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文
曾經,文明城市創建是地方的莫大榮譽,但在有的地方也出現一些形式主義,成為了基層的一大負擔,導致對基層干部和市民群眾形成了一些干擾。
轟轟烈烈的動員大會,各級機關干部走上街頭,舉著小紅旗執勤、撿垃圾、撿煙頭、鏟小廣告,各個小區、市場蹲守勸導,一些小攤小販或店外經營被禁止,平時有些雜亂的小街小巷突然煥然一新,一些圍繞測評指標體系的圖片文字資料加班加點,不得不說是一場全體大動員式的創建。
如今,文明城市創建有了大的改進創新,實實在在地給基層減輕了負擔。
據人民日報2025年04月03日報道,在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要求下,文明城市創建改進創新,按照“瘦身、減負、少測、低擾、降噪、提質”原則,堅決防止“一刀切”、層層加碼等形式主義問題,減輕基層負擔和壓力。
主要有幾個特點:一是不考察文字圖片等創建材料,采用材料自評方式。不再要求城市進行網上材料申報,由城市依據指標體系自測自評,基層不用為留痕而浪費不必要的精力。
二是由國家統計局嚴格依照統計法開展第三方獨立調查。
三是更多采用隨機調看視頻監控、查看12345便民服務熱線辦結事項滿意度等方式開展。如此評估就要求創建工作需做在平時,而不能搞突擊性、大動員式創建,比如有的城市過去一到創建時就組織機關干部上街執勤、搞衛生保潔,有的街道小攤小販或門面還不準經營。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當然涉及到方方面面,可以說是一項綜合性工程,如果要考慮到系統、全面,那么這個測評體系注定是非常龐大、復雜的。
而一旦指標體系龐大、復雜,不僅難以做到公平公正,因為數據采集和評估方式不可能都達到科學、便利,而且會給基層帶來負擔,要求越多,目標越高,層層下達的任務就會越多。
其實,越是簡單,越能突出重點,方能達到實效。而且,數據的采集應該更加直接、便利、容易獲取、不容易作假,特別是不必要求基層刻意留痕。
就拿交通文明來說,可以通過調取視頻監控查看文明行為,還可以通過執法辦案平臺調取多年來的交通違法行為數據,從中分析一座城市的交通文明度。
關于查看12345熱線滿意度,是個好辦法,但也要防止“一刀切”,不能簡單地看滿意度數據,而要看滿意度數據是否科學、務實。比如有些訴求是不是合法合理的,有沒有進行過甄別?再比如,滿意度的要求是不是強求100%?是否考慮設一個基本值。
還有,關于城市的住房、教育、醫療、就業等民生領域,以及執法司法等法治領域,其實直接影響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也是市民群眾頗為關心的領域,做好了群眾當然會很滿意。
如何精準采集到這些民生、法治領域的數據?比如從互聯網抓取相關典型案例大數據進行分析,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特別是這些方面的數據,往往能體現出常態化制度化創建的韌性,不是突擊性就能夠做出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