浮虧超5000萬倉皇撤離,幾萬股民被坑慘了。
從中產最愛裝修公司到欠薪跑路老賴,東易日盛的危機,砸碎了家裝行業最后的體面。
東易日盛的創始人,是一對曾經恩愛的夫妻。
1993年,建筑學科班出身的陳輝,想在北京接機關單位的工裝項目,可他性格內斂,不會跟公家打交道。
剛好在此時,朋友給他介紹了一個對象,畢業于北大光華管理學院,供職于西安供電局的楊勁。
一個會技術,一個懂管理,二人一拍即合,認識七天就領證結婚,開啟了夫妻創業之路。
1996年,國家大力發展住宅產業,陳輝敏銳嗅到商機,果斷放棄工裝,開始投身家裝行業。
夫妻二人把自己的姓氏合在一起,取名為東易日盛家裝公司,在北京百姓家庭裝飾市場正式開門營業。
乘著地產黃金時代的浪潮,他們的夫妻店飛速發展。
那時裝修行業魚龍混雜,材料以次充好、合同里藏陷阱等現象十分普遍。東易日盛采用“八級質量保障體系”,死磕品質和細節。
一次,陳輝給海淀區一戶業主裝修完工后,發現墻面有兩毫米的誤差,業主讓他重做,但國家的合格標準是3毫米以內。
誰也沒想到,陳輝二話沒說,砸墻重做。為此直接損失了12萬元,相當于當時北京一套房的首付。
這一錘砸下去,讓東易日盛的名號,在北京裝修界一炮打響。
嚴苛的品質標準,讓東易日盛很快成為行業標桿,2000年公司銷售額就突破一個億,拿下了北京三成的家裝市場。
2003年,蘇州分公司成立,版圖開始在全國蔓延。他們還在意大利等國聘請知名設計師,專攻高端裝修,成了中產家庭裝修的不二首選。
從區域走向全國,東易日盛憑借出色的品質和服務,一步步奠定了行業龍頭的地位。
2014年2月19日,東易日盛在A股成功上市,成為中國“家裝第一股”,開盤價26.01元,市值瞬間沖到43.2億。
憑借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資金優勢,公司營收一路攀升,2018年突破42億元,品牌價值將近400億。
與此同時,東易日盛還在全國率先開啟數字化轉型,推出“真家”VR云設計系統,向科技家裝全面進軍。
小米科技、萬科和鏈家等知名企業,也看好東易日盛的潛力,紛紛投資,助力其發展。
陳輝夫婦不僅實現了當初的夢想,還在中國家裝界創造了百億神話。
然而,可以共患難的夫妻,卻未必能一同富貴。
2021年,東易日盛發布公告,公司共同實控人陳輝與楊勁離婚。
這對曾經的“神仙眷侶”分道揚鑣,也意味著東易日盛的管理格局發生了劇變。原本由楊勁操刀的東易日盛,交由陳輝全面管理。
然而,陳輝接手后,東易日盛的經營狀況卻急轉直下。
他先是大刀闊斧擴張店面,導致運營成本急劇增加。
2022年,東易日盛門店突破100家,覆蓋全國30多個主要城市。可租金、裝修費用、人員工資等運營成本也隨之極速上升。
僅僅在2024年的前9個月,東易日盛的銷售資金僅有4億,管理費用2.4億,再加上財務費用、數字研發費用,總成本卻高達15億。
這導致公司的資金鏈越來越緊張,去年第一季度就被迫關閉13家門店,因閉店涉及的客戶違約金額,以及拖欠供應商的款項超過1億元。
此外,陳輝力推數字化家裝轉型,卻忽視了最根本的管理根基。
多地分公司出現管理人員“監守自盜”,私設賬戶截留裝修款、倒賣公司材料,甚至另立門戶帶走客戶。
這種失控的管理,也直接反映在財務數據上:資產負債率從2022年的77.47%飆升至2024年一季度的97.13%,累計虧損高達10.7億元,讓企業游走在資不抵債邊緣。
雖然公司聲稱“店面優化是正常調整”,但消費者投訴事件卻屢屢增加。
僅無錫、武漢、鄭州三地,就有數百業主遭遇付款后工程爛尾。
鄭州的張女士在2023年12月與東易日盛簽訂裝修合同,2024年5月卻被告知公司資金鏈斷裂,裝修只能停工。
還有天津的陳先生,貸款50萬,一個月要償還3.8萬元貸款,卻要面臨裝修工程停工的窘境。
兩年內,全國1792戶家庭陷入工程停滯,未履約金額達1.63億元。
這不僅讓無數業主的裝修夢破滅,也使得整個家裝行業的信任危機進一步惡化。
除了自身問題,家裝行業也在承受著外部的多重壓力。
這幾年,房地產銷售面積持續萎縮,再加上精裝房政策的實施,也讓毛坯房市場萎縮了六成。
而疫情后消費降級更讓客單價斷崖式下滑, 2023年單店運營成本同比激增35%,利潤完全無法支撐開店的成本。
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會長秦占學一針見血地評價:“傳統的裝修公司如果固守舊觀念,必定會被市場無情淘汰。”
短短幾年,東易日盛不僅賠光了之前的利潤,還陷入了資不抵債的黑洞,甚至接連收到退市警告。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在努力還債和成為老賴之間,創始人陳輝卻選擇了燒香拜佛。
他把辦公室重新裝修,在總部大廳擺上關公像,員工每天都能看到老總上香的身影。
求神不如求己,東易日盛終究還是得求生。為了回籠資金,不得不變賣資產。
去年12月,東易日盛的總部大樓以1.61億元的價格被北京十紀海納科技有限公司拍下,當初的起拍價為2.87億元,整整縮水了將近一半。
曾經熱鬧的總部大樓如今變得冷清,招牌被拆,門可羅雀。
2025年3月,北京華著科技有限公司以3.45億元的價格受讓東易日盛的股份,頂著重整投資人的身份入局。
華著科技將運用算力資源,為東易日盛拓展數據家裝服務業務,為公司轉型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在尋求生存的同時,東易日盛更要找到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首先應考慮內部省錢提效。
可以參考歐派家居的實踐路徑,通過智慧倉儲系統實現全國3000家門店建材統一調度,物流成本直降18%,交付周期縮短30%的增效范本。
而更重要的,是遵循行業的規范化進程。
近期深圳開始試點裝修款監管平臺,業主的錢放在第三方監管,干完活驗收合格才付款。
東易日盛作為行業老將,應該主動參與制定這些規則,比如公開施工進度、讓業主隨時查資金去向等等。
這既帶動更多企業規范經營,也是在帶領整個家裝行業走向透明化、規范化的未來。
畢竟, 消費者渴望的,是透明、高效且性價比高的家裝服務。
而如何讓每一位消費者花最少的錢,住上最安心的房?這不僅是東易日盛,更是所有家裝企業都應該深思的命題。
參考資料:
三聯生活周刊《中產最愛的“家裝巨頭”跑路:裝修也逃不過被“收割”?》
中國房地產報《被爆跑路,拖欠款項超2億元,“家裝第一股”東易日盛怎么啦》
網易財經《“家裝第一股”陷債務泥潭:東易日盛資金鏈斷裂真相》
作者:橘子皮
編輯:柳葉叨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