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一柱第2791期 延退專題】
前面我們計算過不少副高女教師55+申請退和60+正點退養老金的情況,二者退休,無論哪個省份, 差別會在3000元左右 ,有老師說,真的有這么大差別嗎?
答案是肯定,只會比這個數大,不會比這個數小。
這是由新養老金“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晚退多得”原則所決定的。
第一,晚退休5年+,養老金計算基數——即上年度社平工資會提高,當然就牽動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的提高。
近年來,每年上漲率一般會在3%以上,五年就上漲5個百分之3%。比如2024年是7578,2025年就可能會提高到7908,5年以后1.03的5次方,就可能達到8900。
假若副高教師55+申請退時教齡是35年,60+正點退時教齡是40年,平均繳費基數是1.3584不變。
基礎養老金(55+申請退)=7678×(1+1.3584)÷2×35×1%=3168.86(元)
基礎養老金(60+正點退)=8900×(1+1.3584)÷2×35×1%=3673.20(元)
也就是說,晚退5年,就因為社平工資基數上漲,原來的35年就多了3673.20-3168.86=504.34(元)
再加上晚退5年數額=8900×(1+1.3584)÷2×5×1%= 524.74(元)
基礎養老金就多504.34+524.74= 1029.08(元)。
與此同時,過渡性養老金也“坐地起價”,假若視同繳費年限是22年。
過渡性養老金(55+申請退)=7678×1.3584)×22×1.3%= 2982.92(元)
過渡性養老金(60+正點退)=8900×1.3584×22×1.3%= 3457.67(元)
這樣,視同繳費年限和指數都沒變,但因為基數變了,所以過渡性養老金就多了3457.67-2982.92= 474.75(元)
第二,晚退5年+,個人繳費月數當然也就增加,個人賬戶養老金儲額和職業年金儲額增加,而與此同時,計發月數減少。分母增大,分子減小,計算出來的結果當就會變大。
個人賬戶養老金假若55+申請退時是100000元,計發月數就按170個月計算,是100000÷170=588.23(元)
等到60+退休時,每月按800元繳費,就按5年60個月計算,就多了48000元,總額達到148000元,與此同時,計發月數減少,按60歲退休的139個月計算,就成了148000÷139=1064.75(元),比55+申請退多=1064.75-588.23=476.52(元),幾近翻番啊!
同理,職業年金要多714.78(元)
四項合計=1029.08+474.75+476.52+714.78=2695.13(元)
第三,這5年教師薪級工資的增長帶來的繳費增多,個人繳費指數提高,以及個人賬戶養老金儲額和職業年金儲額的增多,這會牽動養老金四個數值都會提升。
如果把這些因素都計算進去,副高女教師60+正點退,比55+申請退,就算晚退5年,退休時,養老金增長3000元是很有把握的!
對此,您怎么看?歡迎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