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王陽明,去世近500年后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實在與王陽明同時期的明代中葉,還有一位廣東人與他共執當時理學界之牛耳,并稱為“王湛之學”,他就是廣東廣州府增城縣甘泉都(今廣州市增城區新塘)人湛若水。
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40歲的湛若水中進士,與34歲的王陽明初見,王陽明稱頌:“守仁從宦三十年,未見此人。”這里所謂從宦三十年,是指隨父親旅居京華開始。湛若水亦贊嘆:“若水泛觀于四方,未見此人。”兩人可謂相見恨晚,惺惺相惜。可惜500年后,世人只識王陽明,而湛若水,恐怕連廣州本地人知道的都不多。
湛若水是誰?為何他與王陽明既是好友,又有學術分歧?為何王陽明人生最后一首詩是寫自己拜訪湛若水舊居時的感受?尋訪明代湛若水墓,也追尋這位被世人遺忘的明代大儒故事。
湛若水是明代中期人,生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27歲中舉人,29歲拜廣東唯一一位從祀孔廟的大儒陳獻章為師,成為白沙學說的衣缽傳人,陳獻章逝世后,湛若水服喪3年,40歲中進士第二名,開始入仕,后歷任南京禮部、吏部、兵部尚書,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去世,享年95歲,死后被追贈太子少保。
湛若水當官的同時不忘講學,他在繼承陳獻章學說的基礎上,創立了“甘泉學派”,與王陽明的“陽明學”被時人并稱為“王湛之學”。湛若水以“隨處體認天理”為宗,自稱“陽明與吾言心不同,陽明所謂心,指方寸而言,吾之謂心者,體萬物而不遺產也”。
湛若水在全國各地創辦書院近40所,弟子多達數千人。《明史》記載:“時天下言學者,不歸王守仁,則歸湛若水,獨守程、朱不變者,惟柟與羅欽順云。”可見王湛兩派學說之盛。
可就是這么一位明代大儒,現在居然成了鮮為人知,哪怕是正宗的老廣,恐怕也沒幾個聽說過湛若水,好在增城還有一座湛若水墓,400多年前的墓葬,至今保存較好。
順著導航來到湛若水墓,路邊有指示牌,車子停在路邊,沿著土路步行約5分鐘,穿過一片茂密的荔枝林,明代湛若水墓便出現在落葉中。
這是一座歷經了400多年風雨的明代灰砂三合土版筑交椅墓,雖然神道已然不存,兩旁的石像生也所剩無幾,墓碑也不是原物,但墓主體依然完整,風雨的沖刷,也讓三合土墓墻顯得十分滄桑。
墓體左側有石人文官一尊,石馬一匹,兩側原依次排列有石人、石馬、石虎、石羊。
以前墓前50米處還有石牌坊一座,現僅存殘石柱、殘石礎。看之前圖片,墓旁有石人一對,文武官各一、石馬一對,如今僅有文官一尊和石馬一匹,不知其他石像是否已經移去他處,還是被我遺漏。
文物保護碑有兩塊,省保碑立在墓旁,1991年的縣保碑則嵌在墓體的板筑墻上,這是一塊破壞文物的文保碑。
第二級拜臺左右兩邊的板筑墻上分列雙鉤篆文“山斗八座,貞儒千載”、“九十五年,全歸不朽’’,這是對他學術輝煌一生的贊譽。
墓碑上是他的官職和謚號,可惜古墓在1989年曾遭盜掘破壞,墓碑被砸,現碑是1991年其后裔子孫重立的。
湛若水墓是一座典型的明代交椅墓,交椅墓在東南地區比較常見,就是墓體像一把太師椅,“太師椅”或者“交椅”在中國傳統社會語境中有著官位富貴的象征,交椅墓既有讓祖宗在太師椅上坐得舒舒服服好受后世祭拜的意思,也有祖宗在陰界做官保佑子孫的寓意。
?湛若水墓規模不算特別大,比起中山板芙鎮明代末期的何峻崗墓要小很多,上圖為何峻崗墓,也是我見過最大的明代非帝王墓葬。
湛若水一生與“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相交甚篤,湛若水比王陽明年長六歲,卻比王陽明晚去世32年,哪怕后來兩人學術觀點出現分歧,依然保持著良好的友誼。
明嘉靖七年(1528年),王陽明返鄉之旅路過湛若水的家鄉廣州增城。在湛若水的倡議下,增城重修了紀念王陽明六世祖王綱的忠孝祠。王陽明拜謁先祖之后,徑直來到湛若水故居,可惜若水此時不在,陽明只得以詩明志。在《題若水居》中,王陽明吟誦道:“我聞若水居,近連菊坡麓。十年勞夢思,今來快心目。徘徊欲移家,山南尚堪屋。渴飲若水泉,饑餐菊坡菊。行看羅浮云,此心聊復足。”王陽明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移家山南”,與湛若水比鄰而居,繼續探討圣學。
王陽明人生最后一首詩,寫給了湛若水,他在《書泉翁壁》中再現了王陽明拜訪若水故居時的心境,“我祖死國事,肇禋在增城。荒祠幸新復,適來奉初蒸。亦有兄弟好,念言思一尋。蒼蒼蒹葭色,宛隔環瀛深。入門散圖史,想見抱膝吟。賢郎敬父執,童仆意相親。病軀不遑宿,留詩慰殷勤。落落千百載,人生幾知音。道通著行跡,期無負初心。”
一句“落落千百載,人生幾知音”,表達了王陽明對湛若水一生的情誼,增城游歷之后,王陽明繼續踏上返鄉旅途,次年1月于江西南安去世,享年五十七歲。王陽明逝世后,湛若水又為其撰寫了《陽明先生墓志銘》和《祭王陽明先生文》,25年后,已經88歲的湛若水倡議重修增江忠孝祠,將王陽明題詩刻在碑石上,以供后人緬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