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體系日益完善的今天醫共體的建設成為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關鍵一環,遂寧市安居區人民醫院作為安居區醫共體總醫院以區域牽頭單位的身份攜手 21 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構建起一個緊密相連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共同體。
在這里,內部機構形成“一張網”、工作統籌成“一盤棋”、財務實施“共管理”、業務實現“同發展”,為區域內居民的健康保駕護航。其中,作為 “二級胸痛中心” 的重要組成部分,“胸痛救治單元” 更是以 “心梗” 等急性心血管疾病救治為核心,堪稱守護生命的前沿 “前哨”。它致力于在患者急性發病的第一時間,提供快速精準的診斷、科學嚴謹的危險評估,以及及時有效的處置和轉運救治,爭分奪秒縮短救治時間,最大限度降低致死致殘風險。近日,安居區人民醫院憑借高效的醫共體協作機制與精湛的醫療技術,成功從死神手中奪回一位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
▲首份心電圖提示“心肌梗死”
在救治過程中,首份心電圖迅速拉響警報,清晰提示 “心肌梗死”。安居區保石鎮衛生院醫師王建軍憑借豐富的經驗,當即診斷為“急性下壁側壁心肌梗死”,并提出處理建議。要知道,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存在黃金 120 分鐘,每一秒都關乎生死。王建軍醫師沒有絲毫猶豫,立即給予患者“心梗一包藥”口服,立即啟動醫共體轉診綠色通道,我院心臟介入手術專家團隊迅速集結,做好手術準備。
與此同時,急診科主治醫師張彬立刻趕往保石鎮衛生院,無縫對接,將患者快速轉送至我院。患者到達后,心血管內科介入團隊迅速行動,與時間賽跑。他們爭分奪秒,迎難而上,憑借精湛的醫術與默契的配合, 從患者抵達醫院門口到導引導絲通過閉塞血管(D - to - W 時間,國家胸痛中心要求 90 分鐘以內),僅僅用了 23 分鐘;球囊擴張時間(D - to - B 時間)也僅為 35 分鐘。在各急救單位、部門的緊密協作下,患者的生命得以快速而有效地挽救。
事后,胸痛患者劉先生滿懷感激地說道:“醫生緊急處置,立即為我實施手術,用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
急性心肌梗死,作為嚴重威脅公眾健康的 “頭號殺手”,一直以來都以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和發病迅速的特點令人談之色變。一旦發病,患者面臨的往往是生死考驗,唯有第一時間進行有效救治,才有可能從死神手中奪回生命。
正所謂 “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針對急性心肌梗死的這些特點,我們明確了兩大關鍵目標:對于公眾而言,強調 “要 120”,即一旦懷疑發生心梗,務必及時呼叫 120 救護車,借助專業的急救力量獲得有效救治;對于醫療機構和醫生而言,則要求 “要在 120 分鐘” 內開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閉塞的血管,爭分奪秒為患者贏得生機。安居區醫共體 “胸痛救治單元” 用實際行動證明,在守護生命的道路上,通過高效協作與專業能力,為患者重啟了生命的“希望之門”。(李佳 來源:安居區人民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