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者權益日 -
誠信至上
315消費者權益日是消費者了解自身權益、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日子。消費者應該積極行使自己的權益,同時也需要注意保護自己的權益,避免受到侵害。
- 消費者權益日 -
誠信至上
315消費者權益日是消費者了解自身權益、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日子。消費者應該積極行使自己的權益,同時也需要注意保護自己的權益,避免受到侵害。
破產審判是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服務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環節。近年來,錦江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的理念,錨定新形勢下破產審判服務營商環境新情況、新要求,著力打造“錦破·啟明”破產審判品牌,依法妥善審判各類破產案件,充分發揮審判工作職能,積極挽救危困企業,高效清理僵尸企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錦江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JIN JIANG FA YUAN
一、審判工作基本情況
(一)整體案件情況及特點
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錦江法院共受理破產、強制清算及其衍生訴訟案件270件,審結236件,清償債務總額7600余萬元,化解債務規模81余億元,盤活資產1.66余億元,引入投資6300余萬元。
新收案件中,破產申請審查案件111件,占比41.11%;強制清算申請審查案件17件,占比6.29%;破產案件64件,占比23.70%;強制清算案件11件,占比4.07%;破產衍生訴訟案件67件,占比24.81%。
受理的64件破產案件中,破產清算案件60件,破產重整案件3件,破產和解案件1件,分別占比93.75%、4.69%、1.56%。
審結案件中,破產申請審查案件85件,占比36.02%;強制清算申請審查案件16件,占比6.78%;破產案件60件,占比25.43%;強制清算案件14件,占比5.93%;破產衍生訴訟案件61件,占比25.85%。
在案件審理方面整體存在以下特點:
一是破產案件數量呈增長趨勢。2021至2024年,分別審查破產申請案件24件、25件、34件、28件;受理破產案件11件、8件、27件、18件。2021至2023年分別審結11件、8件、17件、24件。2024年同比增長41.18%,2023年審結的破產案件數量較2022年增長112.5%。
二是強制清算案件數量呈先降再增趨勢。2021至2024年,強制清算案件數量2023年短暫下降,2024年大幅回彈。
三是案件平均審理周期大幅縮短。2022年,破產案件平均審理周期為274天,同比降低39.38%。2022年底,錦江法院制定破產案件簡易審理工作指引,2023年破產案件平均審理周期縮短為168天,同比降低94.16%。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平均審理周期已降低至113天,最短審理周期為52天。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破產案件共計28件,占比43.75%。
四是案件類型多樣化。積極運用破產清算與重整、和解之間的程序轉換功能,2023年適用清算轉重整程序審理2件,適用預重整轉重整程序審理1件,適用清算轉和解程序審結1件,實現破產重整、和解“零突破”。
(二)破產及強制清算企業情況及特點
2021至2024年,錦江法院受理的破產案件涉及的主要行業分布如下:各類服務業37件,占比57.81%;建筑、房地產業11件,占比17.19%;制造業6件,占比9.38%;醫藥業3件,占比4.69%。錦江區三大主導產業為現代商貿、新興金融、數字媒體,三大特色產業為都市工業、都市文旅、都市醫養。受經濟整體下行和片區產業構成體系影響,服務業面臨低端向高端轉型的壓力,行業優勝劣汰趨勢明顯;建筑、房地產等行業通常面臨資金鏈斷裂、資產負債率較高及行業資質價值不高等問題。
企業類型以民營企業為主。2021年至2024年,被申請人涉及民營企業的案件171件,占比97.71%,被申請人涉及國有企業的案件4件,占比2.29%。
企業規模以小微企業為主。被申請人為小微企業的共49件,占比76.56%。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完善工作體系,促進破產審判提質增效
01
強化破產審判專業能力,提升審判團隊硬核實力。精選6名能力強、專業精的法官組建破產審判團隊;重大案件一把手親自掛帥,高效、高標推進重大破產案件審理工作。
02
構建“規范+高效”審理機制,優化審判工作整體效能。規范破產案件審理流程,編制破產案件辦理流程圖,推動各項破產事務高效完成;固定破產案件合議事項,充分發揮合議庭、專法會的審判管理職能,一體推進案件辦理進程;加強破產審判監管力度,破產、強清案件全數納入四類案件監管,實現破產案件“全流程”監督管理。
03
發揮辦理破產制度效能,提高破產案件審判實效。精準化構建“救治+預防”識別機制,適用預重整程序,預先識別企業潛在價值,實現企業資產價值最大化;制定破產案件簡易審理工作指引,助推破產案件進入“快車道”,平均審理周期降低至113天,最短審理周期為52天;制定執行案件移送破產審查工作規范,切實提高“執轉破”工作效率,裁定受理執行移送破產審查案件27件,破產案件推動執行案件實結392件。2022年、2023年錦江區“辦理破產”指標在全市營商環境測評中均位列優秀行列。
(二)更新破產理念,發揮破產審判工作職能
01
做好思想“乘法”,深化破產認識,傳播理念“扭轉偏見”。深化全域破產認識,普及破產法律制度,讓政府機關吃透破產程序,讓企業正視破產功能,讓群眾知曉破產優勢;更新審判理念,做到“當破則破、應破盡破”,對不適應市場發展需求、沒有挽救價值的企業依法出清,實現市場主體優勝劣汰;樹立“早救真救”理念,前移司法處置研判環節,強化破產保護功能,及時挽救有價值、有希望的企業,結合債務清償與企業拯救雙重目標,助力企業涅槃重生。
02
做好重整“加法”,聚焦發展格局,賦能錦江“雙核共興”。優化庭外重組與庭內重整制度對接,在某公司破產重整案中創新探索資產處置方式,成功引入投資人,實現公司股權100%受讓,擔保債權組、稅收債權組全額清償,化解債務1.74億元,引入投資6300余萬元,盤活科創大廈,推動四川成都錦江經濟開發區資源優化更新;積極探索運用破產程序化解問題樓盤矛盾糾紛,創新探索“高效聯動、法治化解、群眾支持”工作模式,推動春鹽商圈爛尾項目復工續建,相關工作做法獲市委主要領導肯定,2023年獲全市法院破產程序化解房地產停工項目成績突出集體。
03
做好清算“減法”,淘汰落后產能,市場資源“迭代更新”。高標辦理某公司破產清算案,依托府院聯動機制,解決資產處置前置問題,化解債務金額35億元;準確評估企業前景,在依法穩妥做好職工安置和風險評估的條件下,對不符合新發展理念的企業依法清算退出市場,避免落后產能擠占市場資源,提高債權清償率、資產盤活率。
04
做好風險“除法”,強化正向引導,化解矛盾“轉危為機”。重大案件組建群眾工作專班,解讀破產程序優勢,打消群眾對破產程序的疑慮,搭建線上線下對話平臺,設置“周接待、月通報”制度,增強破產重整程序公開性和透明度,有效穩控社會風險,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累計召開現場通報會40余次,公開項目接管、開工籌備等重要進度信息20余條。
(三)匯聚多方合力,構建辦理破產協作格局
01
府院聯動走深走實,精準發力共解難題。出臺《成都市錦江區企業破產處置府院協調聯動方案》等2份制度性文件,成立企業破產處置府院協調聯動機制領導小組,常態化召開府院聯席會議70余次,落實重大疑難案件“一案一專班”,實現全區30余個部門、街道破產處置協同發力;加強與市場監管、稅務、金融等職能部門“點對點”聯系,與區稅務局簽訂《關于企業破產程序涉稅事項合作備忘錄》,設立企業破產涉稅協作聯絡辦公室,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合力化解破產案件中涉稅、資產處置等難題。
02
院內協同有力高效,通力配合提升質效。樹立破產審判“一件事”理念,深化“立審執破”一體化,持續探索“立轉破”、“執轉破”銜接機制,防止程序空轉;實現重大案件協同推進,確保執行協同、安保維穩、輿情監測、信息宣傳等各項工作共同推進,高效推進重大破產案件審理工作;建立破產審判單獨評價體系,科學評估破產審判質效,激發辦理破產內生動力。
03
管理人履職保障升級,辦理破產“降本增效”。實行管理人履職個案評價制度,落實“一案一評”,定期召開管理人履職報告會,現已召開履職報告會6次;設立破產專項基金,制定破產案件專項基金管理使用辦法,提高破產管理人履職積極性,降低辦理破產成本,提升辦理破產水平,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已發放破產專項基金22筆,發放金額共計45萬余元;打造智慧破產管理人工作室,實現“線下實時聯動+線上即時聯通”。
三、破產審判工作堵點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當前,破產審判工作仍面臨僵尸企業出清效率較低、破產事務“集成化”水平亟待提升、“府院聯動”機制有待進一步深化等難點。下一步,錦江法院將立足審判主責主業,持續深化破產程序服務保障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01
聚焦審判團隊內核,提高“專業化”水平。以交流培訓、專題學習、沙龍研討等多形式提升破產審判隊伍專業素質,優化完善破產審判評價機制,夯實破產審判隊伍專業化基礎。
02
關注審判工具革新,助推“智慧化”轉型。推進破產審判與智慧法院深度融合,加強破產審判智慧化建設,實現風險預警到資產處置“全流程”監管,打破部門間數據壁壘,便利管理人依法履職。
03
注重審判流程銜接,打造“一體化”格局。打造“破產事務集成化”,規范破產案件辦理流程,緊扣案件辦理核心要素,促進破產審判質效優化提升,降低辦理破產成本;探索“企業救治鏈條化”,協同相關部門優化僵尸企業識別機制、有效識別優質資源,促進市場主體健康發展。
04
深化府院聯動機制,提升“協同化”高度。充分發揮職能部門配合法院開展破產審判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強化信息共享、部門聯合、風險預警等措施,激發府院聯動協同效力,實現府院聯動機制由“具體的一案一議”向“常態的共商共治”轉變,持續建立“點對點”企業破產處置府院聯動合作機制,有效調整市場資源供給,發揮破產程序服務保障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
典型案例
1.破產助力“保交樓”,服務大局保民生——某實業公司破產重整案
某實業公司開發建設的房地產項目系公司主要資產,項目地處核心區,含住宅、辦公、商業等多種業態,于2010年8月開工建設,因資金鏈斷裂于2018年停工,所涉債務達百億元,近700套房屋無法交付,對商圈經濟打擊嚴重。為實現“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目標任務,充分發揮破產審判職能,依法妥善化解房地產停工項目矛盾糾紛,全力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和諧穩定,2022年以來,錦江法院運用預重整程序,厘清債權債務關系,評估市場價值,確定“復工續建+資產處置”兩步走方案,采取“共益債+項目托管”的方式推動項目復工續建。通過府院聯動“常態互聯”與“工作實聯”,積極對接市級、區級相關部門,爭取換發施工許可證、備案審批、場地接管、工程鑒定等7個方面支持。搭建“線上+線下”固定溝通工作平臺,加強正向引導,開展溝通交流會100余次,獲得群眾理解支持。該項目于2023年9月實現復工續建,項目破產重整相關做法獲得省、市、區委及上級法院主要領導肯定,住宅部分已于2025年1月13日陸續進行交付,已順利交付400余套。
2.府院聯動“一盤棋”,因地制宜解難題——某置地公司破產清算案
某沿江房地產項目由某置業公司開發建設,位于一環路錦江畔,項目于2012年開始基坑挖掘施工,因某置地公司資金鏈斷裂,項目于2016年12月修建至地下一層后全面停工,成為城市核心區的“發展之痛”。該項目系某置業公司主要資產,因公司債權債務關系復雜,財產被多輪查封,項目建設和公司運行陷入僵局。為快速完成破產企業債權債務全面清理,實現優質資產價值最大化,帶動片區經濟發展,打造錦江沿岸風景線,錦江法院準確把握企業特征,研判最優路徑,果斷采取破產清算方式盤活項目,2023年8月,錦江法院受理債權人對某置地公司破產清算申請,項目盤活步入“快車道”。針對該項目停工8年、債務規模逾35億元且涉及復雜產業條件調整、規劃標準修訂的困局,通過“府院聯動、精準施策、市場賦能”工作機制,在破產程序中推動項目于2025年2月5日最終以8.533億元溢價成交。該項目處置過程中形成的“動態定價”“窗口捕捉”“全鏈服務”等創新舉措,為城市核心區停工樓盤處置提供了可資借鑒的“錦江樣本”。
3.適用重整“施良方”,注能錦江產業區——某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
某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主要經營房屋營銷策劃業務,因經營不善,負債高達1.8億余元,于2020年進入破產程序,主要資產為四川成都錦江經濟開發區的科創大廈。為充分發揮破產重整程序對優質資產的再配置,挽救危困企業于再生、有效釋放市場要素、平衡多方利益等重要作用,為確定重整投資金額、打通磋商梗阻,錦江法院預先在清算程序中啟動資產拍賣程序,以公開拍賣所形成的市場價值確定重整投資金額。匹配四川成都錦江經濟開發區產業格局,組織園區管委會、稅務局等部門共同討論確定意向投資人資格條件、重整稅收政策、股權變更等相關問題,開辟稅收核算綠色通道,成功引入具有國資背景的投資人,引入投資6300余萬元。該案從裁定轉入重整程序到批準重整計劃,用時僅兩個月,化解債務1.74億元,擔保債權、稅收債權全額清償,普通債權由零清償率提高到8%,高效盤活樓宇資源,引進50余家高新技術企業,推動打造高科技企業孵化器,為園區發展注入新動能。
4.精準司法“識價值”,治病救企知真章——某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
某有限公司于1997年9月9日成立,注冊資本156000萬元,主要經營建設工程施工、設計、工程監理等業務,因債務纏身,被列入省級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經債權人申請,錦江法院于2022年12月裁定受理該公司破產清算。經查,該公司在建筑行業擁有較好的施工業績,持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兩項優質建筑企業資質,具有重整價值。為保留優質資產,提高債權清償比例,維護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合法權益,實現“破產不破業”,錦江法院指導管理人在法律框架下制定資產變現方案,積極招募意向投資人,在充分識別企業重整價值的基礎上,于2023年5月裁定轉入破產重整程序。通過網絡拍賣公開競價方式以4160萬元高價成功招募重整投資人,助力公司退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完成優質資質續期,最大程度盤活企業優質資產,債權清償率從0提升至8.5%,有效釋放市場資源要素,充分發揮破產審判在救治危困企業、盤活“沉睡”資源和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積極作用。
5.破產和解“化糾紛”,優化營商新動能——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破產和解案
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經營技術推廣、商品批發零售等業務,因資不抵債于2022年11月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錦江法院受理破產清算案件后,迅速指定破產管理人,接管債務人公司經營賬冊。經查,該公司已于2015年停止經營,無可清償資產,系典型的“僵尸企業”。該公司僅有一筆生效判決確認的債務,在錦江法院的指導下,管理人結合公司注冊資本繳納出資情況,確認債務人公司股東存在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情形,多次向股東釋明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法律責任及破產衍生訴訟風險和成本,引導雙方和解,推動債務人及其部分股東與債權人達成和解協議,由債務人股東直接履行和解清償義務,債權得以全額清償,各方一致同意終結破產程序,在有效保障債權人利益、化解破產衍生訴訟的同時,探索了僵尸企業破產清退新路徑。破產和解程序具備“程序靈活、操作簡便、成本較低”的功能優勢,以破產和解程序推動破產衍生訴訟的多元化解,讓破產程序不僅是提升訴源治理成效的“新引擎”,更是優化營商環境建設的“加速器”。
6.破產辦理“加速度”,簡易審理增效能——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破產清算案
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為一家停止經營多年的小微企業,經公司控股股東委托審計,該公司已經資不抵債,且無繳納社保人員、營業場地,賬冊資料由股東代為保管,符合簡易審理方式的適用條件。錦江法院優化破產流程,在指定管理人的同時向管理人發出簡易審理告知書,明確管理人16項履職事務的辦理時限,在不損害債權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實體、程序權利的前提下,依法縮短債權申報、對外公告、管理人辦理事務等破產程序時間。充分發揮破產管理人工作室作用,利用信息化設備匯報案件進展、接待債權人、查閱破產企業涉訴、涉執情況,最大限度為管理人履職提供便利,有效降低破產成本,高效推動破產案件辦理進程,該案從受理到終結破產程序,僅用時52天。
供稿|民二庭
編輯|一糖
一審|一丹
二審|橙子
三審|貴香
? ?
錦法 ? 案|租房遇上「詐騙F4」!警惕「高收低租、長收短付」陷阱→
錦執 ? 強信|失信可挽救,修復正當時——錦江法院發布《信用修復十二問》
錦房 ? 致遠|從“半拉子”工程扯出“違法分包”→雙違法!雙處罰!
三連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