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中國服軟讓步,否則別想讓我取消對華加征關稅!”
4月25日,特朗普和妻子梅蘭妮乘坐飛機“空軍一號”去羅馬,參加教宗方濟各的葬禮時,說下了這番狠話。
要知道,在一周前,特朗普剛剛承認對華“關稅過高”,并暗示可能大幅下調。
特朗普這種反復無常的操作,似乎想用這種“極限施壓”的手段,像2018年關稅戰那樣,逼中國妥協。
不過,特朗普沒注意到,如今的關稅戰,與2018年時相比,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他的如意算盤,也終將會落空......
從和平談判,到決不妥協
2018年,美國仗著自己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霸主地位,對中國發動了一場規模巨大的關稅戰。
當時,美國直接對,價值高達2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而且最高稅率達到了25%,導致我國很多企業的訂單量銳減,利潤也大幅下滑。
面對美國發起的這場關稅戰,一開始中國還是抱著和平解決問題的想法,希望通過談判來化解矛盾。
畢竟,中美兩國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經貿關系緊密,一旦貿易沖突升級,對雙方乃至全球經濟都會造成嚴重影響。
于是,中國國務院副總理親自帶隊前往美國進行談判。
談判過程非常艱難,雙方來回周旋,經過多輪艱苦的討論,終于達成了《中美貿易磋商聯合聲明》。
當時,大家都以為這場貿易沖突有了緩和的希望,中美之間的貿易關系能重回正軌。
可誰也沒想到,僅僅五個月之后,特朗普政府就單方面翻臉,再次提高關稅,之前達成的協議瞬間化為泡影。
特朗普政府的這種行為,讓中國徹底看清了他們的真實面目,所謂的談判,不過是他們為了謀取更多利益的手段。
到了2025年,中國已經徹底明白,不能再對美國的“談判”抱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所以,當美國的關稅大棒再次來襲時,我們堅決進行反制。
美方宣布對華加征125%關稅后,商務部便在48小時內公布反制清單,針對大豆、玉米、液化天然氣等,37類美國農產品和能源產品實施同比例加稅。
這招 "以牙還牙" ,直接戳中美國農業州的選票命脈。
要知道,中國市場曾消化其年度產量的62%,如今港口積壓的作物,卻正以每天數百萬美元的速度貶值。
而 "稀土出口管制" ,則是握在掌心的王牌殺手锏。
當美國半導體企業還在為芯片原材料發愁時,中國工信部一紙公告,讓全球稀土供應鏈掀起巨浪:
對鐠、釹、鏑等17種關鍵稀土元素實施出口配額管理,同時加強開采環節的環保審查。
這招 "釜底抽薪" 直接卡住美國軍工、新能源汽車和高端制造業的脖子。
五角大樓采購的導彈制導系統中78%依賴中國稀土,特斯拉內華達工廠的電池生產線,也因鐠釹磁鐵斷供面臨停產危機。
除了我國對美國加征關稅的態度出現變化之外,與2018年的關稅戰相比,2025年關稅戰還有個不一樣的特點。
從“支持率飆升”,到“人人喊打”
2018年關稅戰開打初期,特朗普的支持率曾高達73%。但自2025年4月以來,美國國內掀起了大規模的抗議浪潮。
4月5日以來,美國政治運動組織“Indivisible”聯合民權組織、工會等150多個團體,在全美發起了超過1300場名為“Hands Off”的抗議示威活動。
這場抗議活動被稱為“特朗普上任以來最大規模單日示威”,揭示了美國普通民眾對特朗普政府政策的深層不滿。
令人意外的是,即便在美國政府內部,54%的黨員也認為特朗普“過界了”,濫用了總統權力。
4月16日,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紐森宣布起訴特朗普政府,指責其濫用關稅政策的行為“違法”。
加州成為,美國首個對特朗普政府關稅“大棒”,發起挑戰的州政府。
紐森指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推高了價格,威脅了就業,并給加州的家庭和企業帶來了混亂。
與此同時,美國商界和學界,也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表示強烈不滿。
4月21日,24名美國頂尖經濟學家,帶領1400余名經濟學界人士聯名簽署《反關稅宣言》公開信,警告特朗普的“關稅亂拳”可能引發“自作自受的經濟衰退”。
此外,美國多家企業也聯合起訴政府,認為在沒有國會批準的情況下,政府無權宣布全面加征關稅。
在各方壓力的共同沖擊下,特朗普如今可謂四面楚歌。
4月22日,他不得不公開承認,美國目前對自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過高,并表示預計稅率將大幅降低。
不久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也在一次活動中表示,中美雙方的關稅戰將很快降溫。
但4月25日,特朗普又公開聲稱,中國不妥協,美國也不會讓步。那么,這一次美國還像2018年那樣挺住嗎?
美國還能重振輝煌嗎?
在美國,特朗普如今的支持率大幅下滑,已然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而在國際形勢中,美國也不再像2018年那般占據主動。
此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僅針對中國,幾乎是對全球主要貿易伙伴 “大打出手”,使得美國在國際社會愈發孤立。
全球貿易伙伴紛紛采取反制措施,美國出口行業遭受沉重打擊。
例如,中國大量取消美國訂單,對美國農業出口造成極大沖擊,美國農民損失慘重,不斷發起抗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強調,這一輪關稅措施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全球貿易增長預計在2025年下降1.5個百分點,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難以獨善其身。
同時,美國在國際經濟秩序中的信譽受損,各國對美元的信任度下降。
2025年第一季度,美元在全球支付結算中的占比跌破55%,為1999年以來最低水平。
2025年的美國,在特朗普激進的關稅政策下,經濟、政治、外交均陷入泥沼,遠沒有2018年的優勢與底氣。
若特朗普繼續一意孤行,拒絕理性協商,美國最終不僅難以實現所謂的 “美國優先”,還會讓美國經濟和國際地位遭受重創,陷入更深的危機之中。
那么,你認為,這場關稅戰,究竟誰會是最后的贏家呢?
信息來源: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中國新聞網】【華夏經緯網】【新浪財經】等(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