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北京,槐香沁潤,綠意盎然。4月26日至27日,由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家校社共育指導工作委員會、中國傳統文化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辦的北京第六屆傳統家庭教育大講堂在北京大紅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來自全國的教育專家、學者以及線上線下數萬名觀眾,共探新時代傳統文化為家庭教育提供高質量發展路徑,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注入文化動能。
開幕式全場肅立齊唱《歌唱祖國》
大講堂高歌啟幕,凝聚家國情懷。26日上午8時30分,全場肅立齊唱《歌唱祖國》,激昂旋律為大講堂拉開序幕。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北京儒學文化促進會副會長孫福萬在致辭中指出,本屆大講堂緊扣《家庭教育促進法》精神,旨在破解青少年心理危機、家庭關系失和等社會痛點。他強調,“家庭教育不僅是‘家事’,更是‘國事’,需以文化為根、以科學為翼,為文化強國建設筑牢根基?!?/p>
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北京儒學文化促進會副會長孫福萬致辭
大講堂以文化賦能,深耕育人沃土。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家校社共育指導工作委員會會長康金勝以《一句<論語>治天下,家和國安天下平》為題,發表主旨演講。他以16年深耕傳統文化教育實踐為基,通過挽救問題少年和化解家庭矛盾等近20余個案例,生動詮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現代家庭教育的啟迪價值。他提出,傳統家庭教育大講堂以北京為原點輻射全國,旨在“讓文化自信扎根城鄉,讓傳統文化智慧惠及萬家”,引發全場共鳴。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家校社共育指導工作委員會會長康金勝演講
大講堂群賢畢至,共繪育人藍圖。為期兩天的論壇中,多領域專家、學者圍繞傳統家庭教育展開思想碰撞。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郭秀艷以“本根教育”實踐為例,揭示國學智慧如何激活青少年成長內驅力;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家校社共育指導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蘇艷平聚焦幼童教育,以《童蒙養正,人生幸福之根本》為題,剖析早期教育對人格塑造的深遠影響;中共延吉市委黨校副教授張麗靜結合“知行合一”理念,倡導家長以文化浸潤實現“修己安人”;北京大學客座教授田易生分享《家庭幸福的密碼》,強調“家風正則萬事興”;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宋麗娜直擊“父母失和”對孩子心理的隱性創傷;來自遼寧的富連昌家庭現場還原傳統文化助力孩子擺脫抑郁的歷程,以“重生”故事點燃希望之光。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郭秀艷演講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家校社育工委副秘書長蘇艷平演講
中共延吉市委黨校副教授張麗靜演講
北京大學客座教授田易生分享
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宋麗娜分享
大講堂全域聯動,彰顯公益溫度。大講堂采取“線下主會場+線上分會場”雙軌模式,除北京主會場200余名與會者外,遼寧、廣西、河北等地開設直播分會場,線上線下吸引數萬人聽講。全自全國各地60多名大愛義工熱心服務,保障活動有序開展。河南商丘張瑞麗一家四人全程參與志愿服務,用行動詮釋“以文化人、以愛傳家”的公益精神。
大講堂賡續文脈,厚植家教根基。自2023年創辦以來,北京傳統家庭教育大講堂惠及萬千家庭。安徽省巢湖市統戰部原辦公室主任李秀蘭在參會后動情表示:“這場道德盛宴如春風化雨,既讓我們看清教育癥結,更找到破局良方。今后我將以身作則,讓優良家風代代相傳。”
(編輯:馬平 富連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