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日本防衛省發布消息稱,中國海軍山東艦在當日駛過巴士海峽,進入東菲律賓海。恰好美國海軍“尼米茲”號航母,也在21日從關島出發,于23日晚間,抵達同樣位于東菲律賓海的萊特灣,雙方預計間距不到1000千米。
▲山東艦又出海了
從飽受爭議到獲得外界認可,山東艦用實力證明了自己
曾幾何時,外界對建造山東艦是有爭議的。因為以國內從“瓦良格”號航母上,吸收的6萬噸滑躍航母設計經驗,在完成遼寧艦的改造后,建造6萬噸彈射航母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當時大家也信心滿滿地認為,國內不會繼續建造“戰斗力有限的滑躍型號”,必然是直接轉向,能發揮出殲-15全部性能的彈射航母,但這種期待在新航母出現滑躍甲板后崩塌了。
▲遼寧艦是海軍發展航母的起點
等到山東艦服役,尤其是2023年開始接替遼寧艦巡視西太后,大家才開始認真審視,這艘外形和遼寧艦幾乎一致的國產航母。
而隨著山東艦逐漸清晰以三亞為基地,穩守南海兼顧西太的戰略定位,外界逐漸發現這艘航母其實干得非常好。
相比于遼寧艦每年基本只能出海兩次,遠不能滿足海軍需求的狀態,山東艦作為新銳航母,出動率奇高,基本達到了“隨召隨用”的理想程度,海軍自此在西太方向,確保隨時有一艘航母可用。
此外,在遼寧艦打好了技術基礎,山東艦搭載的殲-15數量又增加50%,達到36架的背景下,后者曾在西太創下了單日起降戰機近50架次,甚至比法國海軍“戴高樂”號航母還高的成績。
▲國產航母整個作戰體系水平大增
同時,隨著福建艦下水并開始海試,大家也認識到了蒸汽彈射器的技術難度。假如當年國內不是建造山東艦,而是開工一艘蒸汽彈射航母,那么現在新航母還沒有戰斗力,應該只能靠遼寧艦苦撐。像前兩年那樣進塢升級基本不可能,威懾力更是大打折扣。
最尷尬的是,技術潮流升級意味著,國內即使攻克了蒸汽彈射器,實際上也得馬上往電磁彈射的方向轉,等于是白白浪費了時間和資源。
海軍當時能忍住誘惑開工建造山東艦,而不是心心念念幾十年的蒸汽彈射航母,確實有非常強悍的定力和極具前瞻性的規劃。
▲福建艦證明了彈射器的技術難度
這次在菲律賓海和“尼米茲”號遙遙相望,山東艦是真的一點都不怕
今年4月初,山東艦在本年度初次出海就是駛入西太,配合東部戰區舉行聯合軍演,還第一次放飛了殲-15T電子戰機。
21日,回港不到一個月的山東艦再次出航,在055延安艦率領的護航編隊支援下,徑直向東,在菲律賓海和遠道而來,準備完成最后一次部署后就退役的“尼米茲”號遙遙相望。
▲055和鷹擊-21的配合威力驚人
6萬噸滑躍航母當然比不上10萬噸彈射航母,但背倚空軍陸基戰機、火箭軍反艦彈道導彈的支持,山東艦在眼下這個特殊陣位,還真是一點都不畏懼“尼米茲”號。
此外,護衛山東艦的055延安艦,理論上還具備搭載鷹擊-21的能力,基于雙方相距不到1000千米,已經納入鷹擊-21射程的現實情況,“尼米茲”號是真的掀不起什么浪花。
▲美國航母已經有后繼無人的趨勢
曾幾何時,美國海軍航母代表著全球航母的最高水平,讓國內海軍只能仰視。這次“尼米茲”號不顧年邁再次出征,背地里是新一代“福特”級遲遲不能形成戰斗力的尷尬。
山東艦雖然本身戰斗力有限,但從其開始起步的國產航母,卻已經推出了8萬噸電磁彈射平臺,未來究竟在誰手里,不言而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