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謝湘南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香港藝術推廣辦事處、深圳市前沿藝穗藝術中心共同籌劃的《大灣區藝術展覽系列“水墨異重奏”——墨境衣香》于4月27日在光明文化藝術中心美術館啟幕。作為該展覽系列的重要篇章,展覽通過香港藝術家馮永基與深圳藝術家邢莉莉的跨媒介對話,探索水墨與香云紗兩種文化載體的共生關系,呈現傳統藝術在當代語境下的創新轉譯,為大灣區文化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
水墨藝術自古承載東方文明的哲思與美學,其筆觸間流淌著千年文脈的氣韻與智慧。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新水墨運動”以“和而不同”的理念開啟革新浪潮——藝術家們在傳統技法中融入抽象表達與個人敘事,催生出亞洲現代藝術的重要支流。如今,新一代藝術家延續這一精神,將都市生活、生態議題與跨媒介試驗注入創作,令水墨藝術持續煥發當代生命力。
這次展覽以“墨境衣香”為主題,指向水墨意境與香云紗衣韻的交織共生。香港藝術家馮永基以圖章和條碼象征個體,并以《呼吸》與《生命》系列作為主軸,借水墨這一極具東方精神性的媒材,構建從個體、家國至萬物生息的多維圖景。其作品中,墨色濃淡的韻律既暗喻工業化對自然生態的擠壓,又以留白與筆觸的呼吸感,揭示生命力的頑強涌動。
深圳藝術家邢莉莉則以香云紗為媒介,回應這場關于傳統的當代對話。六百年的非遺染整技藝在她手中煥發新生:薯莨汁液與河泥的交融被轉化為衣料的肌理,書法筆意在香云紗上流動,使香云紗從歷史遺產轉化為連接土地記憶與都市生活的文化紐帶。
這不僅是一次水墨與織物的美學“異重奏”,亦是一場以藝術連接城市群,推動協同創新的文化實踐。生態與人文的協奏、傳統與當代的共振,在大灣區城市群的協作共創之下,生長為超越地域的共生智慧。馮永基的水墨山河與邢莉莉的流動衣香,二者的碰撞,既是對“文化異質性”的具象詮釋,亦隱喻灣區城市群和而不同、多元共生的生態邏輯——差異非隔閡,而成為創新融合的催化劑。
作為“大灣區藝術展覽系列”的延續,此次展覽延續了跨城協作的基因。自2024年9月該展覽系列首次藝術家聯展“氣韻新動”吸引眾多觀眾后,“墨境衣香”進一步聚焦傳統文化的當代轉譯。在之后的2025至2026年間,該系列還將于廣州、佛山、東莞等地展開,通過另外三組藝術家的多元創作,持續探索灣區文化協同創新的可能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