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負極材料市場呈現出貨量增長與產能過剩并存的矛盾局面。然而,過快的產能擴張致使供需嚴重失衡,全行業陷入價格戰漩渦,眾多企業陷入營利雙降的困境。
作為新能源電池關鍵材料及自動化裝備與服務的綜合解決方案商和平臺型企業璞泰來(603659.SH)同樣未能獨善其身。公司不僅延續了2023年營收、利潤雙降的頹勢,且營收下滑幅度進一步擴大。
隨著負極材料價格自2024年底開始回升,璞泰來迎來了2025年的開門紅,一季度營利雙增。
但更大的挑戰隨之而來:1個月前公司推出的股權激勵計劃中,將2025年凈利潤目標設為23億元,較2024年近乎翻倍。盡管行業有所回暖,但當前負極材料市場仍面臨石墨化外協過剩、下游需求增量有限等難題,疊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璞泰來的完成股權激勵的難度不小。
負極材料成拖累
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共同發布的《中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行業發展白皮書(2025年)》顯示,2024年全球負極材料出貨量達到220.6萬噸,同比增長21.3%,其中中國負極材料出貨量達到211.5萬噸,全球占比進一步提升至95.9%。
事實是,負極材料產能未被市場及時吸收,過快的產能擴張導致供需失衡,行業進入內卷時代,導致價格呈現下行態勢,行業利潤逐漸收窄。
璞泰來的年報數據顯示,公司2024年達成營業收入為134.48億元,同比下降12.33%;歸母凈利潤為11.91億元,同比下降37.72%;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0.63億元,同比下降40.30%
從具體業務上來看,公司2024年鋰電池材料及設備的營收為133.6億元,同比下滑12.13%,產品的毛利率也下滑了5.61%。這主要是受到負極材料業務的影響,數據顯示,公司負極材料的產銷兩端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不過璞泰來的膜材料與涂覆事業部在涂覆加工、基膜、PVDF、勃姆石等業務繼續保持銷售量良好的增長,盈利能力保持相對穩定,為公司貢獻了主要利潤,其中PVDF及其衍生產品的產銷增幅均超過了95%。
事實上,不僅僅是璞泰來,包括負極材料的行業龍頭貝特瑞在內的多家公司,也在2024年遭遇了營收和凈利雙降。
負極材料市場錯配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2024年璞泰來的業績上,更是讓璞泰來放緩了負極材料產能的釋放的腳步。
此前,公司曾募資投向“年產10萬噸高性能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建設項目”,也是受負極材料行業產能過剩、價格持續下行影響,被迫按下 “暫停鍵”。作為璞泰來重要的募投項目,該工程原計劃于2025年2月底建成投產,然而截至2024年末,項目資金使用進度僅達 53.92%。公司也不得不將項目預定可使用狀態推遲至2026年12月底。
2025成業績增長關鍵年
對于2025年負極材料市場的走勢,貝特瑞財務總監劉志文在前幾日的業績交流會上也發表了看法,他表示:“現負極材料價格低位運行。2025年材料市場總體需求量會保持增長,同時受國內外形勢影響會產生較大波動。預計總體價格會根據市場情況有一定修復。”
其實從2024年底開始,負極材料的價格就有所回升,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分析,2025年負極材料價格有望進一步回升。負極材料企業加工費的回調有望帶動負極材料企業的毛利修復。
這也反映在璞泰來一季度的財務數據上,公司一季報顯示營業總收入32.15億元,同比增長5.96%;凈利潤4.88億元,同比增長9.64%;扣非凈利潤4.74億元,同比增長13.20%。其一季度的盈利水平在A股同行公司中也是名列前茅。
不過公司方面并未就一季報的表現給出增長的原因,或許是公司對于業績的增長有著很強的自信。
一個月以前,公司拋出了《2025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此次股權激勵計劃涵蓋了包括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骨干員工在內的262名員工,該激勵計劃首次授予部分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為每股15.43元。
重點是,璞泰來對于激勵計劃設置的業績考核目標。按照公司披露的方案,首次授予部分股票期權考核年度為2025-2027年三個會計年度,三個會計年度的業績考核目標分別是凈利不低于23/30/39億元,如果按照2024年公司約11.91億元的凈利潤來看,僅2025年的凈利潤的增幅就必須要達到約93.12%。
圖源:公告
筆者梳理公司過往年報披露的數據發現,從2020年~2024年5年的凈利潤增速只有2021年超過93%,當年凈利潤大增161.93%。如果就23億凈利潤的目標來看,也將是璞泰來自2017年上市以來的第二高。璞泰來曾經在2022年交出了31.04億凈利潤的成績單,這也是公司上市以來創造的凈利潤記錄。
璞泰來自信的底氣之一或許就來自于海外的合作意向。
其實就在公司2024年財報披露前,璞泰來主動披露了控股子公司Katop Automation Europe GmbH (以下簡稱“歐洲嘉拓”)與知名的德國啟動電池制造商MOLL Batterien GmbH(以下簡稱“MOLL”)簽訂的《合作備忘錄》。其中歐洲嘉拓將為MOLL計劃在2025-2026建設的鈉離子電池工廠提供包括OEM服務、設備供應與服務以及材料供應。但公司方面并未透露相關合作的金額。
盡管如此,2025年的負極材料市場仍然不會十分樂觀。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表示,一方面是石墨化外協市場供過于求的現象難以轉變,另一方面盡管下游需求回暖,但是訂單提升相比供給存量并不明顯,在電池廠商競價機制下,短期內負極材料價格漲幅有一定限制。(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曹晟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